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冬,一名來自上海的民營企業家,現任上海銘言企業管理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同時也是徐匯區社會幫教志愿者協會副理事長。自2010年投身社會幫教志愿服務以來,白冬累計服務時長超過1500小時,他為回歸社會的人員解難紓困,以志愿者的溫情點亮希望之燈,用實際的幫教行動和效果詮釋了一名共產黨員的社會責任和擔當。
企業家的大愛:敞開就業之門
作為管理26家菜市場的企業負責人,白冬始終將社會責任作為公司發展的基石之一。他致力于幫助那些“走錯過路”的人找工作,十余年來,讓200多人有了新生活,現在不少人成了公司的骨干,有的還自己當老板,街坊鄰居們都夸靠譜。
白冬深知,“犯過錯的人終究是要回歸社會,能夠引導他們就業是幫助這類群體重拾尊嚴的最好辦法之一”。他說:“我不指望他們為公司創造多大利潤,只要他們不再走彎路,就是最大的成功。多接納一個人,根據他的個人情況,把他安排在合適的崗位上,社會就會少一分危險,多一份安定。”為此,公司專門成立幫教小組,分析每一名接納人員的個人信息,以“不嫌棄、不歧視、不糾纏過去”為原則,建立完善的幫扶制度,為每一位回歸人員提供平等機會。
志愿者的溫度:真心化解堅冰
“多包容、有溫度,暖心幫扶走正途”是白冬幫教工作的顯著特色。一名“走錯過路”的人剛到銘言公司時,酗酒嚴重且厭世。白冬與其溝通后,了解到他因多年獄內生活,覺得虧欠父母,回歸社會后在就業、融入等方面困難重重,父母年邁不便,自己還帶著女兒,難以盡孝,自身迫切希望能夠得到一份工作。白冬得知這些情況后,一方面協助照顧其家人,讓他能安心工作;之后又為其推薦后勤工作崗位,雖然又苦又累,但是提供了他的基本生活保障。在公司幫助和他自身努力下,他成功戒酒,不再惹是生非,成了眾人眼中的“工作狂”。幾年后,他在員工的推舉下走上了公司中層管理崗位,真正開啟新生活。
M曾因年少沖動犯錯,出獄后無依無靠,處處碰壁,只能在網吧度日。白冬得知后,安排他到菜市場當管理員,提供宿舍,還自掏腰包為他購置衣物和生活用品。在白冬的關懷下,M逐漸適應崗位,樹立自信,懂得容忍謙讓,工作認真負責,成為積極向上的人。
還有一位銘言公司曾經接納的回歸人員,內心極度自卑,說話真假難辨。白冬團隊了解到他與家人斷了聯系,便先安排他與妻兒在節日團聚,促進家庭關系修復。得知他曾在徐家匯做烤鴨生意且手藝不錯,公司先墊資幫他和兒子在市場開烤鴨店,生意經營良好。之后,白冬團隊又將關心轉移到他兒子身上,從心理和經濟上給予支持。
每天清晨,白冬總是多年如一日的例行巡視菜市場,看看這個,問問那個,總有人喊他“白老師”—因為他們的人生,是從這里重新開始的。附近居民王阿姨說:“一開始也有顧慮,后來發現他們干活認真,還主動幫老人拎菜,大家慢慢就放心了”。
白冬的幫扶不僅停留在物質層面,更注重心靈重建。他總結出一套"傾聽-共情-引導"的工作方法,通過發現每個人的閃光點(如孝心、責任感),激發其內生動力。正如他所說:“他們并非一無是處,只是需要有人拉一把。給他們一個機會,他們比誰都珍惜。”
黨員的擔當:凝聚更多力量
作為黨員,白冬積極發揮先鋒模范作用。他帶領銘言集團黨總支參與扶貧攻堅等公益行動,并發動工會、婦聯等組織參與幫教工作,獲評“上海市抗疫先進個人”。白冬的付出贏得了廣泛認可:上海市優秀農民工、勞動模范、徐匯區人大代表、優秀共產黨員……但在他看來,最大的榮譽是幫教對象的一句"白總讓我找回了做人的尊嚴"。
結語
從企業家到志愿者,白冬用十余年的堅守證明:社會包容和關愛是挽救迷途知返者的燈塔;從參與者到引領人,白冬也用行動呼吁更多人加入幫教行列:因為每一個靈魂的救贖,都是對平安社會的深情守護。
來源:上海市司法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