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巴沖突剛剛落幕,中國正式增補第五批藏南地區公開使用地名,對印度造成雙倍打擊,且強調了自身立場,不會對主權問題做出任何妥協,如果莫迪還要繼續挑釁,后果自負。
不得不說,巴基斯坦這次軍事力量的亮相,讓印度的囂張氣焰降低不少,中國選擇的時機恰到好處,正好是印度因為軍事失利感到不安的階段,起到了進一步壓制的作用。
對印度來說,從印巴沖突開始,就已經陷入諸事不順的窘境,先是法制陣風戰機被打了下來,后續又是S-400防空系統出現問題、電子信息戰失利,完全出乎了莫迪的預料。
畢竟在大多數人的眼中,印度的綜合實力跟巴基斯坦相比具備顯著優勢,認為這次沖突同樣要依靠大國調解的群體不在少數,可現實發展卻是印度吃了大虧。
我們都知道,長久以來對標中國的印度,向來保持獨有的傲慢跟囂張,問題在于一直抵制中國的印度,沒能拿出跟自身目標相匹配的戰績,這次沖突莫迪未免沒有證明的想法。
另外,對美西方來說,這次沖突也變成了一次試探東大的機會,所以莫迪本身的傲慢,實際上也包含美西方長久以來的對華蔑視,這才導致巴基斯坦的戰績更新全世界的認知。
人們重新認識了巴基斯坦,同時也開始質疑美西方長久營造的所謂“中國軍工缺乏實戰檢驗”,自然而然就轉到希望真正了解中國的方向上,這自然是有利于開展外交活動的。
而中印之間繞不開的就是藏南地區爭端,長久以來,印度憑借所謂英國擅自規定的“麥克馬洪線”主張對藏南地區的所有權,只能說是癡心妄想,中國也不會做出任何讓步。
不得不說,印度對待這類爭端的應對方式都差不多,克什米爾是這樣,藏南也是這樣,我們可以看到,莫迪推動所謂文化入侵,將國內民眾逐步遷移,甚至更改這些地區的地名。
無非就是想跟國際社會強調,印度在這些地區擁有相應的權力,隨后慢慢影響當地民眾的意識,克什米爾地區就是因此才產生了不少危險組織,抵制印度的文化侵入。
而中國的應對方式更加直白,直接對藏南地區系統性命名,然后用文化追源的方式強調藏南地區向來屬于中國而不是印度,有理有據讓莫迪只能徒呼奈何。
因此,中國再次補充發布藏南地區的地名,其中的潛臺詞很明確,就是對印度發出警告,如果再對主權問題發起挑釁,那中印之間的關系必將來到冰點。
回顧來看,印度苦心經營了幾十年的名聲,可以說在短短幾天內被摧毀,沒能從巴空軍身上找回面子的印度,怎么去對比中國軍備?因此,只希望莫迪能夠認清現實,回到正確道路。
參考資料:
民政部關于增補藏南地區公開使用地名(第五批)的公告丨民政部
#律艦帶你創作優質微頭條#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