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5日,2025年中國公路自行車聯賽第三站(北京·昌平)暨環昌平國際公路自行車挑戰賽在昌平拉開帷幕。來自國內頂尖職業車隊與精英車手在昌平上演速度角逐,感受“京師之枕”的生態之美與人文之韻。
此次賽事共持續4天,設置男子個人計時賽、女子個人計時賽,混合團體計時賽,男子、女子、大眾城市繞圈淘汰賽,男子、女子、大眾個人大組賽及大眾雙人團體公開賽,比賽里程為24.5公里至181.1公里不等,總人數達3000余人次。首日焦點賽事為男、女子個人計時賽,起終點均設于北復路流村小學門前。
據了解,本站賽事的主賽道被譽為“寶藏路線”,選手們經朝辛路、水庫東路(非專業不環十三陵水庫小圈)、赤昌路、懷長路、望百路,最后經桃下路返回起始點,一路上水岸風光、林蔭隧道、山花爛漫、青山疊翠、詩畫田園、果香彌漫,盡覽昌平之美。
不止騎行,玩轉昌平
為積極助力2025年中國公路自行車聯賽第三站(北京·昌平)暨環昌平國際公路自行車挑戰賽,昌平區「玩轉昌平」小程序在原有各類文旅優惠活動基礎上,增加自行車賽事專區,騎友們可以在小程序上查看比賽地圖、觀看賽事照片直播、各類吃喝玩樂優惠活動薅不停。
不止騎行,趣游昌平
五月的風裹挾著槐花香,昌平的綠意正肆意生長。此時的昌平同樣適合徒步、登山、露營。無論你是揮灑汗水的騎手、還是悠然自得的游客,都可以沿著昌平的城市鄉村、大街小巷,愉快地City Walk 與Country Road。解鎖一場“味蕾躍動、身心沉醉、騎行如風”的昌平奇遇記!
騎行篇
城市與鄉村之間
縱橫交錯的閃亮騎行網
燕山余脈的起伏
為這里勾勒出天然的爬坡賽道
溫榆河的蜿蜒
又孕育出平緩的親水綠道
從居庸關長城腳下的古驛道
到十三陵水庫畔的環湖路
從未來科學城科技感十足的光影騎行帶
到銀山塔林古剎旁的林間野徑
昌平的每一條騎行線路
都是大自然與人文共同執筆的杰作
01“環十三陵水庫”騎行線
2024年“中國騎行地圖”精品騎行線路。路線全長約12.98公里,起點設在水庫東路,沿途經過美麗的十三陵水庫,最終返回至起點。騎行者可以沿著水庫邊的小路騎行,享受清新的空氣和寧靜的湖面帶來的愉悅。這里不僅是騎行的好去處,也是攝影愛好者的天堂,沿途風景如畫,四季各有千秋。
特別提醒,本條線路,也是本次比賽大眾組城市繞圈賽的一部分哦。
Tip
難度指數:★★★
適合人群:新手騎友,親子人群
沿線驛站:大明騎士 騎行空間驛站;且亭山水 文旅空間驛站;山水記 文旅空間驛站
02“綠氧益行·藝覽昌平”騎行線
連續兩年獲中自協推薦線路;2024年“中國騎行地圖”精品騎行線路。全長約72.8公里,以昌平區內的文化景點為主線,串聯了延壽鎮大楊山國家森林公園、銀山塔林、延壽寺等景區景點。騎行其間,不僅是一次文化之旅,也是一場身心的洗禮,讓騎行不只是一種運動,更是一種藝術享受。
Tip
難度指數:★★★★
適合人群:專業騎友
沿線驛站:如苑書店 驛站;山寺 文旅空間驛站;黑山 騎行空間驛站;百合小院 美食空間驛站;
03溫榆河濱水騎行線
首條“碳中和”主題騎行線。全長約27公里,以北京首個碳中和公園為起點,沿溫榆河生態走廊一路向西延伸至沙河休閑廣場。這是一條踐行綠色理念的生態走廊,也是一段輕松愜意的城市漫游,讓騎行不僅是低碳出行,更是一場與自然的溫柔對話。
Tip
難度指數:★★☆
適合人群:新手騎友,親子人群,休閑人群
沿線驛站:EATAria西班牙餐廳 美食空間驛站
04 42公里綠道騎行線
