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城市化進程中,“第一高樓”的爭奪戰從未停歇,但這條登頂之路卻異常復雜,可謂布滿荊棘。632米的上海中心,自2016年竣工加冕“中國第一高”,至今已戰戰兢兢保持了九年。
依照目前技術,600米在技術上已經毫無新奇性可言,但政策限制、經濟波動與城市定位的博弈,讓“第一高”的桂冠始終可望不可及。
01、長沙“天空城市”
2011年,長沙遠大集團宣稱“90天建成838米世界第一高樓”,其豪言震驚業界。這座規劃202層的“天空城市”一度被調侃為“牛皮高度”。盡管選址長沙望城區并計劃2013年動工,項目卻因技術可行性存疑、缺乏科學論證而無限期擱置。
那些年,雖多個城市同樣傳出要建造“第一高”,比如山東青島的777大廈(777米),西安規劃世茂701米、華潤666米兩座超塔,相比而言都沒有達到天空城市占據頭條的效果。
02、蘇州中南中心
蘇州中南中心曾被視為上海中心的勁敵,原規劃高度729米,由Gensler事務所設計,該事務所也是上海中心的設計單位。然而,2015年樁基完工后項目陷入停滯,2020年重啟時高度驟降至499米,僅為原計劃的68%。
雖是如此,項目至今依然進展緩慢。
03、武漢綠地中心
武漢綠地中心堪稱最悲情的競爭者。項目最初以606米立項,后為超越上海中心調至636米,卻在接近封頂時因航空限高被“腰斬”至475米。魔幻的是,在2018年7月,官方報道武漢綠地中心結構已施工至550米。要達到475米的建筑高度,還要拆回去75米。
武漢綠地中心現已建成,項目從“中華第一高”改為“華中第一高”。
04、深圳平安金融中心
深圳平安金融中心原計劃以660米登頂,卻因限高壓制至592.5米。
按照正常的業務流程,平安金融中心這樣的超高層建筑,在設計之前就必須向空管部門申請高度限制,限定最高高度,然后規劃部門在審批設計時候就會按照這個高度批。但“縮水”指令發生在該塔樓核心筒結構555.5米封頂后,降低的60米主要是取消塔尖的“天線”裝置。
05、世茂深港國際中心
世茂深港國際中心定位為粵港合作的標志項目、深圳世界級地標。該建筑最初規劃是超700米的“中國第一高樓”,后來被降低至約668米,建成后依然是“中國第一高樓”。
項目于2018年開工,但最終躲不開爛尾命運。2023年,這座曾規劃“中國第一高樓”的項目上架拍賣,起拍價130.44億元、圍觀人數超3萬……在眾多引人關注的標簽之下,遭遇流拍,無人接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