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3日,第四代博越上市,吉利官方給出限時價:9.29 - 11.99萬。
200萬車主,4代產品,9個年頭...
有人說對一款產品來說,9年到了一個值得總結的時候;也有人說,在今天造車如牛毛的時代,一款能賣9年的產品,值得回味的東西夠多了;但吉利在4代產品正式出前,卻一直在思考一個問題:9年的博越到底要拿出什么故事繼續驚艷別人?
于是,四代博越L的上市定在杭州富春江畔。這里是黃公望所作《富春山居圖》的實景地,與富春山的山水墨韻相融合,吉利希望博越的底蘊能自然美景緊密聯系,希望人們能在內卷的市場中看到一輛不一樣的「博越」。
可如果只是寄情山水,那很多人還是會把9年的博越,既看淺了,又看薄了...
文|老楊頭
編輯|李佳琪
圖片來源|網絡
1
4代博越,把200萬國人鐘情的「大為美」刻在骨子里!
2016年3月,博越以“智能互聯SUV”的定位迅速崛起,成為將吉利推向150萬輛和自主第一高峰的轉折點。從上市第4月突破1萬輛,到上市第19月突破3萬輛,再到上市第52個月達成百萬銷量,博越家族是中國SUV市場中最快突破50萬輛/100萬輛的車型之一。
任誰都不能否認,博越之于吉利,乃至是整個自主造車的現代史,都可稱得上一個現象級產品的存在。今年3月,整整107個月,博越已經跨越200萬輛大關。如今,隨著進入4代產品,博越傳承博越家族的使命,成為吉利全面轉型的又一轉折點。
看過,昨天這場上市發布會的人或許印象深刻,在官方以設計為美的講述中,人們大都記住了博越的4代車型選用了直瀑式造型的“百川歸海”前格柵與“鎏光星河”前貫穿燈相融合等新設計。卻不清楚,這樣的設計語言,就是需要更寬大車身尺寸去承載,才能展現出,這種設計風格背后大氣且時尚內在語的。
不得不承認,在造車的產品差異性上,吉利的確把供需關系玩兒明白了!4代博越更寬大的車身,帶來的不只是車輛的橫向穩定性和車內空間的提升;雖然定位緊湊級SUV,但駕乘人者的束縛感,進一步釋放。大的背后,是吉利很清楚,在「以大為美」的中國市場,一分尺寸,既代表著一分競爭力,也代表著一家企業對市場的理解和用戶的尊重。
從第4代車型開始,博越的車身為4730mm、1910mm、1710mm,軸距達到2785mm,相比第3代產品,車長整整增加了80mm,軸距加長了8mm。意味著在升級后,四代車的尺寸和比例,已經與奧迪Q5、沃爾沃XC60處在同一序列,考慮到豪華品牌普遍縱置的發動機布局帶來的空間侵占,博越的實際空間利用更高。
盡管以提升尺寸,滿足市場方式,對吉利來說,勢必在生產和制造端有額外成本增加。畢竟尺寸加大需要更多的原材料,如鋼材、玻璃。尤其是為了保證車輛的性能和安全性,可能需要對底盤、懸掛、制動等系統進行重新設計和優化,這也會增加研發和生產成本。但由于CMA架構的高度通用性和規模效應,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部分成本,讓博越有條件,用產品上幫中國消費者說好話。
同樣的博越,不一樣的革新產品,開出又一次跨越一個代際產品傳承之花,落在了吉利SUV領域的沃土上,以革新者的身份進入到已經紅海的A級SUV市場,正面迎接挑戰,這對依然正在走向成熟的汽車產業來說,吉利的底氣和歷練,實屬難得!
2
流片7nm芯片,博越讓剛需用戶也有智能尊嚴!
