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3日這一天,沙特阿拉伯做了兩件大事:
第一件事是和美國總統特朗普簽下1420億美元的軍火大單,同時答應向美國投資6000億美元;
第二件事是和中國簽了57項農產品協議。
這兩件事發生在同一天,看起來像是巧合,實際上藏著沙特的精明打算。
沙特既給美國送了錢,又沒忘了和中國加深合作,這種兩邊都不得罪的做法,徹底打破了特朗普的“如意算盤”。
沙特和中國達成協議
特朗普這次來沙特訪問,從一開始就是沖著賺錢來的。
出發前他明說了,海灣國家的“石油美元”是他的主要目標。
具體操作分兩步:先把美國軍火賣出去,再把沙特資金引進來。
事實證明特朗普不虛此行,1420億美元的軍售創造了美國歷史最高紀錄,6000億美元投資相當于沙特全年GDP的60%。
要知道沙特一年的國內生產總值也就1萬億美元左右,這等于把全年收入的七成多都交給了美國。
特朗普在簽約儀式上滿面笑容,對著鏡頭反復說“美國贏了”,美國媒體也把這次訪問叫做“最成功的生意之旅”。
不過仔細看看協議內容,美國可以說是處處給沙特埋坑。
比如說那1420億美元的軍火訂單,雖然號稱是史上最大規模防務合作,但合同里寫著沙特買美國武器必須搭配購買技術服務。
比如買F-15戰斗機要額外付培訓費,買防空導彈系統要交年費維護。
美國用這種方式把沙特和自家的軍工企業長期綁在一起,保證能持續賺錢。
就這樣,特朗普甚至還不知足,私下里跟沙特說希望把6000億美元的投資湊個整到1萬億美元,這簡直是獅子大開口,想一口吃掉沙特全年的收入。
沙特雖然有錢,被這么要價也心疼。可是沒辦法,他們有自己的苦衷,協議不簽不行。
中東地區不太平,北邊有伊朗虎視眈眈,南邊有也門的胡塞武裝三天兩頭發射導彈襲擊沙特煉油廠。
沙特軍隊現有九成武器都是美國貨,要是現在換用其他國家裝備,光是培訓人員和更新維護系統就要好幾年時間。
再加上特朗普最近剛和胡塞武裝簽了停火協議,相當于兩邊關系都握在美國手里,沙特只能多花錢買平安。
不過,沙特也不傻,他們自然不想被美國長期“訛詐”,而對抗美國最好的辦法無疑是擁抱中國。
就在沙特給美國送錢的同一天,沙特環境、水利和農業大臣法德利出現在中國北京。
從5月12日他降落北京開始,連續兩天都在忙簽約。
先是5月12日談妥了向中國出口奶制品和水產品的協議,接著5月13日又一口氣簽下56個項目,加起來總共57項農業合作協議,總價值140億沙特里亞爾,大約相當于40億美元。
這些協議里有農產品買賣,也有技術合作,比如沙漠農業技術、海水淡化設備和智能灌溉系統,都是沙特發展農業急需的東西。
特別有意思的是簽約時間安排。
美國那邊特朗普和沙特王儲開香檳慶祝時,中國這邊正忙著簽合同。
沙特明明可以錯開時間簽約,偏偏選在和美國人簽字的時間同步進行,這顯然是故意做給全世界看。
這種安排傳遞出一個清晰信號:沙特雖然買了美國軍火,但不會跟著美國去孤立其他國家。
沙特的外交策略是多邊發展,雞蛋不放一個籃子里。
特朗普想拿沙特當“長期提款機”的如意算盤破滅了。
特朗普失了人心
拿中美兩國的合作協議對比更能看清楚中美之間的不同。
美國賣給沙特的是導彈戰斗機,要求沙特年年交維護費;
中國和沙特簽的是農業技術和設備,還承諾在生物育種研究和跨境供應鏈方面合作。
美國的合作像一錘子買賣,中國的合作更像是長期朋友間的互相幫助。
舉個例子,沙特現在有2.4萬家中企參與建設,像中石化、寶鋼這些大企業扎根沙特搞石油和基建,華為、阿里云等科技公司也在沙特布點發展。
沙特老百姓對這些變化感受最明顯。
根據沙特吉達商會2025年的調查,18-35歲的年輕人里有43%認為中國是“最可靠合作伙伴”,比選美國的多了14個百分點。
這個變化背后有實際原因:用華為手機的人多了,騎掃碼共享單車的年輕人隨處可見,沙特超市能用支付寶付款。
這些日常小事慢慢積累,讓普通人對中國的好感超過了對美國。
更實在的是石油貿易中人民幣結算比例已經上升到22%,沙特人漸漸在減少對美元的依賴。
而且,沙特政府確實也被特朗普的貪心嚇到了,6000億美元投資還不滿足,非得要湊到1萬億美元,這吃相實在難看。
沙特王室雖然礙于安全需求還得跟美國來往,心里早就開始找退路。
說到底,特朗普雖然賺到了大錢,卻讓沙特人看清了美國的外交邏輯,生意就是生意,交情分文不值。
而中國通過腳踏實地的合作,讓沙特感受到互利共贏的可能性。
就像沙特商人說的:“美國人拿走的是錢,中國人留下的是明天。”
這種認知一旦形成,即便美國軍火商賺再多錢,也買不回中東國家的心。
最后,沙特這種老牌親美國家都敢玩“腳踏兩條船”,這說明什么?說明中國的國際地位已經不是跟在后面跑的小弟,而是能和美國平起平坐商量大事的角色了。
現在看國際局勢就像看大戲,美國還在臺上霸著主座,但臺下觀眾已經開始往中國這邊挪椅子了。
特朗普式的“美國優先”像強買強賣,表面上威風,實際上把人都嚇跑了。
中國的“人類命運共同體”聽著有點大,可是沙特人買太陽能板能打折、沙漠里能種菜、加油站能用手機付錢,這些小事堆起來就成了大賬。
沙特人這兩筆買賣給全世界打了個樣:和美國人做生意得防著被宰,跟中國人合作是交朋友。
最近的中美聯合聲明出來后,很多國家已經突然回過味來了,原來中國已經能和美國掰手腕了,原來不用事事看美國臉色了。
這種認知一旦傳開,美國再想當“世界警察”就難了。就像小區里搬來個新超市,東西又好又便宜,誰還愿意去老店家看臉色?
美國是時候學會適應了:習慣談判桌上對面坐著中國代表,習慣自家航母旁邊游弋著中國軍艦,習慣各國領導人訪華和訪美一樣頻繁。
這不是說要搶班奪權,而是說世界需要更多選擇。
沙特人的智慧就在于看清了這點,雞蛋不能放一個籃子,朋友不能只交一個。
他們給美國人交的是“保護費”,跟中國人建的是“未來帳”,這兩本賬分開算,國家才能安穩。
當年美國取代英國成世界老大時,老歐洲也難受過一陣子。現在輪到中國走上來了,美國該學著放下身段。這不是認輸,而是識時務。
畢竟,能讓沙特這種鐵桿親美國家都動心思交新朋友,說明時代真的變了。
就像中國人常說的那句話:“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國際舞臺的聚光燈,該換個人站站C位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