串聯起10余個公園及生態林的熱門網紅打卡騎行線路。這條縱貫南北的42公里綠道,南起奧林匹克森林公園北門,北至十三陵水庫蘋果主題公園,完美串聯城市活力與山水野趣。這是一場耐力與美景的雙重盛宴,讓騎行不僅是體能挑戰,更是一次穿越時空的視覺之旅。
Tip
難度指數:★★★☆
適合人群:專業騎友
沿線驛站:北京樂多港萬達 商業空間驛站;伊清順 美食空間驛站;昌發展理想鄉 云谷園社域名驛站
05流村百里環廊騎行線
北京著名的“六道彎”所在,是四屆“環北京公路自行車賽”的經典賽段,也一直是區域賽事“白羊溝公路自行車挑戰賽”的主戰場;也是“五星極限挑戰”認證線路。以流村環島為起點,途經白羊溝、王家園水庫、長峪城村等村落,全程60多公里。這是一條檢驗騎行者意志與技術的試金石,當你征服最后一個陡坡時,收獲的不僅是“最強大腿”的認證,更是騎行圈殿堂級的闖關體驗。
Tip
難度指數:★★★★★
適合人群:專業騎友
沿線驛站:葵花 文旅空間驛站;后院·溜石港 文旅空間驛站;有山 騎行文旅空間驛站;鳳麓山莊 文旅空間驛站
06回龍觀自專路騎行線
中國首條通勤自行車專用路,過累計騎行量超過1000萬次,是北京城市慢行系統的標桿。這條高高架在回龍觀區域上空的全封閉騎行線路,不僅擁有俯瞰城市天際線的絕佳視角,更讓自行車享有獨一無二的最高路權。線路全長約13公里,以首開Long街為起點、龍域昌發展萬科中心為終點,途經自專路起點雕像、1818街區公園玉光寺(寺錦會客廳)等地。這不是普通的騎行路線,而是一場重新定義城市出行方式的革命。
Tip
難度指數:★★
適合人群:日常通勤,新手騎友,親子騎行
沿線驛站:良莊春天里 商業空間驛站;美利達 騎行空間驛站
人文篇
千年文脈鑄就的
人文景觀長廊
居庸關的垛口仍鐫刻著
元明清三朝的烽煙
十三陵的神道靜臥著帝王禮制的森嚴
銀山塔林的遼代銘文
在春桃花的掩映下若隱若現
作為大運河源頭遺址的白浮泉公園
至今流淌著“引水濟漕”的智慧之泉
從帝王將相到尋常百姓
昌平的人文景觀如同地層般豐富
像一本永遠鮮活
且不斷續寫輝煌的歷史之書
01明十三陵
300年大明文化的歷史濃縮
明十三陵是世界上保存完整、埋葬皇帝最多的帝王墓葬群,也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和世界遺產委員會確認的無法替代的世界文化遺產之一。位于北京市昌平區北部天壽山麓,是明朝13位皇帝的陵寢所在地。
明永樂皇帝定都北京后,出于政治和戰略兩方面考慮,開始在北京卜選陵址,十三陵自明永樂七年(1409年)開始營建,及至清代順治初年,前后長達230多年。先后建造了13座金碧輝煌的皇帝陵墓,依次建有成祖長陵、仁宗獻陵、宣宗景陵、英宗裕陵、憲宗茂陵、孝宗泰陵、武宗康陵、世宗永陵、穆宗昭陵、神宗定陵、光宗慶陵、熹宗德陵、毅宗思陵。
如果說,明朝給中國歷史留下了一筆濃墨重彩,那么,十三陵就300年明史朱漆的大門。推開這扇門,13位帝王的權謀與榮耀,落寞與悲涼封藏于地宮之下,而朱姓王朝偉大的盛世基業,大明風華就濃縮于陵前。
Tip
開放區域:神路、長陵、昭陵、定陵
開放時間:每年4月1日至10月7日 8:00-18:00(17:30停止售票、停止入園);每年10月8日至次年3月31日 8:30-17:00(16:30停止售票、停止入園)
價格及預約:購票及預約
02居庸關長城
中國精神蜿蜒萬里的不朽勛章
