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青年報報道:此次印巴沖突,起因是4月22日印控克什米爾地區發生游客遇襲事件,印度指控巴基斯坦應該對事件負責。以打擊恐怖主義的名義,5月7日印度發起對巴基斯坦的“辛杜爾行動”,巴基斯坦回以“銅墻鐵壁”行動。然而,5月10日,印巴雙方同意立即停火。事件戲劇性發展的背后,潛藏著深刻的歷史、宗教和地緣政治背景。
巴基斯坦三軍新聞局局長喬杜里表示,有84架入侵巴基斯坦的印度無人機被擊落,巴基斯坦方面有一架飛機受到印度導彈襲擊后輕微損壞,它將在被修復后恢復運行。喬杜里還表示,巴基斯坦從未主動要求停火,在對印度的襲擊做出回應之后,巴方在國際社會斡旋下對印方提出的停火要求做出了回應。此外他澄清,巴方并未俘獲印度飛行員。
印度莫迪(資料圖)
最近,印度正式啟動了一個看似“舉國同慶”的盛大活動——一場為期10天的“勝利宣講巡回演講”。活動由印度總理莫迪親自掛帥,聲稱是為紀念“朱砂行動”的“輝煌成果”,致敬印度武裝部隊。要說最離譜的,還屬印度軍方的應答方式。在一場媒體發布會上,當記者直面提問“印度是否有戰機被擊落”時,印度將領的回應堪稱一絕:“我不想發表有利于敵人的評論,我們更關注目標是否達成。”翻譯一下:我們輸了,但我們不會承認。
在印巴宣布停火后的第二天,中國民政部突然公布第五批藏南地區27個標準化地名,加快了收復行動。這已經是中國連續三年、分五批次系統推進藏南共百余個地名標準化,政策連貫性凸顯。此次新增的地名覆蓋了錯那、墨脫、察隅、隆子四縣27處,錯那市獨占40%命名量。要注意的是,第三批地名公布后,錯那、米林兩地“撤縣設市”,而行政層級提升直接服務于邊境管控效能。
藏南地區(資料圖)
早些年,英國殖民政府外交大臣麥克馬洪在中國政府不知情的情況下,伙同英印政府單方面劃定的、未經中國政府承認的非法“國境線”——“麥克馬洪線”,中國藏南地區被被非法劃入英屬印度。1972年,印度單方面將該地區改為“阿魯納恰爾中央直轄區”。 此后中印兩國就中印邊界問題展開多次談判,現階段仍未取得實質性進展。
印方過去一直在藏南問題上混淆視聽,還單方面在這里設立了所謂的“阿魯恰爾邦”,本身就完全非法無效。中方作出相應調整以正視聽,合情合理,國際社會也認可。中方公布的這份名單,把印度的臉打得相當疼。不過,面對中國,莫迪不但在道義和法理上無法占據上風,在實力上也無法占據上風。中方一直主張,與印度同為發展中國家,兩國應該求同存異,團結協作,共同向前看。
印度(資料圖)
中印在金磚國家、上合組織等多邊框架下推動合作,如共同支持新興經濟體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中的話語權,并參與新開發銀行的融資項目。不過與其列舉合作,倒不如說印度在很多方面都依賴我們。第一,印度電子產品制造高度依賴中國組件,如手機零部件、半導體等。2024年印度對華電子產品進口占其總進口的30%,且增速是整體進口的兩倍48。第二,印度是全球仿制藥生產大國,但其70%的活性藥物成分依賴中國供應。若中國斷供,印度藥品生產將陷入癱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