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5日,電視劇《人生若如初見》在愛奇藝已經可以10集觀看?;谀壳安コ龅倪@些劇情內容來講,這戲,沒啥啊,怎么還出現過上線又緊急下線呢?我研究了一下開局的這幾集,整體的感覺是,它想要用一種相對荒誕的方式講歷史內容,并且用這種荒誕來瓦解崇高,從而實現更接近歷史真實的目的。能不能實現這個目的,則需要另說。
對歷史內容進行荒誕敘事,并非是亂敘事,胡編亂造,而是基于歷史真實前提之下的另一種“非嚴肅”敘事。我舉個例子。比如說,這部電視劇一上來,就是滿清抓革命黨,殺頭。這好像是一件很嚴肅的事情了。但是,滿清官吏的辦法則是,讓這群被殺頭的革命黨“抽簽”決定,是被殺,還是被釋放。這本身就是蠻荒誕的事情了。
再比如說,男主角他媽,是被一群官吏太太們請去當禮儀教導人員了,可是,到了真正的宴席上之后,男主角他媽卻身份高貴,比被邀請的太太在旗人當中的地位還要高。雖然沒落了,但祖上還是很厲害的,旗人內部,還是有這個尊卑的。這其實,還是荒誕敘事的手法。這種手法,有樂子,也確實可以接近真實。但是,需要記住,接近真實,和真實,還是兩碼事。
這部戲當中,還有很多荒誕的事情。再比如說,革命黨人這邊,想要炸死那個來上海的王爺。按理說,這位革命黨的同志應該是道德也非常高尚的吧,可誰知,這位同志竟然直接對被人家的小姨子欲罷不能了,不僅干了男女之事兒,還給這位小姨子用現代思維洗腦,讓這位小姨子成為自己的那啥。這也是以往的歷史題材的電視劇作品當中所不會出現的。
甚至于,在這部電視劇的開局,滿清的這些青年繼承者們,似乎也沒有那么昏庸腐敗,沒有那么不堪其用。這也是和一般觀眾既定印象當中的滿清子弟不同的。這部電視劇,提供了這些不同。并且,把很多歷史瞬間進行了荒誕化的敘事。這種荒誕而非崇高的敘事手法,是不是它當年下線的原因呢?
對于觀眾而言,看這部電視劇,需要有相應的歷史知識和歷史哲學精神的儲備才行,有了這個儲備,它怎么荒誕敘事,都逃不出觀眾們的歷史價值觀意識。但是,如果觀眾們沒有這個層面上的知識儲備,就容易覺得,這就是真實的歷史了。這種感覺,會和自己九年義務教育當中學習到的歷史知識相互抵觸。人要多讀書,從這一點而言,還是很重要的。不然,看個電視劇,都無法形成更好的認知。
當然,這類電視劇,萬變不離其宗。歷史題材的電視劇,有一個核心敘事邏輯——歷史何以如此。比如說,在這部電視劇作品當中,這位青年的王爺在上海見到青年的男主,他倆聊天,這位王爺就說,希望男主去日本留學,搞清楚一件事情,同樣是東亞人,怎么日本的軍隊就這么能打仗,而中國的就不行呢?這其實就是一個核心敘事邏輯——日本為什么可以維新成功,而中國不行。
這個敘事的核心邏輯,就是咱們很多接受過九年義務教育的朋友們不愿意做的那道歷史大題——咱們的歷史大題當中,都會有這么一道,這個歷史,或者那個歷史,何以如此。寫歷史題材的電視劇,也是用故事的方式,回答這樣的歷史大題罷了。只是,電視劇的回答方式,是用故事來展示理論,而且,回答的風格,可以更多元化。比如,這部戲,就沒那么嚴肅,而是用荒誕的方式進行回答。
所以,我覺得,這部《人生若如初見》沒那么高級,但也并不低級。對于觀眾們而言,多讀書,多進行知識儲備,再看這類電視劇,就可以輕松一些了,不必全當真,也不可不當真。在荒誕當中感知荒誕,確實可以盡可能接近歷史真實。但把荒誕全部當作歷史真實,則也是走火入魔的。這便是我對這部戲的看法。(文/馬慶云)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