居庸關,世界文化遺產萬里長城的三大關城之一,被譽為“天下第一雄關”,自古是遼東通往京城的要道,也是抵御塞北游牧民族南下侵略的重要關隘。居庸塞的記載,始見于春秋戰國時期,后歷經兩千余年,王朝更迭,百代修建,直至明洪武年間的大規模修筑,始成如今之貌,蜿蜒橫亙于山勢之間,雄奇壯立于川河之上,扼守國門,屏障塞北。
居庸關長城不僅是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奇跡之一,更是一代一代勤勞智慧的中國人民保家衛國創造盛世的不朽勛章。
Tip
開放時間:每年3月16日至10月7日 06:30-18:00(17:30停止售票、停止入園);
每年10月8日至次年3月15日 8:30-17:00(16:30停止售票、停止入園)
價格及預約:購票及預約
03銀山塔林
遼金時代佛教鼎盛的縮影
銀山塔林,位于昌平延壽鎮的崇山峻嶺之中,原為唐代名寺法華禪寺所在地。據悉遼金時代這里寺院云集,有大小寺院庵堂72 所,其中法華寺是最大的一座。歷代名僧、禪師相繼來此講授佛法,死后便按佛門等級、地位安葬寺內及銀山山麓。此后法華寺荒廢毀塌,但法師們的身后靈塔得以保存。景區現存17座墓塔,大小高矮不等,是研究中國古代佛教和磚石建筑的寶貴遺產。
Tip
開放時間:每年4月1日至10月31日 8:00-18:00(17:00停止入園);
每年11月1日至次年3月31日 8:00-17:00(16:00停止售票、停止入園)
價格及預約:購票及預約
04白浮泉公園
汩汩流淌的運河文明源頭
白浮泉公園,又稱大運河源頭遺址公園,總規劃范圍63.16公頃,是傳承保護大運河源頭歷史文化資源與運河濕地景觀的融合之作。公園核心為白浮泉遺址,北端與昌平新城濱河森林公園相連,可謂山水人文相映,歷史現代交融。
據史料載,白浮泉遺址所處山體稱龍山,自古多泉,水源豐富。700多年前,元代科學家郭守敬為引水濟漕,將白浮泉作為大運河北端上游水源,解決了大都(今北京)漕運水源問題。元代在其所在龍山山頂修建都龍王廟,明清時期于白浮泉出水口處修建九龍池,一度成為當地重要的民間活動場所。
白浮泉公園,不僅是研究北京水利事業發展史的重要實物資料,更為研究古代民俗祈雨文化提供了重要的場所支持。
Tip
開放時間:全年9:00-18:00開放
價格及預約:免費公園,無需預約
村落篇
讓每一個村落在發展中
找到自己
下苑村的藝術家工作室里飄著顏料香
辛莊村的周末市集
上演著落日后的民謠的狂歡
仙人洞用素餐的金招牌
擦亮了傳統的敬老文化
北莊村在自然拙樸與城市精致之間
找到了微妙共鳴
從遵重自然的肌理
到意外適配的拿來主義
昌平的每個村都在慢慢成長中
保持著自己
01辛莊村
昌平文藝范兒,京郊"小大理"
藏身昌平興壽鎮的辛莊村,正以獨特的藝術氣息重塑京郊鄉村的定義。青石板鋪就的巷弄兩側,白墻黛瓦的院落里藏著獨立書店和北歐風咖啡館,木屋草蓋之下是一間間混合著民族與時尚特色的主理人小店,墻頭探出的粉白花枝與懸掛的扎染布幔共舞,恍惚間讓人以為置身大理古城。但轉角遇見的柿子樹和遠處燕山的輪廓,又會溫柔提醒:這里是獨屬于北方的文藝范兒。
每周六上午開市的辛莊市集,早已超越傳統農貿市場的范疇。老村民帶著清晨采摘的有機蔬菜,新村民的手作甜品與駐村創客的草木染圍巾共享同一片陽光。2025年五一期間推出的“落日音樂會”更將這里推向高潮——民謠歌手在傍晚的余暉里開唱,手沖咖啡的香氣混著《春風十里》的旋律飄過莓園與校園,這場原定僅限假期的音樂盛宴,因游客強烈呼吁已升級為每周末固定節目。
Tip
推薦打卡:
? 藍房子餐廳
? 福叁咖啡
? 辛莊市集(每周六、日)
? 落日音樂會(每周六晚18:00-20:30)
02下苑村
創作與生活溫柔相生
