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上有一個著名理論叫“搭便車效應”。
指在團隊活動中,過度依賴他人的努力,甚至是剽竊成果,減少自己的付出,達到不勞而獲的目的。
所謂逃避一直爽,一直逃避一直爽。
久而久之,這種人就會放棄自我追求,淪為只懂得借勢他人的寄生蟲。
而抄作業就是這種典型行為。
通過剽竊他人的作業,來達到自己省時省力的效果,根本不用浪費多少腦細胞,只需要動動手指就完成了任務。
把這個心理套用在電影上,那“翻拍”就是電影中的“抄作業”。
別人已經驗證成功的電影,你拿過來原封不動照拍一遍。
雖然可能可能會有人看過原版影響票房,但在現成的劇本、現成的分鏡與服化道美術設計等等投入上,能回來一點票房就能實現盈利。
成本低,成功率高,這就是近幾年翻拍電影屢見不鮮的原因。
這些年,國產電影把日韓電影都翻拍了個遍,只要是新出的犯罪電影,幾乎都能找到日韓原版。
而前幾天,被觀眾稱為“翻拍之王”,“國產電影漢化組”的那個男人又出現了。
他的名字,叫——
以前,我們提起包貝爾,都會說他是爛片之王,或者想起被婚鬧的柳巖,再或者是一個人就毀了徐崢的“囧系列”。
如今再談起包貝爾,四個字如雷貫耳——
翻拍之王
自2019年翻拍韓國電影《老手》的《“大”人物》,首次挑戰反派的包貝爾備受好評后,感覺就像是坐在墻角的吊車尾,突然考了全校第一。
包貝爾喜出望外,好像看到了成功的標準答案,于是一抬手就舉起了翻拍大旗。
從2019年的第一部到2024年,包貝爾導演、主演翻拍了多少部電影?
7部!!!
包貝爾導演版《陽光姐妹淘》
很多人這一輩子沒準都主演不了7部電影,而包貝爾5年時間光是翻拍就有足足7部!
翻拍《老手》的《“大”人物》,翻拍《我的機器人女友》的《我的女友是機器人》,翻拍《紅包》的《大紅包》,翻拍《陽光姐妹淘》的《陽光姐妹淘》,翻拍《當男人戀愛時》的《東北戀哥》,翻拍《秘密動物園》的《動物園里有什么?》,翻拍《誰是超級英雄》的《大“反”派》.....
而除了第一部之外,包貝爾的翻拍無一例外全部翻車。
不僅成本打折,劇本更是能刪就刪,原版117分鐘的電影,經過包貝爾的加工往往只有96分鐘。
后來我才知道,原來電影也有國產簡配版。
本以為到了2025年了,包貝爾都被罵了5年了,應該放棄抄作業了。
沒想到,這暑期檔還沒來,包貝爾又摩拳擦掌,故技重施,
是的,他又雙叒叕翻拍了!
這次,翻拍第8部的包貝爾又把手伸向了法國電影,2016年的喜劇片《一路不順風》。
這部電影的導演曾經和法國喜劇演員“菲利普·拉肖”合作過《臨時保姆》,而“菲利普·拉肖”也是包貝爾上一部翻拍電影《誰是超級英雄》的主演。
到這部翻拍,估計就是順著人家的作品表找到的。
7年,8部翻拍。
而到了這一部,包貝爾的電影終于放棄了院線,直接在網絡上映,終于放棄了圈錢的想法。
三個小時接連看完了兩部電影,看完后我五味雜陳。
明明知道自己的翻拍根本打不過原版,上映后又要被罵。
包貝爾,你說你圖什么呢?
