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林肯表演藝術中心邀請,由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中心、林肯表演藝術中心共同主辦的“城市之夏藝術節·上海日”將于7月26日舉辦,通過10余場演出活動,讓美國觀眾感受來自中國藝術家的原創活力與文化想象力。
作為重磅活動之一,上海大劇院舞劇《白蛇》將在林肯表演藝術中心大衛·寇克劇院首度亮相,連演三場。當地時間5月14日,舞劇《白蛇》正式開票。
《白蛇》海報
“白蛇”煥新升級,為千年傳說賦予全新生命力
舞劇《白蛇》脫胎于中國民間傳說《白蛇傳》,以舞蹈語言構建出非線性、多維度的敘事空間,為千年傳說賦予全新生命力。
劇中,“當代”妻子、丈夫、心理醫生,對應著“古代”白素貞、許仙、法海,小青則穿梭其間,象征著天真爛漫、追尋自我的“本我”。
在保留游湖借傘、斷橋相會、端午驚變、水漫金山等經典橋段的同時,該劇創造出現實世界和意識空間兩個時空,角色融合古今、互為呼應、虛實對照。
“我們做舞劇,就要創新,希望更多舞種能夠融合?!鄙虾4髣≡嚎偨浝韽埿Χ≌f。
2021年,“用西方芭蕾與中國古典舞相結合的形式講述傳統白蛇故事”的大膽想法,讓藝術總監譚元元、導演周可與張笑丁一拍即合,共同開啟了舞劇《白蛇》的探索之路。
在今年全新升級的《白蛇》2.0版本中,青年編舞王培先加盟,在原本古典舞、芭蕾舞的基礎上,融合了更多現代舞元素,以展現白蛇內心世界中的荒誕與“變形”。
作為上海大劇院“東方舞臺美學”系列三部曲之一,舞劇《白蛇》既保留東方美學的寫意精髓,又以國際化的肢體表達激活傳統IP的當代共鳴,讓世界看到屬于中國氣質的東方舞臺美學和融合傳統與現代的中國故事。
《白蛇》劇照
《白蛇》劇照
譚元元率隊,“夢之隊”打造當代東方舞臺美學
此次赴美演出,舞劇《白蛇》再度匯聚海內外“夢之隊”主創與演員,由藝術總監譚元元親自率隊出海。
原遼寧芭蕾舞團首席主要演員敖定雯、德國慕尼黑巴伐利亞國家芭蕾舞團首席演員張晉浩、上海歌劇院舞劇團首席演員譚一梅和宋雨,組成“水月”組;美國辛辛那提芭蕾舞團首席演員劉思睿、瑞士洛桑貝嘉芭蕾舞團主要演員孫佳勇、北京舞蹈學院青年舞團演員王念慈和蘇海陸,組成“巳意”組。
來自上海歌劇院舞劇團的演員們,將構建象征“傳統與現代”“束縛與自由”的群舞陣型,作為主角心理的具象外化,鋪陳極具東方美學意蘊的畫面。
按照大衛·寇克劇院的技術要求,舞劇《白蛇》完成1:1舞臺復原,計劃對部分舞段進行精心再調整,音樂、舞美、服裝同步雕琢。
此外,上海歌劇院院長許忠以“節氣”為靈感,為音樂注入大自然的節律。
舞美設計高廣健、燈光設計蕭麗河、多媒體藝術家豐江舟組成舞美“夢之隊”,以“大鐘”“方圓”等極具象征意味的視覺符號,呈現空間變換和角色內心。
服裝造型設計大可致力于給舞臺服裝以高定秀場的高級質感,蛇鱗紋理、手染水袖、古典刺繡與現代剪裁的融合,在東方古韻之間融合時代風尚。
《白蛇》劇照
《白蛇》劇照
一天時間多重體驗,紐約之夏躍動海派文化韻律
除了《白蛇》之外,“上海日”還將在一天的時間里通過視覺、聽覺、味覺的多重體驗,讓紐約觀眾縱享海派藝術作品,讓紐約之夏躍動海派文化韻律。
三臺演出“樂”動夏日。上海民族樂團《國樂中的十二生肖》音樂會以12首根據十二生肖題材創作的民樂新作,搭配背景輕松有趣的互動視頻,讓觀眾近距離感受民樂的新潮旋律。
《明日方舟》音樂會精心挑選游戲音樂中深受觀眾喜愛的部分,融合電聲與弦樂,展現游戲音樂的跨界性與全球性。
“音樂嘉年華”融合展現街舞表演、海派爵士以及一場“城市之夏藝術節”風格的“靜音舞池”,讓深受世界各地當代青年追捧的流行元素“嗨翻”紐約夏日音樂現場。
一場“東方光影派對”從視覺出發,通過上海美術電影制片廠經典動畫《大鬧天宮》,將充滿奇幻的想象、神話英雄孫悟空故事、極富中國古典美的色彩畫面帶到觀眾面前。
一場“市集”讓美國觀眾“觸摸”海派文化,“魔都游園會”集合上海非遺文化、游戲動漫、文創品牌,以及“上海日限定”飲品和特色美食,從指尖到味蕾,深度體驗城市文化魅力。
“城市之夏藝術節·上海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