清晨6點,京津城際武清站早已熱鬧起來。乘客腳步匆匆,工作人員有序引導,廣播聲、交談聲交織。
高鐵乘風而來、呼嘯而過,這些“坐高鐵上班”的跨城上班族們,在北京、天津和武清之間實現 “雙城生活”。
“坐上城際22分鐘到達北京南站,再轉乘地鐵,就到公司了。”王先生在北京的一家財務公司工作,今年是他在武清定居的第7個年頭,去年他在武清置換了改善性住房,他說:“現在去北京上班很方便,京津城際車次很多,像坐地鐵一樣方便。”
作為京津城際鐵路的重要站點,武清站經停列車單日經停峰值達68趟,高峰日旅客流量超過2萬人次。
每天都有許多像王先生這樣的“逐夢人”,搭乘著京津城際列車,來往于兩地之間。便捷的“雙城生活”,成為“軌道上的京津冀”最生動的注腳。
這座車站,正成長為京津冀協同發展的新引擎。
武清站對面,100米之隔就是人流如織的京津佛羅倫薩小鎮。隨著京津冀“一小時交通圈”加速形成,以高端時尚消費和車文化體驗為主題的“新商圈”火了,“賽展演食住購樂訓游”等全新消費場景多了,V1汽車世界、澳康達(天津)名車廣場等商業載體人氣旺了,周末到武清來一場“說走就走”的休閑消費之旅,是京津冀三地許多人的最新熱門選擇。
一趟又一趟列車穿城而過,帶來的不僅是人流物流,更是市場機遇、消費需求、產業活力。
從空間到產業,從人流到信息流,作為京津冀協同發展的“橋頭堡”“主力軍”,武清努力發揮“站”的優勢帶動產業發展,構建“站產城”合作發展格局,加速推進區域一體化發展、京津同城化發展。
走進武清京津產業新城,塔吊林立的建設工地、機器轟鳴的生產車間,處處涌動著發展的熱潮。
位于京津產業新城武清開發區軌道交通產業聚集區的交控技術裝備有限公司車間內,一塊塊列車運行控制系統電路板從生產線上魚貫而出。2020年,這家總部位于北京的企業落戶武清,研發在北京、產業化在天津的發展藍圖成為現實,經營成本大幅下降。
近年來,隨著中國鐵道科學研究院集團有限公司等北京企業陸續在武清落戶,帶動數百家配套企業集聚,軌道交通、汽車零部件等產業集群實現了“從0到1”“從1到N”的飛躍。
伴隨“京津研發、武清轉化”的模式日漸成熟,這種“雙城記”模式,吸引著越來越多創新主體入駐京津產業新城,更多立足京津、輻射全國的產業在這里加速聚集,不斷催生著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新質生產力加快形成。
堅持以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為戰略牽引,京津產業新城建設全面起勢,加速蝶變升級。數據顯示,一季度全區共引進北京項目42個,投資額31.9億元;河北項目19個,投資額2.1億元。
以城聚人,關鍵在于增強“城”的承載功能。現在,武清站周邊好吃、好看、好玩的越多,消費就越來越旺。全區范圍內,優質教育、醫療資源和繁華商圈帶來安居保障,政策紅利持續釋放,生產、生活、生態空間布局逐步優化。
從“站”出發,圍繞“產”創新創業,享受“城”的便捷生活,夢想與煙火氣交織處,正是人氣、商氣的匯聚處。
武清京津產業新城這片充滿活力與機遇、兼具舒適和便利的熱土,正以獨特的氣質吸引越來越多的人到這里扎根奮斗。
“站”的流量
“產”的質量
賦能城市發展增量
未來
武清將大力推動
高鐵站、產業、新城
深度融合、相互支撐
加快培育和發展新質生產力
持續深化協同創新和產業協作
以京津產業新城
“新產業之城”建設為引擎
努力在區域一體化、京津同城化中
不斷展現新作為
來源:美麗武清
審核:劉浩楊
編發:蘇紀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