修修改改,縫縫補補,包貝爾又一部新片上映了
這一部“新片”的名字叫《根本停不下來》。
電影是有龍標的,而且去年就曾經定檔過,原本是準院線級別的電影。
可后來不知道為何,突然在昨天網絡上映了,宣傳也幾乎是0工作量,估計是片方自己放棄了院線。
也沒準是對包貝爾的翻拍失去了信心,沒必要再投入了。
本片由包貝爾、王智、蔡明主演,常遠、艾倫、克拉拉、賈冰客串,還有一堆《喜劇大會》的喜劇人。
作為一部院線級電影,陣容不算弱。
但口碑就很穩定了。
法國原版的評分有6.9分,雖然沒到7分,但作為一部外語喜劇片,能拿到這分數說明成績非常好了。
而包貝爾的國內版,上線僅一天,口碑就已經清晰可見,5以下沒跑了。
原版電影劇情很簡單。
講一個醫生在假期帶著懷孕的妻子和兩個孩子和老父親,準備到外地休假。
原本是想換新車體驗智慧之旅,沒成想車子在半路發生意外,定速巡航不能關閉,車子只能加速不能減速。
車里夫妻舊事重提開始吵架,吊兒郎當的父親和兒子的關系也不好一直在添亂,闖入的路人也不閑著。
一車6個人亂哄哄吵作一團,時速160km在路上狂奔。
最后,當地政府發現了這輛失控的旅行車。
經過幾輪拯救計劃后,一行人終于脫困,而醫生與妻子、父親的感情也得到修復。
原版是很標準的公路喜劇片。
不能減速的車輛并沒有帶來多少笑料,更多的是一家人在極端環境下的無厘頭處理方式。
比如老父親在行駛過程中充當人形雨刷器。
路人抓狂在車上拿著魚槍亂射。
還有最抓馬的情節,丈夫在160KM的車上發現了妻子給自己戴了綠帽子。
而且主角長的非常像鋼鐵俠。
電影將一家人放到車上,即使沒有失控,他們依然會爭吵,高速行駛的車輛只是不斷激化矛盾,最終達成和解,標準的美式父子和解大結局。
到了包貝爾這版,就直接來了國產簡配版。
國產專供減配教育版
首先,你別指望著有什么精彩改動,劇本主線80%重合,就連很多高能包袱設計都是照搬原版,分毫不差。
比如前文說到的人形雨刷器。
還有被交警發現時的倒掛副駕駛。
在車上發現危險昆蟲,一頓折騰后,昆蟲又跑到了后車上。
就連很多分鏡頭都沒改。
這些設計基本一模一樣,只不過是把紅車變成紅車,黃色寶馬換成紅色奔馳,蜜蜂換成了蜘蛛等等。
觀看過程中,不斷有觀眾納悶——
我是不是在哪里看過?
當然改動也有,
比如原版主要角色是一對夫妻,兩個孩子,主角的父親和路人女孩。
到了包貝爾版,夫妻保留,兩個孩子換成了奶奶、婆婆和一個孩子,主角的父親變成小舅子。
而路人這個角色和情節直接都刪除了。
除此之外,原版的出行只是為了玩,而包貝爾版本則是建立在主角公司瀕臨破產,去國外準備洽談業務上。
這輛車正是業務本身。
那為啥這么改呢?開動你的小腦筋告訴我。
對,就是國產劇標準的那一套嘛,男人嘛,生存嘛,壓力嘛!
于是原版中單純的夫妻和解,父子和解,在這里就變成了丈夫的中年危機。
包貝爾的角色事業發生意外,為了面子偷偷貸款,但妻子看到偷偷摸摸的丈夫還以為他在搞外遇,二人在車中大吵一架。
最后東窗事發,丈夫顏面無存,將自己的處境告訴了所有人,結果沒人埋怨他,反而一家人給他鼓勵!
老公加油!老爸加油!
簡直是標準到再也不能標準的國產劇敘事了。
電影里甚至還專門加了一個蔡明飾演的惡毒婆婆。
她對所有事都要掌控,對懷孕的兒媳一直說這是自己的寶貝孫子,直到最后知道肚子里是個孫女后更是面臉震驚。
大孫子沒了?!
到最后,法國版一家人在獲救后,一輛直升機將主角與父親對接,實現最后一秒拯救。
而國產版,所有人都上了飛機,只有我們的主角為了不誤傷行人選擇逆行駛向斷橋,在死亡的最后一刻,他舉起手機對妻子說道:
“老婆,對自己好點。”
哭!都給我哭!
為啥這樣設計?
包餃子嘛!喜頭悲尾嘛!
看著鏡頭里的包貝爾標準的哭包臉我都麻了。
為啥國產編劇就對這種英雄化敘事如此執著呢?
一個無厘頭的公路喜劇片,為啥最后還要搞什么喜頭悲尾呢?
雖然小沈陽和包貝爾一樣是爛片之王,但在這一點上,前者比后者的審美要高出不少。
而為了照顧這種“感動自我”的敘事,原版中的很多情節一并被刪除。
路人的角色和關于她的情節都刪除了。
交警隊指揮部的橋段和收費站大漂移刪除了。
一些帶顏色的笑話和鏡頭全都刪除了。
妻子為了報復出軌的丈夫,出軌藝術家鄰居,丈夫在車上突然發現的高能也刪除了。
當然最重要的是,原版中的主角不僅和妻子達成和解,最后的重點其實是接納一事無成的父親,可國產版中,這一整條線全部蕩然無存。
最后
當然,相較于把117分鐘翻拍成96分鐘的《動物園里有什么?》,這一版在時間上倒是沒有縮減。
而電影把所有刪去的時間,全部都補充到了包貝爾的中年危機和想要抱孫子的婆婆身上。
或許這就是國產版存在的意義。
永遠在教育你。
突然想起了本山大叔的話,說的真對,快樂就單純的快樂,為什么總想教育人呢?
至于包貝爾。
咱翻拍就差不多得了。
糟蹋了8部電影了,難不成最后還真要翻拍《教父》《楚門的世界》你才甘心嗎?
——全文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