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大家在地鐵上刷手機,是不是感覺網速變快了?
日前,上海地鐵全線網5g公眾信號正式開通,覆蓋全市21條線路、517站、896公里的超大規模軌道交通網。同時,80%路段實現5G-A網絡升級,這標志著上海成為全國首個地鐵全線邁入“5g時代”的超大型城市。乘客可以更加流暢地邊坐地鐵、邊刷手機、追劇、聽音樂啦!
其實,上海交通運用到的科技可真不少!這些科技為市民出行和交通行業帶來了哪些新變化呢?詳見↓
“反向尋車”停車場
今年將達100個
日前,上海新添了“反向尋車”停車場,市民只要輸入車牌號碼,就可“一鍵導航”直達車位,非常“絲滑”地找到車輛,困擾市民已久的找車難題得到了有效解決。
反向尋車功能是上海智慧停車場庫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利用視頻識別、物聯網、大數據等技術,實現了車輛定位、路徑規劃、導航指引等功能。
截至今年3月,像這樣的智慧公共停車場(庫),上海已建成開放24個,2025年還將新增20個,加上正在測試后續逐步開放的,到今年底總量將達到100個以上。
黃浦江上第一艘純電池游覽船
“上海久事號”
今年3月,新建的黃浦江上第一艘純電池游覽船——“上海久事號”投入運營。這艘純電動游覽船總長41米,寬11.7米,船體共三層,核定載客150人。外形采用鉆石切面造型,獨特新穎,流暢簡潔。
該船擁有先進的數字駕駛艙系統、船舶避碰傳感系統和船岸通訊系統等先進技術,為目前黃浦江游覽行業首屈一指的綠色船舶、智慧船舶和數字船舶,榮獲“大世界基尼斯之最 ——黃浦江上第一艘純電動游覽船”稱號。
公交電子站牌
信息顯示更豐富
你發現了嗎?上海55寸LCD站牌正悄然換新顏~全新設計的電子站牌采用“黃金分割”布局理念,屏幕上實時推送公交線路調整動態、定制公交運營信息等,讓乘客在待車時也能便捷獲取訊息。
按照“兩網融合”要求,市民不僅可以看到即將進站兩班車預計到達時間,還可獲取站點周邊300米范圍可換乘的軌交信息,實現公交與軌道交通“零縫隙”接駁指引。
“大眼睛”的高精度掃描設備
道路裂縫無所遁形
近日,隧道股份城市運營“智城云巡” 智慧巡檢系統登臺亮相,展示了搭載AI大模型的智能巡檢系統的巡檢車,車頂配備被譽為“大眼睛”的高精度掃描設備。智慧巡檢項目負責人表示,目前,上海已擁有30輛智能道路巡檢車,每日可累計巡檢道路近1600公里。
“大眼睛”可以識別道路上任何一個微小的病害,從裂縫到坑塘,車輛以80公里的速度下能識別看到5公分小的病害,定位出這個病害在什么位置,以前巡檢時需要有壓道車,以30公里速度跑,師傅都是人工去看,現在只需要一個師傅,一輛智能巡檢車,一個“掃雷”設備,每天就能跑1500公里道路,搜集近3000條道路的病害信息。
數字技術賦能
內環高架景觀提升
之前申城高架變身“空中花海”,是不是把大家美翻啦!其實在內環高架“年輕化”工程中,項目團隊創新打造了智慧化的景觀綠化系統。在高架防撞墻頂部,設有景觀綠化安放槽和智慧灌溉系統,可根據環境溫濕度、土壤水分等數據自動為高架綠植澆灌。
高架沿口綠化
綠化滴灌泵站
智慧灌溉系統還可調整為定時噴灌、周期噴灌、手動噴灌等多種模式,由中控室實施統一調度管理,便于實現后期精細化灌溉和養護管理。新的智慧灌溉系統不僅有效降低了綠化養護的人力成本,更實現了節水、降碳、保護綠植的“三重目標”,真正把內環高架打造成為了數字化、智能化的城市“綠色秀帶”。
*以上內容僅供參考,具體情況請以實際為準
部分來源:勞動報、文匯報、澎湃新聞、
久事公交、市道運中心、上海交通廣播
編輯:徐清漪
精彩看點
上海市交通委宣傳展示中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