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的5月,湘雅一名醫學研究生以自我了斷的方式,試圖證明自己的清白。
曾經的同行懷著沉痛與憤怒,選擇將此事曝光,到底發生了什么事呢
事發起因
2024年2月7日,在湘雅附二院神經外科一病區里,一名專碩規培生正在值著夜班。當晚21時23分,護士跑來告知,患者王某某呼吸困難。
他立刻趕到病床前,眼前的患者面部布滿皮疹,神情痛苦,不停搔抓,規培生迅速測量生命體征,好在血壓、心率還算平穩,血氧飽和度也維持在99%。
查看醫囑后,他發現患者正在使用第六次萬古霉素,且這次輸液才剛剛開始,結合癥狀,他高度懷疑是過敏反應導致的喉頭水腫。
他當機立斷,棄用萬古霉素,推注地塞米松及葡萄糖酸鈣。注射后,他仔細翻看病歷,才知道患者是顱內多發血管瘤破裂及蛛網膜下腔出血術后,同時還是2型糖尿病患者。用藥后,患者皮疹漸漸消退。
21時40分,他打電話向總住院醫師請示,隨后遵醫囑靜滴甲潑尼龍。處理完這一切,患者呼吸困難有所緩解,生命體征趨于平穩,可舌體依舊腫脹。
不敢有絲毫懈怠,整個夜晚多次前往床旁查看。
0時35分,他又給患者吸氧、肌注苯海拉明抗組胺,再次靜滴甲潑尼龍。
次日8時15分左右,他發現患者神志出現改變,血氧飽和度驟降至60%。他大驚失色,急忙插管將患者轉至ICU。隨后的檢查結果令人揪心:血鉀6.8,血糖22.4,血酮6.4,復查CT提示較前多發腦梗塞。目前患者昏迷不醒,只能靠儀器維持著生命跡象。
規培生本以為這次較量,他已經拼盡全力
可誰能想到2月9日,科室針對此次事件展開討論
1、科室認為患者是酮癥酸中毒,根本不存在過敏問題,指責他一直未進行檢驗檢查及心電監護,延誤了治療
2、說他處理病情全是自作主張,診療流程嚴重不符合規范
3、患者如今的狀況歸咎于他錯誤處理(激素導致糖尿病加重)以及總住院未查看病人
因此判定他本月輪科不合格,要求重輪神經外科,最讓他難以接受的是,科室竟要求他承擔該患者可能引發的法律責任及經濟賠償。
他滿心委屈,卻無處訴說。后來他了解到,患者是張某某主任組的病人,血糖監測三天都未執行,當日該組醫生也未做任何交班。更過分的是,他書寫的原始病志被要求修改,實際處理時間與醫囑出現不一致。
最后,他萬分悲痛,用自我了斷的方式自證清白,出了事就拿規培生當替罪羊,讓一個還沒正式步入社會的學生承擔如此沉重的后果,醫學生培養不易,寒窗苦讀數載,本以為能救死扶傷,卻在實習階段遭遇這種不公,實在令人痛心
從整個事件來看,這位規培生是有責任心的。值夜班時,他多次床旁查看患者,不放過任何一個細節,面對突發狀況,也能迅速做出判斷并采取措施。可他的上級醫生,在出事后卻將責任撇得干干凈凈,把他推到了風口浪尖。對于一個即將畢業的學生來說,要承擔法律責任和經濟賠償,這無疑是一座無法承受的大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