京北藝術烏托邦
三十年前,第一批雕塑家和畫家被這里的山形與地勢吸引,在這里駐扎下來,開啟了旺盛的創作生命周期。然后一傳十,十傳百,有了如今下苑村——80多個工作室和200多位藝術家,北京規模最大的駐村藝術家群落所在。紅磚院落與玻璃工作室錯落交織,墻上的抽象涂鴉與傳統的農村生活相映成趣,自城市漫步而來的人們,站在雕塑或繪畫前發出的每一聲感嘆,都無聲地印證著“藝術源于生活”的真理存在。
平日里,藝術家們邊生活邊創作,每逢節假日,藝術家們便會開放其工作室,供游客免費參觀,與游客聊天。2024年,一間名為“如苑”的書店,經過精心修整,在位于下苑文化廣場的西南角開門納客,這里不僅會舉辦各種藝術展,讀書會,還會不定期地邀請藝術家做客,舉辦創作交流會。正是那些看似不經意的連接,把一幅畫、一種筆觸、一種視角融進看似簡單的每一次交談,讓人們與藝術的距離變得不再遙遠。
Tip
推薦打卡:
? 下苑當代藝術館
? 如苑書店
? 遠山的日子
? 淺山季?花間廚
03北莊村
騎行者的藝術驛站
舌尖上的禪意山居
在昌平延壽鎮的群山環抱中,北莊村巧妙地平衡著野趣與精致——半山上800歲的盤龍松將綠蔭投至山腳,街道兩側卻躍動著充滿現代感的騎行主題墻繪,從亞運會的騎行初心,到昌平本土賽事“環昌平”,每一幅涂鴉都見證了這里輪胎滾動的藝術。這里既有山泉穿村的自然野性,又有媲美城市咖啡館的拿鐵拉花,是都市人逃離喧囂卻不舍舒適的完美選擇。
以遼代古剎延壽寺為起點,一條充滿驚喜的味覺之旅徐徐展開:黑山烤房-延壽咖啡-福祿茶室-毛栗子冰淇淋,從美式煙熏牛胸肉與精釀的粗獷組合到百年老屋余韻繞梁的咖啡香,從臺灣茶藝大師手烹臺灣紅茶到意大利技法搭配延壽正宗毛栗子冰淇淋的季節限定,混合著禪味與美味的旅程,我們叫它“口福之旅”。
Tip
推薦打卡:
? 黑山烤房
? 延壽咖啡
? 福祿茶室
? 毛栗子冰淇淋
04仙人洞村
京北養生秘境
昌平素食文化的“金招牌”
村子位于明十三陵東面,十三陵水庫的南岸,成村于明代。這個村莊因村北蔣山的天然溶洞——“神仙洞”而得名,擁有悠久的歷史和秀麗的風光。仙人洞村自古就有敬老尊賢、講孝養生的傳統,漫步村內,經常能看到村子為傳遞孝道主題而特別繪制的主題壁畫。
與“孝道、養生”深刻呼應的是,這里倡導的素食文化,素牛肉、素臘腸、素牛排……將傳統的“肉類”以“面筋、豆制品或菌菇”等食材代替,保持口感的同時,又能促進血管健康、降低膽固醇、輔助控制體重,被譽為“昌平素餐第一村”。經過多年的發展,這里已經大大小小的建立起十數家以經營素食為主的餐館,其中有些店已經在全北京開了分店,是昌平素食文化的“金招牌”。
客們可以在游覽十三陵景區后,帶著老人來這里,品嘗以“慈孝、養生、和諧”的人文理念為基礎而鑄造出的精品素食文化美食,住特色養生溫泉民宿;帶小朋友來這里,感受尊老愛老的氛圍,學習愛家人和愛自己。
Tip
推薦打卡:
? 仙人洞
? 靜蓮齋 素食餐廳
? 仙子亭 素食餐廳
? 庭棲慧舍 民宿
地標篇
傳統、潮流與奇幻
昌平地標拒絕千篇一律
它依山而建
憑借綿長的文脈穿越千年
是版本里的中國
它跨湖而生
任高聳的橋塔與鋼索交織的橋身
向傳說中的魔法世界延伸
它創新而立
以“潮玩、體驗和社交”的復合商業
將生活方式重新定義
從某一領域
發展到網紅打卡地標破圈文旅
昌平的地標
靠的是顏值、功能與純實力
01中國國家版本館 文瀚閣
藏盡中華文明新文化地標
在昌平,有一座“中華文化基因庫”中國國家版本館中央總館文瀚閣。它不僅是國家級文化地標,更是全球唯一以“版本”為核心、匯聚中華文明精髓的殿堂!
