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周素園堅決不同意離開紅軍,他非常激動地說道:“我在黑暗社會里摸索了幾十年,想為中國做些貢獻卻到處碰壁?,F在參加了紅軍,才找到了光明。請告訴賀龍同志和幾位首長,我周素園就是死也要死在紅軍里!”賀龍聽說后十分感動,說:“好啊,有骨氣,我佩服,我就贊賞這樣的人,就是拿十八個人不去打仗專門照顧他,我也要抬著他長征!”
賀龍與周素園
在長征途中,紅2、紅6軍團(1936年7月,紅2、紅6軍團與紅32軍組成中國工農紅軍第二方面軍)非常重視開展統一戰線工作,每到一地都把爭取當地有影響的上層開明人士作為一項重要的任務。1936年1月下旬,兩軍團由黔東石阡、鎮遠、黃平地區一路征戰,于2月上旬來到貴州西北的黔西、大定、畢節地區。
畢節城里,居住著一位叫周素園的社會名流,年已五十七歲。他是清末秀才,1907 年在貴州創辦第一份日報《黔報》,宣傳民主思想和愛國主義,同年與張百麟、鐘昌祚等發起建立貴州自治學社,參與領導貴州辛亥革命。1911 年11月任大漢貴州軍政府行政總理。滇軍入黔后,流亡在外。1921 年回到貴州,任黔軍總司令部參議兼秘書長。1921年8 月轉任貴州省政務廳廳長兼省府秘書長。1924 年任川黔邊防督辦公署秘書長。1925 年回畢節,此后 10 年,不再參與政治,閉門讀書,遍讀歷史和中外資產階級先驅思想家的名著,認真研究馬列主義,探索人生道路。
紅軍逼近畢節時,國民黨畢節專員莫雄勸他到外面去躲避,他斷然拒絕說:“我不走,要走你走?!辈衲鄄灰t軍為敵。紅6軍團占領畢節后,工作隊打土豪來到周素園的家里,看到這位當過大官的人家居然沒有多少值錢的家當,卻有很多書籍,其中許多是被國民黨政府嚴令禁止的馬克思主義著作,上面已被批注得密密麻麻、圈圈點點,工作隊同志們肅然起敬,立即向紅6軍團政治委員王震、政治部主任夏曦做了匯報。
周素園(1879—1958),貴州省畢節縣人
王震和夏曦聽后親自前往周家拜訪。一見面,王震笑著問:“周老先生,你當過大官吶,紅軍來了,你為什么不跑?”周素園回答道:“我是當過大官,但我沒做過傷天害理的事,也沒發過不義之財,沒得家產,兩袖空空,何必跑呢?”王震又問:“那你為什么看馬克思主義的書啊?”周素園笑了,真誠地說:“孫中山的革命失敗了,如今的中國亂成了這個樣子。我研究馬克思主義十年了。我覺得馬克思主義講得對,我相信馬克思主義?!?/p>
雙方相談甚洽,大有相見恨晚之意。王震和夏曦邀請周素園出山與共產黨合作,攜手共建抗日反蔣根據地。周素園高興地說:“我已年近花甲,息政多年,承蒙貴黨邀請,使我在有生之年能為國家民族盡力,這是我的光榮?!?/p>
不久,周素園應邀出任貴州抗日救國軍司令員。在他的領導下,抗日救國軍很快發展到一千多人。為了使紅軍能在黔、大、畢地區站住腳,周素園利用他與龍云、孫渡等滇軍將領的關系,給他們寫信動員他們保持護國首義的光榮傳統,宣傳中國共產黨和紅軍的抗日救國主張,和紅軍一致行動。
他在寫給龍云的信中說:“蔣介石派中央嫡系萬耀煌、樊嵩甫等進入云南、貴州來打紅軍,也叫你打紅軍,紅軍是不好打的;退一步說,即使你把紅軍打掉了,也是兩敗俱傷,萬、樊挾天子以令諸侯,人多勢大,那時的云南,還是你的?假道滅虢,史有明鑒。”
由于周素園的勸說,再加上蕭克、王震也給孫渡寫信建議兩軍簽訂停戰協定,所以孫渡采取“消極以保存實力”,在威寧、昭通按兵不動。這對于紅2、紅6軍團著重對付蔣介石“追剿”軍和在黔、大、畢地區進行休整,順利通過云南,渡過金沙江天險都是十分有利的。
2月底,紅軍準備撤離畢節、轉戰烏蒙山區。賀龍指示說:“周素園年紀大了,身體不好,經受不住和我們一道長征。他老先生為人剛正,影響不小,我看可以轉到香港去為我們黨做統一戰線工作,發揮他的長處?!辈⒆屓税岩慌S金和銀圓送給周素園作路費、生活費及活動經費。
長征途中
周素園堅決不同意離開紅軍,他非常激動地說道:“我在黑暗社會里摸索了幾十年,想為中國做些貢獻卻到處碰壁?,F在參加了紅軍,才找到了光明。請告訴賀龍同志和幾位首長,我周素園就是死也要死在紅軍里!”賀龍聽說后十分感動,說:“好啊,有骨氣,我佩服,我就贊賞這樣的人,就是拿十八個人不去打仗專門照顧他,我也要抬著他長征!”于是,周素園就跟隨紅2、紅6軍團一起長征。
1936年12 月,抵陜北保安,受到毛澤東、周恩來的多次接見。月底,到達延安。在陜北,周素園除擔任紅軍大學的教員,給紅軍戰士講授歷史外,主要是做國民黨上層人士的統戰工作。西安事變后,為了促成事變的和平解決和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形成,遵照中共中央和毛澤東的指示,先后給何應欽、張學良、吳忠信、朱紹良、王伯群、馮玉祥、張道藩、張繼等數十人寫信,希望他們以民族利益為重,聯共抗日。
