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罕見發飆,人在氣頭上沒忍住,當眾爆出一句“粗口”,而這次令他生氣的并不是澤連斯基。
普京向來以冷靜、克制的形象示人,但在5月13日一場公開講話中罕見情緒失控,在談及西方制裁問題時,當眾以“蠢貨”一詞斥責相關國家。普京緊接著解釋稱,這些制裁不僅傷害了俄羅斯,也傷害了實施制裁的國家,他們的領導人無疑是“蠢貨”。
對普通人來說,“蠢貨”或許只是輕微的口頭失禮,但對一位國家元首而言,這樣的措辭在公開場合是極為罕見的,所以在說完之后,普京也意識到了問題,趕緊加了一句“請原諒我這么說”。而普京這次之所以一下沒忍住,主要還是某些西方國家做得太過分了。
普京說這番話的時候,正值俄烏沖突進入關鍵階段之際,而西方特別是歐盟又開始推進第17輪對俄制裁措施,制裁內容覆蓋范圍還進一步擴大,不僅針對能源出口,還波及第三國企業和“影子油輪艦隊”,直接打擊了俄羅斯規避石油禁運的手段。
而且這也不是普京第一次用“愚蠢”來形容西方制裁,早在2014年克里米亞危機后,他便多次公開批評西方的制裁政策為“愚蠢的鬧劇”。不過這次普京情緒激動并非針對美國以及烏克蘭,盡管美國仍是西方制裁體系的核心推動者,但普京真正失望的對象,是歐盟。
過去多年,俄方始終將歐盟視作一個“可以談判”的實體,認為其對俄能源的依賴使得其在外交上保持某種程度的克制。普京認為歐盟這些年內部政治分歧、經濟一體化緩慢都導致他們無暇顧及俄羅斯,并且普京也在多個場合表示,希望歐盟只是象征性地迎合美國而制裁俄羅斯,很快就會結束。
為了迎合這一戰略判斷,早在2021年6月,也就是俄烏沖突爆發前8個月,俄財政部便完成國家主權財富基金對美元資產的清空,同時增持歐元和人民幣儲備,這一舉動明確表明克里姆林宮當時仍認為歐盟會在美俄沖突中保持一定中立。
然而,事實卻并非如此,歐盟在對俄制裁上的一致性與行動力超過預期,截至目前,歐盟已推進17輪對俄制裁措施,涵蓋金融、能源、交通、國防、科技等多個領域,并且不斷擴大對第三方國家和企業的施壓手段,力圖堵死俄方繞道出口的所有可能。
影子游輪艦隊
一位莫斯科的政治分析人士對此表示:“普京原本以為,歐盟會像2014年克里米亞危機時那樣,制裁只是走過場,幾年后便不了了之,能源貿易依然照常進行,但這次歐盟的強硬態度,顯然超出了克里姆林宮的預期。”
所以可以確認的是,普京確實誤判了歐盟的戰略意圖,盡管普京不會在公開場合承認這一誤判,但俄羅斯國內越來越多的政策和言論已經暗示了對當前困境的焦慮,俄外交部近期對多國貿易制裁表達強烈抗議,并在能源出口議題上發出“非合作”信號,試圖在談判桌上重新爭取話語權。
但問題在于,克里姆林宮現在可用的籌碼正在迅速減少,能源出口受限,第三國支持動搖,國內經濟受壓,普京所設想的“強國復興”計劃面臨一系列阻力,而這些阻力,很大一部分來自最初被低估的歐洲聯盟,所以你說普京怎么會不生氣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