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時節,漢源縣富林鎮五千多畝枇杷迎來豐收。收購點內,果農與客商忙碌地運輸、稱重、分揀、裝車;果園里,帶貨主播通過電商平臺向觀眾熱情介紹枇杷的果型與甜度。在這幅豐收的鄉村畫卷中,處處洋溢著歡聲笑語,展現出鄉村振興的喜人景象。
上午,在富林鎮一處臨時收購點,果農們騎著摩托車,帶著新鮮采摘的枇杷陸續抵達,整齊碼放在分揀區。收購商仔細檢查果實成色和大小,與果農交流行情。過秤、裝箱、裝車,整個流程井然有序。
漢源陽光充足、溫度適宜,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為枇杷生長提供了完美的生長環境,加上果農從疏花疏果到套袋防蟲,每一個管護環節的精心管理,種植出枇杷形成了“大飽滿、色澤金黃、肉厚核小、蜜甜多汁”的獨特品質,深受市場青睞。
每年五月枇杷飄香時節,來自福建、廣東等多個省份的客商便早早進駐漢源,在產區周邊設立臨時收購點,形成“客商駐村、現采現收”的火熱交易場景,讓漢源枇杷以最新鮮的姿態走向全國市場。
福建收購商鄭溶輝說:“我們從福建過來三四天了,每天大概收購2000多斤,以后量可能會加大,漢源的水果挺好的?!?/p>
除了線下銷售,越來越多的果農也不斷探索網絡銷售。走進漢源縣李萬文家庭農場,一顆顆枇杷整齊擺放,主播正坐在屏幕前,為觀眾介紹漢源枇杷的特點。
李萬文家庭農場現種植枇杷128畝,多年來,始終堅持對枇杷種植全過程進行記錄、監測,實現了枇杷質量安全追溯,獲得了綠色食品證書。
同時,在各級技術部門的專家指導下,開創的“泡沫網+果袋”技術,有效解決了枇杷防凍防曬、擦傷等問題,實踐探索出了一系列先進、實用、可操作的配套技術,把枇杷做成了致富“黃金果”。
“枇杷要想賣得好,品牌創建、推廣最重要”,這句話是李萬文時常掛在嘴邊的。李萬文牽頭創建了“崗頂紅”枇杷品牌,通過中央七臺、四川科教頻道、漢源縣融媒體中心等媒體平臺宣傳“崗頂紅”枇杷20余期,促使消費者對“崗頂紅”的認知度、認同度不斷提升,將枇杷遠銷至上海、深圳、廣東等沿海地區,甚至出口到海外。
去年,他家的枇杷銷售額達到一百八十多萬元,平均每斤賣到三十塊錢。今年,枇杷產量翻了一番,銷售渠道也更加豐富,預計收入會再創新高。
李萬文說:“今年我們的枇杷長勢特別好,產量比去年增加很多,每天都要發幾百單快遞,主要銷往北上廣及海外市場?!?/p>
當前,富林鎮枇杷產業線上線下協同發展,電商平臺訂單持續增長,線下收購市場交易活躍。雙渠道銷售模式不僅保障了產品銷路,更顯著提升了果農收益,為鄉村振興注入了新動能。(供稿/圖:漢源縣委宣傳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