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60多歲的重病老人在銀行有一筆5萬元定期存款需要取出來應急,親屬代取過程中被要求本人必須到場,最終,老人在銀行等待了一個多小時錢都沒有取出來,結果,悲劇發生,老人在銀行門口不幸離世......
刷到這條熱搜后,我相信很多人跟我一樣,很氣憤,先在心里把銀行罵了一遍,罵他們太死板,但是,在看了多個媒體的綜合報道后,我發現事情的真相可能跟網傳信息有出入。
這件事發生在湖南株洲中國農業銀行株洲田心支行,之所以上熱搜是因為老人侄子的爆料,5月14日,老人侄子稱,姑媽在重病住院期間,需要用錢,于是女兒帶著身份證去取一筆5萬元的定期存款,這個錢是用來支付醫藥費的,但銀行工作人員要求本人到場才能辦理,無奈之下,家屬只能用輪椅把老人推到銀行取這筆錢,但是,在辦手續的過程中,老人在銀行門口離世了。
家屬稱,老人被推到銀行后,足足一個多小時都沒有把錢取出來,一時間,銀行被推上了風口浪尖,網友幾乎一邊倒指責工作人員辦事太死板,也有不少網友現身說法,指責銀行服務態度以及辦事速度等問題,在寫這篇文章時,我看到中國農業銀行關閉了評論區,只允許自己評論,因為討伐他們的人太多了。
目前銀行方面也回應了,老人在辦理手續過程中不幸在銀行門口離世這件事是確實有發生,目前,銀行正在配合警方調查以及處理善后事宜,具體情況后期會通報。
家屬接受采訪時,悲憤地說:“一定強行要本人過來,打了很多投訴電話沒用,兩個小時都沒有把錢取出來......”
這種事情確實讓人憤怒又難過,但是,從媒體的后續報道中,我們會發現,很多媒體報道這件事時,都不全面,可能這件事的全部真相,確切說是這件事的全過程,并不是我們從視頻中看到的那么簡單。
據媒體,以及網傳視頻和相關的監控錄像,我們捋一捋這件事的全過程。
去世老人的侄子彭先生說,姑媽因為糖尿病引起的并發癥,摔斷了腿,有中風的跡象,于是,老人的女兒就帶著身份證,戶口本和老人的存折去了銀行取錢,但是忘記了密碼。
知情人稱,是因為三次輸錯密碼后,銀行工作人員讓“掛失重置密碼無法代辦”,要求本人操作的,隨后,老人就被女兒和女婿用輪椅推到了銀行。
老人家屬說,取款手續很麻煩,還要刷臉解鎖,下午4點持續到銀行下班都未完成,這時候,老人的狀況非常不好,有氣無力,幾乎無法動彈,而且銀行還開著空調,有點冷,老人就被家屬推到了銀行門口,最終,老人因并發癥在銀行門口離世。
銀行方面稱,期間,他們有勸家屬讓老人去休息,但是都被拒絕,而且,在老人沒有來銀行前,家屬并沒有告知老人的身體狀況,并且也沒有提出上門辦理這樣的要求,老人的家屬稱,他們當時也不懂這些。
目前雙方各執一詞,我們先說結論,銀行辦事效率確實不行,這件事上有責任也是肯定的,但是,如果家屬一開始告知老人的真實情況,銀行或許也不會強制要求必須去現場。
此事引發熱議后,媒體致電中國農業銀行客服,客服稱,若儲戶行動不便或患病,家屬可攜帶雙方身份證件、存折及密碼到網點辦理取款,也可申請上門服務。
如果說,老人女兒并沒有告知老人身體狀況,涉事網點工作人員未主動提供上門服務選項,也可以理解,但是,在老人到場后,并且老人去銀行時整個人的精神狀態都已經很不好了,這個情況下,還沒有根據特殊情況進行特殊處理來簡化流程,導致業務辦理耗時過長,最終老人離世了才把錢取出來,確實也存在重大過錯,太死板。
為什么我們說,目前大家看到的不一定是全部真相呢,因為據新浪財經報道,有知情人士稱,網傳消息有不實成分,家屬先是三次輸錯密碼,網點工作人員才表示掛失重置密碼無法代辦,取款過程中,家屬從未向工作人員提及客戶病情,后來,在業務辦理過程中,工作人員多次勸說家屬帶老人回去休息,家屬拒絕,老人被推到網點時就是昏迷無意識狀態,頭偏向一邊。
因為現在事件還在調查中,我們等待官方通報。
這起悲劇,板子全打在銀行身上其實是有失公允的,這起悲劇也給所有的銀行敲響了警鐘,特殊情況下,可以化繁為簡,把效率放首位,而且,這種類似的事件也不是第一次發生,所以,網友們才會群情激憤,罵銀行一方,不過就這起事件而言,雙方肯定都要承擔一部分責任的。
這場發生在銀行門口的悲劇,也直指一個痛點,任何行業,在生命面前,所有規則都應該讓路——這不是破壞秩序的任性,而是文明該有的慈悲,希望類似的悲劇不要再重演。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