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年的1月份,北京順利召開了第三屆中國“航空航天醫學高峰論壇”。此次論壇上殲-35戰機的設計總師孫聰也有出席,并探討了未來的戰機發展趨勢。
在發言中,孫聰總師一語道破天機,稱未來研發、生產戰機,就和造手機一樣方便。而這一發言,或許也意味著,我們的兩款六代機將會“大有不同”。
殲-35設計總師孫聰
戰機模塊化
孫聰總師的這番話其實說明了未來軍事航空產業的一個發展趨勢,那就是戰機的發展會模塊化。
所謂“模塊化”,就是像拼積木一樣用子系統去組合成一個系統性工程產物。
像孫聰總師提到的“像造手機一樣造飛機”,現在的手機生產早就進入了模塊化生產模式。
手機生產線
一個手機主要由攝像頭、主板、電池、屏幕等零部件組成。手機品牌通過從不同的零部件生產商那里購買自己需要的零部件,從而組裝出自己希望生產的手機。
比如說手機屏幕是三星最知名,手機攝像頭是蔡司等品牌領銜,手機電池則有諾基亞、聯想等品牌。
當前全球的智能手機不管是什么品牌,在結構上幾乎都一模一樣,在樣式上也幾乎一致。
現代智能手機的結構大同小異
這也意味著一款手機其各種零部件是可以隨意更換的,一個手機品牌商如果不想用洛基亞的電池,就可以將其電池換成聯想的。不想用聯想的,也可以換成中興或者HTC的。
可以看出,當前各手機品牌生產商生產手機有點像“拼積木”,這就是模塊化生產。
未來我國的戰機或許也將進入這種模式,先造好一個戰機大框架,然后可以像手機更換各種零部件一樣,更換戰機的雷達、發動機、計算機等設備。
戰機結構
戰機模塊化的優勢
這種模式的好處主要有兩點,其一是可以大幅度加快戰機的發展速度,其二是戰機后續升級會非常方便。
在第一點上,以前各國研發戰機的速度都比較慢,長則20多年,快也要10多年。甚至更有印度研發光輝用了差不多40年的案例。
光輝戰機
各國研發戰機速度慢的主要原因,是以前的戰機發展模式為軍隊先提需求,有了需求后各軍工企業再根據需求研發戰機。
這每一個戰機的子系統的研發都需要時間,甚至像發動機這種比較復雜的子系統,在研發時間上往往要比戰機整體的研發時間還要漫長。
戰斗機發動機特寫
我國殲-20就是典型的發動機研發時間比戰機還要長。在殲-20已經服役之后,我國還一度面臨國產發動機性能不足的情況。
早期殲-20用的還是俄羅斯生產的AL-31型航發,后來才換成了渦扇-10系列,直到2024年前后,當初計劃和殲-20配套的渦扇-15才開始量產,殲-20才用上合適的發動機。
殲-20升級過發動機
像殲-20這種情況,在戰機研發領域經常出現,各種子系統都需要時間研發,那么戰機整體的研發自然需要漫長的時間。
但如果戰機能像手機一樣“模塊化生產”,在新一代戰機立項之前就準備好零部件,那么新戰機的研發速度就會非常快。
戰斗機生產線
這時候與其說是研發新戰機,不如說是給戰機尋找合適的零部件。這樣一來新戰機長則5~6年,短則1~3年,就能完成研發。
至于戰機的后續升級,既然模塊化生產的戰機就像“拼積木”,那么等有更先進的零部件服役時,就能把這種更先進的零部件換上去。
戰機模塊化可以大幅度加快研發速度
像我國的殲-20戰機,先后歷經AL-31型航發、渦扇-10系列航發,以及渦扇-15系列航發,就是通過了更換子系統完成了升級。
未來我國還可能服役變循環航發以及震爆發動機,殲-20還可能采用這些更先進的發動機。
相比較之下,美國F-22戰機當年在研發的時候就沒考慮過“模塊化生產”的問題,就導致這款戰機服役幾十年了就沒升級過硬件,從發動機到雷達再到機載計算機、管線系統等等,都沒換過。
F-22戰斗機
所以后續我國殲-20還能不斷升級提升戰斗機,F-22戰機的戰斗力基本就止步于此了。
可見一旦軍事航空產業形成“模塊化”,那么它的發展速度將會相當迅猛,很容易將沒有形成“模塊化”的國家甩到后面去。
中國六代機的模塊化
我國殲-20在研發的時候就已經體現出了一些“模塊化”的特征,那說明我國的兩款六代機上可能會有更明顯的模塊化特征。
換言之,這兩款戰機可能再一次出人意料。
“殲50”戰機
像我們上邊提到的戰機發動機的問題,當前中國最先進的軍用航發就是渦扇-15型發動機。“殲-36”、“殲-50”這兩款六代機,當前或許也只能用渦扇-15航發。
但渦扇-15作為為五代機配套的航發,用在六代機身上不一定能滿足六代機的需求。所以未來中國需要研發能配套六代機的變循環航發或者是震爆發動機。
這兩款六代機既然能進行模塊化生產,那么更新一代的航發落地后,兩款六代機馬上就能用,實現快速升級。
殲-36可以快速升級
此外在戰機的雷達、機載計算機等各方面子系統在完成升級后,也可以快速更換到六代機身上。
除開更換子系統,戰機的定位可能都能靠著這種“模塊化”進行改變。
比如說殲-36的內置彈艙換一下,其就可以從一款戰斗機變成“隱身轟炸機”,可以掛載數噸的航彈或者少量空對地導彈,執行對地打擊任務。
再比如等未來技術趕上來了,殲-36的駕駛艙換一下,說不定就能實現“無人駕駛”,讓殲-36變成“無人戰斗機”。
殲-36服役概念圖
總之只要實現了戰機的模塊化生產,任何一款戰機的升級潛力都是無限的。
信息來源: 【1】環球網·《美媒:殲20戰機換裝國產發動機 推力可超14噸》 【2】看看新聞Knews·《美F-22進行兩項重大升級 “亡羊補牢”還來得及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