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航天器AI增材制造集聚航空產業,以全國首個民企自主研制航空發動機高空模擬試驗臺撬動15億元產值規模,以“鏈式突破”姿態打造低空經濟產業品牌優勢……當前,作為成都建圈強鏈產業布局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崇州正在依托優良的空域資源、完善的園區配套,加快鏈主企業、尖端項目、核心產業的引進與培育,通過深入推進航空航天、低空經濟產業鏈“立園滿園”,計劃到2027年,建設產業生態完善的“天空之城”。
5月14日,作為今年新落戶崇州的鏈主型企業,由成都國星宇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研發的“XSD-32”號計算衛星,被命名為“崇州號”,順利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升空。
低空產業,已被文旅帶火的IP
今年“五一”小長假,位于崇州的豪蕓通用航空飛行基地內,來體驗空中觀景線路及高空跳傘的游客絡繹不絕,單日即超過了千人的規模。從動力傘、滑翔翼等體驗類的項目,再到低空跳傘、飛行課程等周期性的消費,擁有12條體驗觀光航線、有著“茂林鏡湖+野田彌望+古鎮如黛+林盤星落”景觀特征的崇州,已經成為成都低空文旅的熱門打卡地。
“一箭十二星”。崇州市委宣傳部供圖
“今年內,我們還將新增超5條低空觀光航線,規劃直飛自貢、四姑娘山等航線。”豪蕓通用航空總經理魯濤介紹。作為距離成都市中心最近的縣市新城,崇州擁有廣闊的低空空域資源及貫通川南川北的低空航線網絡,擁有四川省首批協同管理試點空域——川協1號空域,可實現與都江堰、龍泉、金堂等成都市內區域以及眉山、自貢、樂山、內江、資陽等省內城市聯通。
這一切都為崇州發展低空經濟提供了基礎要素保障。以豪蕓通用航空所在的天宮直升機場為例,A2類通航機場的標準,具有動力三角翼駕駛員培訓、運動駕駛員培訓、直升機私用駕駛員培訓等5個培訓資質,是西南地區規模最大的無人機飛行資質培訓基地,月均培訓1000人次以上。
此外,借助成都“跨區域合作”的戰略布局,崇州與青羊區結對聯動發展,兩地共同推動航空產業鏈跨區域布局,形成了“總部研發在青羊、生產轉化在崇州”的產業發展聯動新格局。擁有大量低空制造承載空間、航空材料及零部件制造加速集聚的崇州,已經打造了11.4平方公里的青崇結對聯動合作區,其中青崇航空科技產業園核心起步區面積達2.1平方公里,可保障重點航空產業項目快建設、快投用。
截至目前,崇州已落地鴻源航空、中發天信等產業化項目,培育飛行運動村、北大農林植保等“低空+”場景。航空低空產業在崇州正蓄勢“起飛”。
航空產業,已被項目盤活的“生態”
今年一季度,崇州在青崇航空科技產業園舉行了航空航天、低空經濟產業鏈項目集中簽約暨2025年重點項目現場推進活動。現場,總投資89.5億元的7個重點產業鏈項目集中簽約,標志著“天空之城”正以“鏈式突破”的姿態,向航空航天及低空經濟產業高地發起沖刺。
這一批新入駐崇州航天產業生態圈的企業,涵蓋孵化、研發、中試、制造、檢測檢驗等航空低空多個環節,包括了航空零部件制造、航空新材料研發制造、航空工藝及裝備制造等多個領域。
豪蕓通用航空飛行基地。崇州市委宣傳部供圖
以其中的江蘇集萃華科智能裝備科技有限公司為例,計劃在園區內投建航空新材料工藝裝備中試賦能驗證中心,涵蓋國家級CNAS檢測評價、航空新材料工業母機制造與驗證、機器人化裝備制造與驗證、產學研合作交流、國產工業軟件驗證賦能、知識產權轉化交易、工藝及裝備展示與發布等七大功能,并以此打造國家級航空新材料工藝裝備中試驗證平臺。通過中試平臺連接上下游左右岸,形成項目孵化和產業轉化的航空新材料和裝備產業集群,建設西部能級最高的航空新材料和航空工藝裝備產業基地。
在此之前,借助總部搬遷的有利契機,崇州引進的中發天信輕型航空發動機研發生產基地項目,已經以“3個月完成從拿地到開工”的“成都速度”超預期推進。總投資22.5億元,將建成全國首個民營企業自主研制的航空發動機高空模擬試驗臺,投運后可滿足軍民航適航的全部17項測試內容——這無疑帶來了下游生態圈相關企業的關注與投資。
中發天信(四川)航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徐鵬表示,“崇州研發生產基地從項目選址到開工建設僅用了3個月時間,相關部門在項目用地、用工、用電等方面給予了我們很大的支持。此外,還組織協調產業上下游相關企業與我們對接,相當于把發展的‘熱豆腐’端到了我們手里。”
按照產業的客觀規律和現實條件,一款航空發動機從研發到最終定型最少需要3000小時的高空實驗,但由于相關實驗資源較為稀缺,以往下游的企業只能被動等待。而崇州的高空模擬試驗平臺建成后,將直接助推研發“加速度”。預計2027年建成投產后,這一項目將實現年產各類輕型航空發動機500臺、產值約15億元。
航天產業,正待鏈主啟發的“未來”
此次發射計算衛星的成都國星宇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國家級重點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入圍國家“探月工程”載人月球車研制任務,更是其中唯一入圍民營衛星制造企業。目前,公司已形成覆蓋500公斤以下各型號AI衛星的“造管用”能力。
此次“一箭十二星”發射的首發星座12顆計算衛星,采用的正是國星宇航自研的智能網聯衛星平臺,除配套了國星宇航自研的AI載荷外,還搭載了之江實驗室星載智能計算機等太空計算軟硬件和天基模型,實現了“算力上天、在軌組網、模型上天”,每顆衛星均搭載了星載智算系統、星間通信系統,具備太空計算、太空互聯能力,組網后將形成全球最強的太空計算能力。
中發天信(四川)航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效果圖。崇州市委宣傳部供圖
而隨著國星宇航啟動與崇州的項目合作,崇州也將形成以“商業航天科技+高空航空制造+低空裝備應用”為代表的優勢產業集群,帶來更多的產業可能。
目前,崇州已開始探索“以商招商”模式,依托國星宇航等鏈主企業,招引航空航天等生態企業入駐,加速為“天空之城”蓄能、造勢。
青崇航空科技產業園,又有新亮點、新內容。(張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