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13日晚間,特斯拉官方微博發布擎天柱“跳舞”視頻,并表示其人形機器人優化“仿真到現實”(Sim-to-Real)的訓練代碼,通過強化學習完成訓練。
特斯拉CEO埃隆·馬斯克(Elon Musk)曾在社交媒體平臺X上表示,特斯拉將在2025年小批量生產Optimus人形機器人,并首先在特斯拉內部使用,目標是在2026年實現大批量生產并交付給外部客戶。此外,在2025年國際消費電子展(CES)上,馬斯克也提到特斯拉計劃在2025年初步生產“數千臺”Optimus機器人,并隨后大幅提高產量,2026年的產量可能是2025年的十倍,即5萬至10萬臺。這一消息標志著人形機器人從實驗室走向產業化的關鍵一步,也意味著全球科技巨頭在該領域的競爭進入白熱化階段。
與此同時,蘋果、華為、波士頓動力等國內外頭部企業加速布局,全球人形機器人產業進入“技術迭代+商業化落地”的雙重爆發期。
特斯拉:量產提速,目標直指百萬級市場
特斯拉CEO埃隆·馬斯克在2025年3月宣布,Optimus將于年內試生產5000臺,并計劃在2026年將年產能提升至5萬臺。這一擴產計劃背后,是Optimus技術參數的持續優化:其二代產品(Gen2)身高1.73米、體重57公斤,搭載28個關節執行器,單手自由度達11個,可完成深蹲、捏雞蛋等精細動作,負載能力提升至20公斤,行走速度達8公里/小時。
特斯拉的野心不止于產能擴張。馬斯克透露,Optimus將率先應用于特斯拉內部工廠,驗證其在電池分類、電動工具操作等場景的可靠性,預計2026年下半年啟動對外銷售。更長遠的目標是,當產量突破100萬臺時,Optimus單價有望降至2萬美元,這一價格策略或將推動其進入家庭服務、物流倉儲等大眾市場。
特斯拉的“技術護城河”在于其自動駕駛技術的遷移。Optimus沿用特斯拉FSD芯片,算力達1 PFLOPS,支持實時3D環境建模與路徑規劃。此外,其視覺系統采用三顆Autopilot攝像頭,結合力傳感器與紅外傳感器,可實現毫米級操作精度。馬斯克甚至預測,未來Optimus的數量可能達到人類的一半,特斯拉的估值將由機器人業務主導。
國內外頭部企業競相入局,技術路線分化
特斯拉的量產計劃引發全球科技巨頭跟進。蘋果被曝正在研發交互型AI臺燈機器人,并與手機終端深度聯動,但產品仍處于概念驗證階段,量產或需等到2028年。華為則聯合樂聚機器人推出搭載盤古大模型的“夸父”機器人,并成立創新中心吸引超16家企業加入。波士頓動力電動版Atlas、軟銀NAO等老牌玩家亦加速迭代,爭奪工業、科研等場景的市場份額。
國內企業則展現出“硬件+場景”的差異化優勢。宇樹科技、傅利葉智能等初創企業推出高動態性能機器人,可完成跳躍、搬運等動作;優必選科技通過自主研發伺服驅動器,將整機成本降至10萬至15萬元;深圳安培龍科技憑借六維力傳感器技術,成為美的、比亞迪等企業的核心供應商。
技術路線上,頭部企業呈現分化趨勢:特斯拉強調“AI+硬件”的垂直整合,蘋果聚焦交互體驗,華為則依托盤古大模型強化機器人的認知與決策能力。中信建投研報指出,汽車產業鏈的制造經驗與人形機器人高度契合,未來產業鏈有望實現品類拓展與競爭力外溢。
商業化落地加速,應用場景多元化
2025年被視為“人形機器人商業化元年”,全球市場呈現三大趨勢:第一,工業場景率先落地。特斯拉工廠已部署Optimus進行電池分類與電動工具操作;深圳優必選Walker S1機器人進入汽車工廠,實現與無人物流車、無人叉車的協同作業;第二,服務領域逐步滲透。部分酒店、商場開始測試人形機器人接待員,其多模態交互能力可完成咨詢、引導等任務;第三,家庭場景潛力釋放。盡管當前成本高昂,但馬斯克預測,若年產量達100萬臺,Optimus單價可降至2萬美元,這將推動其進入家務輔助、養老護理等場景。
人形機器人量產的背后,是產業鏈的深度協同。國內企業在傳感器、執行器、AI芯片等環節均開始取得關鍵突破。
未來展望:萬億級市場可期
據《2025人形機器人與具身智能產業研究報告》預測,2030年全球人形機器人市場規模將達萬億元級別,2060年保有量或超30億臺。中國作為全球最大市場,2025年規模預計達82.39億元,約占全球50%。
隨著特斯拉Optimus量產加速、蘋果華為等巨頭入局,人形機器人正從“技術驗證期”邁向“規模化商用期”。未來,這一賽道將不僅是硬件與算法的競爭,更是生態與場景的較量。誰能率先突破成本與場景瓶頸,誰就能在這場全球競速中占據先機。
免責聲明:本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供參考、交流,不構成任何建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