抗日戰爭爆發后,周素園被任命為八路軍高級參議,帶著毛澤東的親筆信回到西南宣傳共產黨團結抗日的主張,準備隨時跟八路軍一道東渡黃河,奔赴抗日前線。為此,給遠在貴州的家人寫下愿為抗日而獻身遺書似的贈言。但是,由于足疾復發未成行,深為“坐享優待”不安,覺得自己是“累贅”,產生回貴州為黨工作的念頭,并寫信告訴毛澤東。1937 年 10 月 6 日 ,毛澤東回信同意他的請求。
素園老先生:
示敬悉。我們覺得你是我們的一個十分親切而又可敬的朋友與革命的同志,并不覺得你是“坐享優待”。先生的行止與工作,完全依照先生的健康、興趣來決定,因為先生是老年人了,不比年輕人。這一點,不但我們應顧到,先生自己也應顧到的。只有在比較更適當的條件與環境之中,康健更有保證些,工作才會更好些。
先生所提回黔并工作的計劃,如果已下了決心并認為這樣更好些的話,我是全部同意的。路費擬贈300元,不知夠不夠,請你自己計算一下告我。將來我們經費較充裕的時候,可以每月幫助先生一點生活費,大體上等于在延安生活一樣。這完全因為先生是一個奮斗的人,絲毫也不是為了別的。臨走時請留下通訊處,并告我。何時走,我來看你。
敬禮!
1937年的延安
臨離開延安之前,毛澤東、朱德等領導人設宴為周素園餞行。毛澤東說:“周先生,你雖然沒有入黨,總算紅軍的一員,交情如此,不可以不知道歷史,行前你可否簡單的寫一點留給我?!贝稳眨芩貓@將自己的自傳送給毛澤東。毛澤東看后欣喜而感慨地說:“先生參加紅軍前的歷史已經很光榮了。以后的歷史應該由我們來給你寫?!?/p>
周素園還應毛澤東之請,寫下臨別贈言:“政權一定是你們的。共產黨是吃苦耐勞,國民黨是貪污享樂,醉生夢死。共產黨是命令貫徹;國民黨是議而不決,決而不行。就拿這兩點作一個比較,稍有常識的人,都能判斷最終勝利屬于誰。但我希望取得政權之后,共產黨不要變質?!?/p>
周素園攜帶著毛澤東、朱德致國民黨西南各省軍政要員的親筆函離開了延安。在重慶、成都、昆明、貴陽等地,向國民黨當局者愷切陳詞,要求他們切實履行第二次國共合作條款,釋放政治犯,團結抗日。雖然由于當局的百般阻撓,未能達到預期目的,但他通過廣泛接觸社會各界人士,宣傳了共產黨的抗戰主張和八路軍英勇殺敵的事跡,并動員一批知識青年奔赴延安,還捐資購買兩萬盒云南白藥郵寄到西安八路軍辦事處,支援抗日前線。
貴州省政府主席楊勇(中)和周素園(右)
回到畢節后,國民黨貴州當局表面上對他優禮有加,讓他擔任貴州省政府參議。國民黨黨史編纂委員會又聘請他擔任采訪,但暗中卻對他嚴密監視。他早有警覺,事前設法離家隱蔽,躲過了這場劫難。周素園乃閉門謝客,潛心著述和讀書,平生大半著作均在此期間完成,除 1948 年完稿的《西行追記錄》散失外,余皆存世。
1949年11月貴州解放前夕,在畢節組織支前委員會,并寫信爭取了劉鶴鳴、羅湘培起義,專員廖興序、縣長吳庭芳亦經勸說投誠。1950 年 1 月,他在自己命名的《光明日記》的扉頁上題詞:“期待著光明,等候著光明,光明到來了 ! ”
不久,應解放軍五兵團蘇振華政委和楊勇司令員的邀請,周素園來到貴陽,參與人民政權的建設工作,先后出任西南軍政委員會委員,貴州省人民政府副主席、副省長,全國政協委員、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1958年病逝。
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科學院 曲愛國 張從田 著
長征,并非離你我遠去!不了解長征的真相,就無法理解蘊藏在中國人民身上的巨大能量和當前中國大地上發生的巨變。
《長征記》改變了之前以中央紅軍長征為主的敘事套路,全面系統地描摹了紅一方面軍、紅四方面軍、紅2與紅6軍團、紅25軍的相互配合與各自奮戰的艱難征程。另一方面對一些重要人物的特殊經歷也進行了描摹,如毛澤東遇險、賀子珍負傷、朱德總司令與格達活佛的情誼、黨中央對張國燾的教育挽救等,疏密有致,呈現出一幕幕威武雄壯、苦難輝煌的偉大歷史圖景,讓讀者對長征有了更開闊的視野與整體的認識與把握。
《長征記》入選中宣部、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2016年紀念紅軍長征勝利80周年主題出版物,中央電視臺新聞聯播2016年10月18日報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