作為大吉利旗下最大的SUV家族序列產品,如今四代博越針對市場反饋和消費者需求的再次革新之作,既是以市場和用戶為導向持續落地的舉措,也是博越走差異化打法、推動博越家族走向更多消費者身邊的全新路徑。
從4代車開始,博越座艙、交互、駕駛輔助、安全輔助、智能互聯5大方面迎來全面升級,在所有人都在拿「水桶車」、「堆料」形容今天上市的新產品時,卻忽略了一個定價10萬級以下的新產品到底是如何在緊湊級的市場,給用戶這份該有的智能體面。
背后一個很重要的因素是,4代博越拿下了第3代產品上,性能相對較弱的芯片,首次換裝了這顆國產首顆車規級7nm芯片「龍鷹一號」。就是這塊兒,集成了87層電路、88億顆晶體管,內置8個CPU、14個GPU,擁有1.8TFLOPS的GPU浮點算力和16TOPS的NPU定點算力的芯片,讓吉利在技術平權的路上比所有中國車企走的早,也走出了別所有人的好。
記得2018年,吉利旗下的「芯擎科技」在汽車芯片初創公司涌現時,是國內唯二,汽車行業唯一選擇對標國際最高水準的“7nm汽車芯片”。當時看準7nm車規級芯片的企業,有2家,一個是華為,另一個就是吉利的芯擎科技。
為了在芯片的研發上不起大早趕晚集,當時芯擎科技核心技術團隊成員來自英特爾、英偉達、AMD、海思等頭部芯片大廠以及汽車一級供應商企業。信息顯示,團隊開啟研發之初,參與人員的平均從業經驗就超過了15年。此后兩年多的時間,這300余位工程師日夜奮戰,不僅在車規級芯片上成功突破,還創造了國內團隊在7納米制程上車規級超大規模SoC首次流片即成功的紀錄。
就是這顆芯片,為博越L2+級智能駕駛輔助系統提供支持,通過5攝像頭+2毫米波雷達+6超聲波雷達的感知矩陣,結合輔助駕駛數據訓練,使車輛能夠更精準地感知周圍環境。
實現智慧避讓、自動變道和上下匝道等功能,提升駕駛的安全性和舒適性;實現了Flyme Auto智能座艙系統在15.4英寸2.5K大屏上如絲順滑的運行;也實現了語音交互響應時間縮短至0.38秒,支持23種方言識別,復雜指令執行準確率高達92%,讓用戶可以更便捷、自然地與車機進行溝通。
3
4代博越,要幫5億家庭圓好一個出行夢!
在電車份額肆虐擴張,燃油車不斷潰縮的今天,很多人看不懂,吉利繼續圍繞博越在油車市場深耕的價值和意義是什么?那是人們不清楚,直到今天在國內SUV市場里,吉利博越都是一把尺子,是一把一個家庭如果只被允許買一輛車的情況下,也可以幫這個家庭,把一輛車的選購標準量的清清楚楚的尺子。
從第一代產品上市,博越丈量的自主與合資的造車差距;到了2、3代,博越家族丈量的是與日俱增的消費需求與產品供給之間的差距;如今從第四代產品發售,博越再一次當好了這把尺子,把燃油車與新能源之間的的「成本差距」來幫消費者算的一清二楚!
從第四代產品的發售車型看,四代博越涵蓋1.5T、2.0T兩種動力形式,共有5個車型配置可選。新車發售后,除了官方給出的1000元定金頂扣8000購車款的政策外,吉利還對老車主在疊加置換補貼的換購基礎上,追加了3000專屬購換金。這就意味著在綜合疊加國補、地補后,4代博越最高幅度的購車權益,至高優惠達到18000,四代博越幾乎替用戶實現了「上市價,即落地價」實惠感。
千萬別小看吉利這1萬多的讓利,給今天中國人帶來的福利和實惠。也許互聯網人均百萬年收,動輒人手庫里南的時代下,人們很難想不到這部分讓利對中國的家庭幫助有多大。可我們要知道,2024年國內購買10萬元汽車的家庭比例還占到了48%。
如果以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中國約有4.94億個家庭計算,假設一個家庭購買一輛車,那么這部分消費者人群基數大約是4.94億×48%≈2.37億個家庭,如果按照每個家庭平均3人計算,直到今天,一輛10萬的博越,每臺車讓利這1萬,還在幫著中國超過7.11億人的圓了一份滿足基本出行的希望。
為了承載好這份希望,博越,讓中國油車的剛需家庭不用羨慕電池的智能。于是四代博越除了把第3代13.2英寸豎屏,升級到15.4英寸2.5K超清橫屏,用Flyme Auto智能系統,改善操作更流暢,讓功能更豐富。
博越還在使用場景里幫著用戶算好經濟賬。以博越的的這臺2.0TDrive - E發動機,型號為JLH - 4G20TDJ。不僅在在技術上采用離心擺式雙質量飛輪,降低42%怠速振動,提升行駛靜音性,還從老款必須使用95號汽油調整成可加注92號汽油,這樣一來,平均一公里就能幫用戶剩下5分錢。如果以3年,10萬公里參考,疊加保養后,通過改良發動機,吉利又能幫用戶省出1萬塊。
作為主銷動力配置,4代產品的以1.5T發動機參數上雖然沒有變化。但政策換擋邏輯得到極大優化。經濟模式下,變速箱升檔會提前;運動模式下升檔則會靠后,在發動機保持在較高轉速,動力儲備充足的情況下,油耗也隨著降低。這也是為什么4代車的WLTC油耗已經降到6.8L/100km。
就是從4代博越開始,吉利又一次用革新的思維和進化思想,推動了吉利實現從快速發展邁向高質量發展,也象征了吉利跨向從性價比制勝,成功邁向全面技術制勝和品牌制勝的新時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