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2019 年,“全國傳銷重點整治城市”全部實現“摘帽”,異地聚集式傳銷由此得到有效遏制。然而,據李旭反傳防騙團隊掌握的信息,隨著疫情管控政策調整,近年南北派傳銷勢力在部分地區有反彈趨勢,甚至出現規模化聚集現象。
有鑒于此,我們特別策劃受害人案例專題報道。在這里,我們將擷取傳統異地聚集式傳銷的典型受騙經歷,深度還原這類傳銷令人防不勝防的洗腦套路。
我們堅決反對沉默——每一筆被榨取的血汗錢,都意味著一個家庭幸福的缺口;每一次選擇隱忍,實則都是對傳銷犯罪的縱容。
即日起,受害者可通過爆料通道(微信ID: lixufcx)提供線索,讓我們攜手戳破傳銷謊言,守護好財產安全。
一、網絡邂逅:兩年甜蜜假象下的致命陷阱
2023年4月,社交軟件伊對APP成為我和“周善清”的相識之地。他在網上自稱在工地幫哥哥管理后勤,隨著兩年的線上交流,彼此逐漸建立起信任。然而,這份看似真摯的“深情”,實則是精心設計的圈套。
2025年4月,周善清突然拋出有工地食堂承包項目的誘惑,邀請我前往綿陽實地考察。4月29日,我滿心期待地抵達綿陽,被“熱情”的他接到涪城區永興鎮雙土地村。可誰能想到,這一踏入,便陷入了傳銷組織精心編織的羅網,就此開啟了噩夢般的經歷。
二、洗腦連環計:從“投資食堂”到“國家項目”的華麗騙局
次日,周善清帶著我來到一家茶樓,見到了所謂的“哥哥”,同行還有兩名“副總”。他們還煞有其事地向我介紹,我是周善清的女友。當我提及承包食堂的事情時,“副總”謊稱項目已被“打過招呼”,周善清也連忙聲稱已提前溝通好,還承諾次日例會就會定案,讓我對這“投資食堂”的事情深信不疑。
周善清帶著我在綿陽悠閑地游玩了兩天后,接到他“哥”的電話,讓我們過去,說事情已經定下來了,項目包給我。到了之后,除了他“哥”,還有一個女人在。他們介紹這個女人姓賈,是綿陽市公安局局長的小姨子,還說以后能幫我很多忙,還互相留了電話。
第二天,賈女士打電話說在樓下等我,可等的人一直沒出現。隨后,她來找我,說想坐一會,我就把她帶上了樓。沒一會兒,她要等的人也來到我所住的屋子,說給賈女士介紹一個投資項目,還熱情地邀請我們一起聽。當時的我,還傻傻地以為這和自己無關,只是周善清和賈女士在聽課。
講課的內容最初是關于中國共產黨的建設,我心不在焉,沒認真聽。接下來的第二天,賈女士又來了,換了一個女講師繼續給她講課,后續天天如此。直到5月6日,“講課”內容有了巨大轉變,從“黨建知識”搖身一變,成了“西部大開發”“中國夢”“五級三晉制”,還宣稱這是“國家秘密項目”,只要投資33500元,就能獲得1200萬的回報,并且還承諾“虧損包賠100萬”。至此,傳銷組織的真面目逐漸露出猙獰。
三、強迫投資與維權困境:從轉賬到報警的艱難抗爭
聽了幾天課后,賈女士聲稱看懂了項目,要抓住機遇去投資。而我還堅守著自己的原則,明確表示既沒有錢,也找不到三個人(傳銷組織要求三三復制,每人需發展三個下線),堅決不投資。周善清見狀,稱要抓住這千載難逢的發財機會,要把他的份額放在我下面,然后幫我找兩個人,一起成就一番事業,可我依舊不為所動。
一計不成,他又生一計。周善清開始求我,說他的錢借出去了,讓我替他占一個位置,等他借出去的錢拿回來,就把我的份額轉讓給他,錢轉給我,把我頂替下去,這樣就不會耽誤他賺大錢。我哪能想到,這一切都是傳銷組織自導自演的騙局,他們早已深陷傳銷,目的就是把我拉下水,騙取我的入門費。
5月7日,在周善清的軟磨硬泡和誘騙下,我在信用社取出34000元,通過一名男子在ATM機完成了轉賬(實際轉賬金額為33500元)。然而,次日我在手機上刷到反傳銷視頻,得知這個“中國夢平臺”是假的,立刻察覺事情不對,要求退錢。對方卻以“簽轉讓合同”“等下面來人了”等理由不斷拖延。
5月9日,我向自稱“公安局局長小姨子”的賈女士發送反傳銷視頻,并要求退股,卻遭到她的勸阻。10日,兩名男子上門,聲稱來簽署“轉讓合同”,承諾“新人加入即可退錢”,但我后來才明白,這只是他們繼續套路的手段。5月12日,當我聯系賈女士提供的“對接人”卻毫無音信后,終于在15日選擇報警,并向派出所提交了相關材料。可警方卻告知我“屬傳銷案件,暫不立案,已移交工商”。如今,周善清電話不接,微信還將我拉黑,我的資金追討陷入了僵局。
四、傳銷組織溯源:從桂林到綿陽的流竄軌跡
據李旭反傳防騙團隊掌握的線索,該傳銷團伙最早起源于廣西桂林臨桂,隨后遷移到安徽合肥。2017年,因合肥加大了打擊力度,一部分人流竄到威海文登南海新區,另一部分分支則流竄至四川綿陽。他們以“國家項目”“資本運作”為幌子,通過網絡交友、熟人誘騙等方式發展下線。眾多受害者正是被“高回報承諾”和“權威背書”(假冒“國家項目”)迷惑,從而一步步陷入傳銷的深淵。
五、血淚警示:警惕“熟人經濟”與“政策包裝”的陷阱
這次慘痛的經歷讓我深刻認識到:傳銷騙局常常披著“親情”“友情”的外衣,利用受害者對“熟人”“戀人”的信任,降低他們的防備心理。“所謂‘國家秘密項目’‘政府支持產業’,大多是偽造的概念,其目的只有一個,就是掩蓋非法斂財的本質。
目前,我仍在綿陽配合調查,我希望能通過自身的經歷,向廣大公眾發出誠摯的警示:凡是要求交納“入門費”“拉人頭”“承諾超高回報”的“投資”,一定要提高警惕,及時向警方或市場監管部門核實情況,切勿輕信,避免重蹈我的覆轍。愿大家都能遠離傳銷陷阱,守護好自己的財產安全。
[此文來源:李旭反傳防騙團隊整理,部分來源網絡,版權說明:以上文字及圖片來源于網絡,僅供學習和交流使用,不具有任何商業用途,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平臺贊同其觀點。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涉版權或來源標注有誤,請及時和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迅速處理,謝謝!]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