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見兩條新聞使我引發了天馬行空般的聯想。一條是西安方所書店公眾號發布的消息稱,有部分游客借道方所圖書區過路,期間大聲喧嘩影響其他在方所的書友瀏覽、閱讀圖書的環境。對此有人給出三個方案,一是關閉進入方所的西門以此隔絕部分游客的借道行為;二是實行現場預約制度,掃碼進場;三是要關門建議把門都關了,只留給VIP用戶。讓真正愛看書的人得到優質的環境,限制了臨時過路的噪音制造者,極大減少圖書館內的嘈雜。
另外一條是西安碑林博物館改擴建工程完畢,將階段性的10元門票調整為85元門票。門票價格直線上升引發網友熱議,有人對此表示反對漲價,許多網民認為85元的門票價格太貴,與其他免費或低價的博物館相比,以及與故宮等知名景點的門票價格相比,西安碑林博物館的票價缺乏競爭力,超出了他們的心理預期和經濟承受能力。不過還有觀點支持漲價,理由是收費參觀可以控制客流量,避免過度擁擠,從而提升游客的參觀體驗,也有利于文物保護。
以上兩條消息有何內在聯系性?我的理解是,從遵守秩序方面考慮,無論是方所處理噪音的方式還是碑林門票漲價,客觀上都至少針對了一件事情,即給實在愛讀書、愛欣賞的人營造良好的閱讀意境。方所計劃關閉西門或者掃碼預約進場,在一定程度上減少或抑制了不看書只過路的那些風風火火嘈雜的游客,這些游客一看門關了只能另尋它路;或者看到要掃碼進場會感覺麻煩,也就不進去了。碑林博物館門票的從10元到85元的大幅度增漲,也會勸退一些愛湊熱鬧、圖新鮮的游客的進入。讓真正熱愛碑石、墓志及石刻造像的人踏踏實實地欣賞、學習中國優秀傳統文化。
總而言之,兩個文化場所采取的辦法,都在誠心為實在熱愛閱讀的人做工作,辦法不可能面面俱到,但至少都在顧全大局。話說回來,那些把公共場所當作自己家的游客,擾亂公共秩序的行為確實叫人頭疼,特別是那些在安靜場所自顧自說話、喧嘩的人似乎十年前、二十年前就存在了;現在十年、二十年過去了,社會上還有這些人的存在。中國臺灣男主持人、綜藝大咖蔡康永曾評價,出現此類行為的人有兩種,一種是沒有遵守紀律的意識;另一種是不把別人或者遵守秩序這件事放在心上。于是攪擾別人的行為時有發生。
我贊成這個觀點,在此引用毛主席的兩句詩:僧是愚氓猶可訓,妖為鬼蜮必成災。如蔡康永觀點的第一種人,即沒有遵守紀律的意識的這類人,就像唐僧這樣只是因認識不清而犯錯的人,雖然愚蠢,但本質上還是好的,還是可以進行教育、訓導的使其改正的。而第二種人,就像白骨精那樣的邪惡勢力,它們本性惡劣,必然會為害人間,必須予以堅決打擊。所以,針對在公共場合明知應該遵守紀律,卻故意不遵守,甚至“為非作歹”的人,就需要通過硬性措施,物理隔絕他們的“破壞行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