文瀚閣依山而建,融合中國傳統建筑文化,整體建筑采取中軸對稱的院落式布局,典雅中正大氣磅礴,彰顯新時代大國風貌。館內海量珍品,典藏從古籍善本、碑帖檔案到數字版本,如《永樂大典》復本、紅色文獻等,堪稱“文明底稿的終極典藏”。這里是中華文化的“種子庫”,守護著從甲骨竹簡到數字時代的文明印記,每一件藏品都訴說著中國的過去與未來。
02南環大橋
連接現在與未來的魔幻地標
南環大橋位于素有“北京龍首”之稱的昌平新舊城區交匯處,橋體采用雙塔雙索面自錨式懸拉索結構,全橋長750米,是整個華北地區體量、跨度最大的懸拉索橋。流線型的弧形橋身,既展現了現代橋梁工程的精湛技藝,又賦予整座橋一種未來感的視覺張力。橋體以簡潔的線條和幾何形態構成,在藍天映襯下宛如一道橫跨城市的科技弧線,象征著昌平新城的蓬勃發展與現代化進程。夜晚,橋上的燈光亮起,勾勒出極具科幻感的輪廓,讓人仿佛置身未來都市。
由于橋塔高聳、鋼索交織的造型神似《哈利波特》中的魔法世界場景,南環大橋被許多網友親切稱為“昌平霍格沃茨大橋”。尤其是日落時分,夕陽的余暉灑在橋身上,鋼索折射出金色的光芒,整座橋猶如被施了魔法,光影交錯間,仿佛下一秒就會有貓頭鷹送來入學通知書。
這里是攝影愛好者和潮流青年的打卡勝地,盛產以橋體為背景的炫酷“人生大片”。
Tip
打卡時段推薦:
? 日出/日落時分,能拍出超絕逆光剪影;
? 春夏時節,雨季河水漫過石棧道,踩水拍攝倒影;
打卡機位推薦:
? 蘆葦棧道:昌平新城濱河森林公園蘆葦叢中的石棧道走向河岸,遠眺大橋,低機位仰拍人與橋塔同框,瞬間穿越魔法世界;
? 橋下仰拍: 昌平新城濱河森林公園停車場,走臺階上橋,用廣角鏡頭仰拍橋塔與天空;
03超極合生匯
京北新潮流生活地標
作為北京北部規模最大的商業綜合體之一,超極合生匯以46萬㎡的巨型體量強勢登陸昌平,不僅填補了京北高端商業的空白,更以“潮玩+體驗+社交”的復合模式重新定義了區域商業形態。這里不再是傳統購物中心,而是集時尚零售、美食市集、電競娛樂、運動社交、藝術展覽于一體的“城市第三空間”——從白領下班后的微醺小館,到年輕人周末的滑板聚會,24小時都跳動著昌平最年輕的脈搏;從超級安踏北京首店到DIDIMAX北京首店,從領銜的運動潮流矩陣,到小象動悟公園京北旗艦店打造的沉浸式親子空間,僅超極合生匯西區就匯集了30家首店,高達35%首店占比,每一家都是流量收割機。
這里販賣的不只是商品,更是昌平領銜全北京的新社交、新娛樂和新生活方式。
Tip
推薦打卡:
? pooposuper潮牌店 亞洲首店
? 全民環潛 北京最深室內潛水館
? 寰映影城 京北地區首家二代IMAX激光和CINITY雙巨幕
? 華為智能生活館 京北地區首家
美食篇
從宮廷饗宴到山野滋味
每一口都是歷史的盛宴
從宮廷饗宴到山野滋味
一個透著皇家的精致細膩
一個來自于線條粗獷的江湖兒女
人們說
一個時代有一時代的味道與記憶
如今,時隔百年,我們舉箸桌前
一口餅、一口肉
每一口都是歷史的盛宴
01康陵村春餅宴
每個到十三陵的人
都應該有一頓飯的“正德時分”
在昌平十三陵的康陵古村,藏著一段香飄五百年的“舌尖非遺”——正德春餅宴。相傳明朝第十位皇帝朱厚照南巡時,對民間薄如蟬翼的春餅一見傾心,御廚們便精心改良,用八葷八素的精致配菜,打造出專供皇家的“卷春”盛宴。
想象一下,五百年前的一個陽光明媚的春日,那位貪玩的正德皇帝坐在紫禁城的雕花膳桌前,金筷輕挑,將醬香肘子、嫩炒合菜層層疊進透光的餅皮,一口咬下滿嘴春鮮......而今天,我們背倚南窗,身后有光,用同樣的手法卷著同款春餅,碗里盛著御膳房同款秘制醬料,四舍五入也算當過“一頓飯的皇帝”了。
春日正好,建議每個到十三陵的人都應該享有一頓飯的“正德時分”!
