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在前面:最近法國陣風戰機被擊落的事兒非常的火,這里給大家帶來一篇《兵器知識》雜志2014年發表張亦弛大佬寫的《 圖解“陣風”戰機“電子護身符”》,看看陣風機載自衛對抗系統有何優缺點,嘗試探究為何被PL15打了悶棍毫無反應!
正文開始:
圖解“陣風”戰機“電子護身符”
顯而易見的是,“陣風”戰斗機并沒有備隱身功能,因此在各種高威脅環境下的自身安全就全靠泰利斯公司開發的“頻譜"(SPECTRA)全內置式機載電子戰自衛系統。SPECTRA是"反制針對‘陣風’飛機的威脅的自衛裝備”這句大白話介紹的縮寫。
“頻譜”系統包含分布在機身各處,通過專用數字總線相連接的的數個模塊。最大技術特點在于這是一套完整的一體化全內置電子戰設備,不需要載機額外占用掛點攜帶。當然為了滿足這一設計要求,各類電子戰系統的配套機載傳感器、干擾機就只能見縫插針地分布在戰斗機的各個“角落”。
“頻譜”內置電子自衛系統的主要設備包括:
3個雷達告警接收機(RWR)。其中兩個位于進氣口后部兩側,采用了近似保形設計,以減少機身的雷達散射截面積,一個位于垂尾頂部的條形電子儀器倉后部下方,每個接收機覆蓋范圍為120o,覆蓋的頻率范圍為2~40GHz(另有資料顯示其最低副高200MH2頻率范),通過與數據庫中的資料進行對比,可識別來襲對手,其有效作用距離可達200海里以上。有資料顯示,其對雷達目標的探測精度達到了0.1°基本和美國F-22A的無源探測系統相當。
相比之下,典型的三代機的雷達告警器的定位精度為5~10°左右,“幻影”2000-9的提高到了1°。精度0.1°意味著其角度精度已經達到有源雷達的水平,足以使“陣風”在雷達不開機的情況下發動攻擊,或是將這些信息通過數據鏈傳送給己方的防空壓制戰機分隊,讓其直接以反輻射導彈發動攻擊。
2個DDM導彈逼近告警器(MAW),主要用于對導彈發動機工作階段進行探測和定位。位于垂尾上部的電子儀器艙兩側。較老的型號采用了兩個相交的平面設計,而DDM-NG新一代導彈逼近告警器則使用了半球形的外罩,內部裝有魚眼鏡頭,其探測范圍覆蓋戰機360o。
3個激光告警接收機(LWR),其中兩個位于機鼻兩側,一個位于垂尾頂部武器艙后部中間,每個能提供120°的覆蓋。可以實現對激光源的定位于用途分析。目前,大量地面防空火力采用光電傳感器而非雷達,越來越多的飛機也開始裝備紅外搜索跟蹤裝備,其中包括激光測距儀。在這種情況下,實現激光告警能幫助飛行員確定威脅來源、采取規避措施就顯得越來越重要。
3部有源干擾機,其中兩部位于鴨翼根部,負責前半球干擾,另外一個位于垂尾翼根。其有源干擾機采用有源固態相控陣技術,能同時干擾8個目標。干擾機可形成極為狹窄的針狀波束,在干擾一個目標時,不會被其它目標截獲。據稱,該干擾機具備隱身干擾模式。目前尚不清楚隱身干擾模式的具體作用機理,但可能使用了主動對消技術。
(注釋:棍B/C也有類似設計)
另外,在靠近機翼后緣的機體,類似于尾撐的部分,裝有紅外干擾彈/誘餌拋放裝置,機尾兩側還裝有箔條投放裝置。
和美國F-35的分布式孔徑系統相比,“陣風”似乎還少了一部紅外搜索跟蹤系統。實際上,“陣風”裝有紅外搜索與跟蹤系統,雖然名字是獨立的,但是該系統與“頻譜”系統密切集成在一起,其作用和F-35的分布式孔徑系統毫無二致。
“陣風"的紅外搜索和追蹤系統名為“前扇區光學系統"(FSO,法語縮寫OSF),裝載在“陣風”座艙風擋前部,用于搜索、目標識別、測距、自動目標識別和跟蹤。FS0被認為是一部真正的被動光電雷達,能提供遠程偵察、空對空以及空對地多目標角度跟蹤與測距,敵我識別等任務,在與火控雷達及“頻譜”電子戰系統密切配合下,大大的提高了“陣風”的態勢感知能力。
FSO具有以下幾點優勢;通過電視的外形識別,減少誤傷機率;減少雷達開機時間,降低被發現的概率;用于發現和跟蹤敵方隱身戰機;利于追蹤進行反雷達跟蹤戰術防御機動的敵方戰機,提供精準測距,角度追蹤與目標識別服務;協助對地精準打擊轟炸任務。
FSO由兩個模組子系統構成:第一部分為第三代紅外成像線模塊,能全天候在遠距離外監視并自動追蹤多個空中或地面目標。第二部分為電視/激光測距儀模塊,其能生成高分辨率目標影像,可在遠距外進行測距,敵我識別以及目標排序功能。
FSO在高空對空中目標有效探測距離130千米,低空約110千米;其電視影像識別距離50~55 千米;激光測距儀有效測距距離22~40 千米。
在2001年的測試中,FSO上的電視光電跟蹤系統曾經在穿透薄云后,成功在紅外型“米卡”空空導彈的有效射程外跟蹤到一架“幻影”2000D戰斗機。
在2003年的試驗中,一架使用空對空光電攝像模式的“陣風"在6100 米高度,對約90千米處的1架空中加油機進行持續監視跟蹤。
關于為何陣風自衛對抗系統如此全面: 明面上3*120°激光告警+3*120°雷達告警+2*180°紅外逼近告警+3*120°雷達干擾+熱焰彈紅外誘餌+鋁箔條雷達誘餌+(可選)拖曳式雷達誘餌,很完備了,卻沒及時發現PL15?
小海豚認為,激光和逼近告警基本沒有用,因為在這個距離PL15估計早就關機了。至于雷達告警接收機,目前已知PL15用的AESA導引頭,如果使用了LPI波形,或者其他不同于傳統平板縫隙導引頭的信號特征,那陣風是沒有反應不會告警的,自然不會有后續對抗,具體還可以參考這幾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