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道新聞山西訊5月14日,山西省聞喜縣畖底鎮田間政務服務點呈現繁忙景象 —— 縣行政審批服務管理局組織的農機流動檢審組正開展 “送檢下鄉” 作業。工作人員依托數字化檢測設備完成 56 臺農機性能核驗,同步完成 32 份跨區域作業證核發及安全培訓,以 “全流程閉環服務” 為夏收生產構建安全防護網。
作為糧食生產重點縣,聞喜縣緊扣 “三夏” 關鍵節點,于 5 月 7 日至 23 日啟動全縣 12 個鄉鎮農機下鄉審驗專項行動。此次行動以 “監管標準化、服務集成化” 為核心,構建 “三階段” 全鏈條服務體系:事前通過 “智慧農機” 平臺大數據篩查與鄉鎮協管員實地走訪,建立涵蓋 1376 臺農機的動態臺賬,實現應檢農機 “底數清、位置明”;事中對照《農業機械安全監督管理條例》技術標準,圍繞制動系統、燈光信號、燃油安全等 12 項核心指標開展逐項檢測,累計排查整改隱患 217 處,確保農機技術狀態達標率 100%;事后推出 “一站式” 政務服務矩陣,現場辦結農機注冊登記、轉移登記等 6 類行政許可事項,實現 “檢測合格一臺、手續辦結一臺”,并通過數據互通同步發放跨區域作業證,平均辦理時效壓縮 60%。
技術革新成為此次服務升級的亮點。便攜式制動性能測試儀、尾氣分析儀等智能設備的應用,將單臺農機檢測時長從 40 分鐘縮短至 25 分鐘,檢測數據同步接入省級農機安全監管系統形成可追溯電子檔案。安全培訓環節創新采用 “理論授課 + 模擬實操” 模式,針對秸稈禁燒機械化處置、農機火災應急撲救等夏收高頻場景開展實訓,累計培訓農機手 832 人次,發放《夏收安全操作手冊》1100 余份。
“政務服務鏈精準對接農業產業鏈,是優化‘三農’領域營商環境的重要實踐?!?聞喜縣行政審批服務管理局負責人介紹,本次行動累計服務農機 1213 臺,為全縣 8.6 萬畝小麥機收作業提供安全保障。下一步,該局將建立農機安全監管 “回頭看” 機制,對整改農機實施跟蹤檢測,以全周期服務推動糧食生產全程機械化提質增效。(楊一敏 溫徐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