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新聞網報道,日前,韓國第21屆總統選舉拉票活動正式啟幕,共7名候選人將在22天的法定拜票期間走訪全國各地,開展“拉票大戰”。韓國總統選舉候選人登記工作結束。韓國中央選舉管理委員會的公示信息顯示,此次共有7名總統候選人完成了候選人登記程序,分別是:共同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李在明、國民力量黨總統候選人金文洙、改革新黨候選人李俊錫、民主勞動黨候選人權英國、自由統一黨候選人丘柱瓦(音)、無黨派候選人宋鎮鎬和無黨派候選人黃教安。韓國第21屆總統選舉定于6月3日舉行。各候選人將通過演說等形式,闡述自己的參選理念,還將參加4場電視辯論。
李在明如果上臺,將推行以國家利益為中心的均衡外交,尋求改善對華關系。但是中韓關系能恢復到什么地步,可能還要考慮到輿論環境。短期內,新一屆政府的重點將放在內政,國內處于政治分裂狀態,極右勢力仍然強大,必須要進行重拳打擊,以防這股勢力再次抬頭。此外,隨著中國在電動車、芯片等各個方面的快速發展,韓中合作空間發生變化,需要尋找新的助推點。
最大在野黨共同民主黨候選人李在明(資料圖)
李在明形容自己是“經歷過苦難而成長起來的政治家”。他沒有引以為傲的家族背景,也沒有國會議員資歷。4月初,李在明便辭去共同民主黨黨首職務,迫不及待開啟競選征程。他修改了YouTube頻道上的簡介,誓言“將與大家一起,踏上通往偉大大韓民國的新道路”。他還時隔8年出版了新書《最終由國民成就一切》。他在書中寫道:“每天清晨我都會問自己:政治是什么?李在明的政治應當是什么?這本書正是懷抱這樣的疑問,使得走在政治道路上的李在明能夠獻給真正的主人——國民們——這樣一首希望之歌。”
當前韓國經濟出現下滑態勢,傳統產業競爭力衰退,面臨嚴重出口依賴與內需疲軟的雙重困境。同時,少子化與民生問題也日益凸顯。近期美國特朗普政府推行新關稅政策,又將給韓國出口蒙上陰影。李在明的經濟主張包括增加基層民眾收入、打擊財閥、扶持中小企業及推動創新、促進就業、控制房價、發放生育獎金等,對選民特別是中青年選民頗具吸引力。外交領域,李在明主張推行自主均衡外交,強調改善與中國和朝鮮的關系。正式參選總統后,李在明會提出怎樣的競選綱領值得關注。
韓國(資料圖)
近日,韓國外交部長趙兌烈表示,盡管中韓之間存在分歧,韓國政府愿意開誠布公地闡明立場,并與中方進行溝通。這一表態與尹錫悅時期單邊“親美”的外交策略形成鮮明對比,釋放出韓國外交政策可能轉向更平衡立場的信號。趙兌烈的表態展現出韓國政府在全球經濟壓力下試圖修復中韓關系的姿態。
曾經,李在明表示,他歡迎特朗普政府重啟與朝鮮對話,并稱若取得重大進展,共同民主黨甚至會支持特朗普獲得諾貝爾和平獎。李在明指出,韓國無法承受“疏遠中國”的代價,但仍將致力于加強美韓日三邊關系。據他所說,對韓國來說,美國至關重要,“與美國關系惡化帶來的損失,將比只站在中國一邊帶來的損失更大”。談及未來韓國對外關系時,李在明說,這意味著韓國不能疏遠中國,同時加強與美國的安全聯盟以及美日韓三邊關系對韓國來說仍然很重要。
韓國外交部長趙兌烈(資料圖)
對于李在明來說,從最熱門的總統候選人,到被判有罪,到二審無罪,再到三審發回重審,他的政治命運也在不斷發生著變化。這一次,他的命運又來到了十字路口,就看在接下來的四周時間里,李在明能不能頂住壓力,成功贏得選舉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