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四川省網上群眾工作平臺—問政四川”連續接到成都市青羊區、新都區市民反映稱,自己居住的小區出現了蛇,引起住戶恐慌。
情況到底如何?川觀新聞記者走訪了青羊區貝森路111號、新都區桂湖東路一巷,了解蛇出沒的情況,并就如何應對咨詢了專家。
青羊區
兩條“菜花蛇”驚現小區,其中一條身長兩米
家住青羊區貝森路111號的郭女士,居住的小區名為21世紀花園(南區)。小區內綠樹成蔭,枝繁葉茂,“住了20多年,這里都成森林了。”郭女士說。
讓郭女士等業主沒想到的是,枝繁葉茂的小區環境里,不僅有小鳥,還可能有蛇。近日 ,就有業主在樓棟里發現了蛇,并拍攝了相關視頻。記者看到,第一個視頻是一條長蛇臥在鋁合金門邊,頭部從門下的小洞伸到戶外,看不清究竟有多長。第二個視頻是一位中年女士左手捏住一條蛇的七寸,提在半空,長度足有兩米,蛇身在空中振蕩搖擺,看起來像是那條臥在門邊的蛇。第三個視頻,是出現在小區另一幢樓內的蛇,略小。
青羊區貝森路111號小區出現的蛇
中年女士抓住的兩米長的蛇
還有業主反映去年8月在小區也看到了一條菜花蛇,后來他把這條蛇送到遠郊鄉村放生了。小區內頻繁出現蛇,業主們都很擔心,怕有安全隱患。
隨后,記者聯系到小區物業公司,工作人員說,物業已驅趕了蛇,由于過去很少遇到蛇,對于這方面的專業知識不太了解,希望能得到有關方面的指導。
新都區
閑置空地雜草叢生蛇出沒,相關方將做清理
無獨有偶,家住新都區桂湖東路一巷的馮女士近日在單元樓門口,也看到了一條青色的蛇,“不是太大,就臥在路中間,讓人害怕。”
記者來到桂湖東路一巷3號院,該老小區建于上世紀90年代,是單位自建房。綠樹集中在小區的兩個公共區域,而一墻之隔外,是一大片荒疏的空地,足有幾十畝,長滿雜草樹木。
新都區桂湖東路一巷3號院的空地
記者聯系了新都區桂湖街道諭亭社區黨委書記羅清。他說,近兩三年都有小區居民反映有蛇出現,我們找過蛇出沒的源頭,與那片空地有關。空地是一個單位搬走后留下來的,每年該單位工作人員都會來清理雜樹,“我們會盡快把情況反映給他們。與此同時,社區在出現過蛇的小區都撒了雄黃、石灰。 ”
記者隨后也聯系了該單位工作人員,對方表示將于近期組織人員來做清理。
此外,在其他網絡社交平臺,有網友反映,在雙流區、高新區等地也看到有蛇出現。
專家說法
成都市區多為無毒蛇,遇到可向專業機構求助
成都市區多處出現蛇,這正常嗎?
“這是正常的。”中國科學院成都生物研究所兩棲爬行動物標本館實驗師蔣珂介紹:“我們每年會接到多起在公園、小區甚至家里發現蛇的報告,可能是過去見諸媒體報道較少,所以大家了解得不多。”
成都常見有哪幾種蛇?蔣珂說,不同地區的蛇種類有所差異,在成都市區最常見的有兩種,赤鏈蛇和黑眉錦蛇,都是無毒蛇。成都較常見的毒蛇原矛頭蝮主要分布于低山、丘陵地區,例如東部的龍泉山和西部的山區,在市區幾乎見不到。青羊、新都居民看到的“菜花蛇”,應該是黑眉錦蛇。
“蛇發現人后,通常都會先選擇逃跑。居民遇到蛇后,繞道而行即可。如果需要將蛇轉移,可以打電話求助專門的救護機構幫助處理。”他特別回應,傳說中的用雄黃、石灰驅蛇是無效的。
為什么會在端午之前,春夏之交看到蛇?蔣珂說,每年秋末,當氣溫低于15度時,蛇會找個隱蔽的地方,逐漸進入冬眠狀態。春季氣溫回升,蛇蘇醒后進入活動狀態。“如果春、夏季人們看到了蛇,就是它已經從冬眠中醒來,處于覓食、曬太陽等活動狀態。”
蔣珂建議,可以清理小區環境,不要隨意堆雜物,減少蛇類躲避的場所,同時也防止老鼠滋生。如果出現了蛇,不知道怎么應對,可以撥打成都市救護機構的電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