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3日,寧夏回族吳忠市利通區(qū)勝利鎮(zhèn)第二十一屆社區(qū)“鄰居節(jié)”啟幕,社區(qū)居民趕睦鄰集市、賞民俗韻味、觀特色展區(qū)、享便民服務、看精彩演出,活動以多元內容繪就“鄰里有愛,治理有方”的新圖景。
“有了‘鄰居節(jié)’后,鄰里間多了接觸交流機會,大家常常聚在一起,關系越來越親近、情誼越來越濃厚。”寧夏利通區(qū)勝利鎮(zhèn)永昌社區(qū)的金紅英道出了街坊鄰居們的共同心聲。自2005年首屆“鄰居節(jié)”舉辦以來,這場多民族“大家庭聚會”已走過21個春秋,21年的堅持,讓“遠親不如近鄰”的古老諺語有了新時代的生動注腳,也讓各族群眾有了“石榴千籽同心聚”的契機,逐漸叩開了萬家居民的“心門”。
“鄰居節(jié)”開幕式現(xiàn)場,近30個攤位依次排開,志愿服務區(qū)里家電維修、肩頸按摩、手機貼膜、戧刀磨剪等攤位前“吸粉”眾多,大家一邊排隊等待,一邊和鄰居朋友閑話家常;在政策宣傳點,科普法律、移風易俗、電信反詐、醫(yī)保政策等知識干貨滿滿,面對面零距離的向往來群眾解讀,把惠民政策送到群眾身邊,來了一場富有煙火氣的“精神旅行”。
隨著“鄰居節(jié)”的舉辦,寧夏利通區(qū)勝利鎮(zhèn)逐漸涌現(xiàn)出了“八寶志愿”“挎包敲門”“紅袖章”等各類志愿服務隊伍49支2000余人。“磨刀匠”李少成六年如一日免費為小區(qū)居民磨刀,誰家水管壞了、燈壞了,他二話不說幫忙換上;“和事佬”張建英擅長化解鄰里“疙瘩事”,只要是和社區(qū)沾邊的事,找她準沒錯;古稀老人張步琴20年如一日“掃靚”老舊小區(qū),用堅守傳遞溫暖……
“一家有難大家?guī)停徖锕蚕泶蠹彝ァ笔菍幭睦▍^(qū)勝利鎮(zhèn)“鄰居節(jié)”的出發(fā)點和落腳點。在“鄰居節(jié)”的推動下,助人為樂、奉獻愛心的“好鄰居”越來越多,共建共享已成為“鄰居節(jié)”最美的畫外音,民族團結之花的種子在居民間悄然播撒。
“鄰居節(jié)”的集市上,躍然指尖的剪紙、筆精墨妙的書法繪畫、巧手生花的刺繡編織、精美絕倫的團扇串珠,讓社區(qū)居民們親身體驗傳統(tǒng)技藝、親手觸摸非遺紋理。“村社共富直通車”攤位展示的應季農產品物美價廉、應用盡有,濃郁撲鼻的香瓜、酸甜多汁的西紅柿、粒粒飽滿的毛豆、清甜爽脆的水果玉米等特色農產品,吸引著居民走走停停,爭相購買。現(xiàn)場睦鄰友好的脈脈溫情、“老街坊”們的相互問候,展現(xiàn)了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蘊,聚攏了濃濃的人間煙火,連接起緊密的“石榴情誼”。
“鄰居節(jié)”不僅僅是幾天的活動,“從每年5月開幕到9月閉幕,從端午節(jié)包粽子到中秋節(jié)賞月,全年共有200余場活動。‘睦鄰百家宴’‘鄰里拉歌賽’等讓各族群眾在互動中增進感情,真正實現(xiàn)鄰里一家親。”寧夏利通區(qū)勝利鎮(zhèn)黨委書記吳偉偉說。
近年來,寧夏利通區(qū)勝利鎮(zhèn)社區(qū)以社區(qū)“鄰居節(jié)”為精神紐帶,縱深推進“五進”活動,先后建設瑞錦名邸“石榴籽”家苑、石油北苑睦鄰“睦鄰家”等示范點,“石榴花開”宣講隊將一個個睦鄰和諧好故事吹進“尋常百姓家”的理念在樓院巷道間生根發(fā)芽。
來源:利通區(qū)委宣傳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