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到臨頭難獨善其身,棋至中盤已無退路。
7月27日,一場看似普通的港口交易,將在中美之間掀起關鍵一戰。
這不是一場普通的商業轉讓,而是一場圍繞巴拿馬運河港口控制權的較量,一場資本邏輯與國家意志的正面對撞。
在這場博弈中,李嘉誠集團現在是如履薄冰,站在了愛國賣國的十字路口。
戰局已布,留給李嘉誠的時間不多了。
中美角力的核心,不在港口,而在控制權
想看懂這盤棋,得先看懂巴拿馬運河。
巴拿馬運河,全長80公里,連接太平洋與大西洋,被稱為“世界經濟的咽喉”。
當年美國為了把它搞到手,甚至策動了一場獨立戰爭。
它承載著全球每年約6%的貿易運輸,也是中國出口歐美的重要通道。
有數據顯示 2023 年中國通過巴拿馬運河的貨物量占運河總貨運量的22.7%,中國與拉美國家之間超過60%的海運貿易依賴這條航道。
2023 年中國(含港臺)經巴拿馬運河通行貨值超8000 億美元,占中國對拉美貿易的42%。
由此可見,巴拿馬運河對中國與拉美貿易至關重要,可以說,誰捏住了運河兩頭的港口,誰就捏住了這條咽喉。
而李嘉誠,卻打算將這兩個“關鍵口岸”,賣給美國資本。
交易不止于交易,背后是海權之爭
2025 年 3 月 4 日深夜,李嘉誠旗下長江和記實業有限公司在港交所公告,宣布與貝萊德牽頭的財團達成原則性協議,出售其全球港口業務核心資產。
標的資產覆蓋亞歐美洲 23 個國家的 43 個港口,涵蓋 199 個泊位及配套的智能碼頭管理系統、全球物流網絡等核心資源,此次交易總企業價值達 228 億美元(約合人民幣 1657 億元)。
乍一看只是企業重組,但在中國眼里,這筆交易的味道完全不對。
貝萊德是誰?全球最大的資產管理公司,與美國政策圈聯系緊密,而且投資行為并非純商業考量,尤其是在中美關系如此復雜的當下,把全球航運的戰略節點拱手讓人?那是不可能的。
港口交易曝光后,中國監管機構迅速反應。
4月,中方啟動反壟斷審查,緊急叫停原定簽約儀式,這一下,直接把棋局從商業頻道,切換到了國家戰略頻道。
中方的態度很明確:想做生意可以,但任何可能損害中國戰略安全的交易,免談。
交易拆分:一場精心設計的“金蟬脫殼”
面對中國市場監管總局的反壟斷審查,李嘉誠集團沒有退讓,而是與美方商議出一套高明的規避方案。
原本計劃整體出售的43個港口,被拆成兩筆交易。
41個非戰略性港口,打包賣給意大利的Aponte家族旗下的TiL公司。
剩下最核心的2個巴拿馬運河港口,則保留給貝萊德集團。
這是一次典型的“轉移火力、偷梁換柱”博弈。
拆分之后,意大利那邊量大,他們想把監管的火力引向意大利那筆交易,讓那邊去扯皮,而美國人則可以趁機拿下真正的戰利品。
但他們太小看中國了,也低估了中國守衛紅線的決心。
監管機構的回應,史無前例地強硬:“交易各方不得采取任何方式規避審查,未獲批準前,不得實施集中,否則將承擔法律責任!”這已經不是警告,而是最后的通牒。
中方“陽謀”出手:不攔你交易,但必須讓中遠上桌
眼看決戰日到來之前,中方再次出手不再只是“否決”,而是提出了一個規則重塑方案。
中方要求中遠集團必須作為平等股東入局,并擁有“一票否決權”或同等制衡權力。
意思就是:你要交易可以,但不能繞開我們。
讓中遠集團進入董事會,參與港口運營,確保中國在這條“海上生命線”上擁有話語權。
這步棋,被外界稱為“陽謀”。
不是硬壓,不是封殺,而是堂堂正正地給你一張牌桌,但必須讓中國坐上去。
中遠集團是誰?
中國遠洋海運集團,是全球最大的航運企業之一,央企背景,全球港口布局廣泛。運作能力、資源調度、國際影響力都不在話下。
讓中遠入局,就是在港口控制權上加裝一把“國家安全鎖”。
一旦美方企圖通過港口對中國船只設置壁壘、漲價、延誤,那中遠在董事會的一票,就能否決掉這些操作。
中方出手,不是為了封閉,而是為了在開放中掌控主動。
李嘉誠的算盤:逐利本性 vs 國家紅線
如今到了現在的局面,最難受的就是李嘉誠了,商人逐利,天經地義,在全球經濟風雨飄搖的時候,把重資產變現,鎖定利潤,規避風險,這是商人的一貫風格。
現在卻發現自己被架在了風口浪尖,現在擺在李嘉誠面前的路就兩條:
要么認清楚誰才是真正的“自家人”,把港口交給中遠打理;要么一條道走到黑,頂著 “賣國” 的罵名把資產送給美國。
如果他執意要把那把“鑰匙”交到美國人手里,他將失去的,恐怕遠不止大陸市場的業務,據傳,國有企業已經收到風聲,暫停了與長和系的新合作。
這不是懲罰,而是信號。
你若不顧大局,那就不再被信任。
最主要的問題是,這次牽涉的是國家戰略命脈。
國家利益紅線,不能踩。
貝萊德與美國的算盤:全球港口布局正在成形
貝萊德的收購只是一個節點。
從澳大利亞達爾文港,到地中海港口,再到巴拿馬運河,美國資本正在全球范圍內收緊港口布局。
據法國《回聲報》報道,特朗普曾明確表示,美國要“拿回巴拿馬運河主導權”。
在他看來,當年美國將運河交還巴拿馬,是“歷史錯誤”。
特朗普還表示不排除使用軍事力量奪取巴拿馬運河控制權的可能性,而現如今,通過資本控股關鍵港口,美國不動用武力,也能實現控制,特朗普自然樂見其成。
中美在全球港口的較量,已進入實質階段。
李嘉誠此刻的選擇,不只是企業家的決策,更是一場歷史節點上的落子。
中遠集團的入局,是中方在地緣博弈中亮出的“將軍”之招。
生意可以繼續,主權不容交易。
港口之爭,不在港,而在權。
這不是生意場上的勝負,而是國家利益的底線。
一子錯,滿盤皆輸;一子穩,風云可解。
棋局已定,輪到李嘉誠落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