Tip
店鋪推薦:
? 康陵正德春餅宴26號
地址:昌平區十三陵鎮康陵村26號
人均:49元/人
? 滿堂香春餅宴
地址:水庫西路胡莊村委會西200米
人均:52元/人
01長峪城豬蹄宴
長城腳下的豪橫“鐵騎盛宴”
在北京有個被稱為“京郊小西藏”的世外桃源——長峪城村,保留了600年前,豬蹄宴最原始的配方和形式:由六道涼菜和八道熱菜精心組成,而其中的主菜“紅燒豬蹄”,以鐵鍋柴火、經過長達8小時的長時間燉煮,變得軟糯而富有彈性,即便是牙口稍差的老人與幼童也能輕松嚼食,每一口都是滿滿的膠原蛋白;除了主菜,桌上的其它配菜也都是“硬通貨”,滿地溜達著長大的走地柴雞蛋、長城根底下現采的野蘑菇、比拳頭還大的開花饅頭……據說最傳統豬蹄宴都是以盆上菜,品嘗時,豬蹄肉皮拉扯,帶著脂肪的香味與精華湯汁,配上米飯,妥妥的一碗滿足。
也許,對于日常控碳的現代健身人群來說,這樣的組合,好像一組“碳火炸彈”,無益于減脂瘦身。但試想一下,600年前,當長峪城下戍邊的戰士們,腳踏著居庸關呼嘯的寒風,頭枕著冷如冰雪的金戈鐵甲,任務艱巨,體能告急,這時候一盆熱氣騰騰的豬蹄配飯,不僅是對戰士體能與健康最難能可貴的補充,更是國家對戰士們最豪橫的愛與致敬。
Tip
店鋪推薦:
?金客來豬蹄宴
地址 :昌平區長峪城村143號
人均:67元/人
? 老岳農家豬蹄盛宴
地址 :昌平區長峪城村120號
人均:59元/人
01陽坊涮肉
千年羊肉走廊孕育的“非遺味道”
早在千年前的遼代,陽坊便是連接塞外草原與燕趙大地的咽喉要道。每到深秋,內蒙牧人驅趕著羊群經此南下,在陽坊形成羊市盛景,為這片土地埋下了深厚的食羊基因。作為北京最大的回族聚居區,陽坊鎮自明清起就聚居著世代以牛羊肉為食的回族群落,它們對羊肉的宰殺與烹飪的理解,為“陽坊涮肉”成為老北京涮羊肉的源頭埋下伏筆。1984年改革開放春潮中,李勝利、楊秀清夫婦在陽坊,用祖傳的羊肉制肉技藝,開出第一家涮肉小店。誰曾想,這口銅鍋竟煮沸了一個“非遺美食”的傳奇。
嚴格說來,“陽坊涮肉”并非某個商標,而是源自200年前隨“光裕鏢局”而被傳承下來的陽坊涮肉文化。如今的陽坊涮肉,遍地開花,在李氏200年技藝傳承與迭代之上,都遵循同一原則,即選材考究,特別注重羊肉的來源。這也是陽坊涮肉得以成為老北京涮肉起源重要原因。
中國涮肉看北京,北京涮肉看陽坊。當銅鍋炭火映亮麻醬的那一刻,吃到的不僅是美食,更是一段“草原與京城對話千年”的味覺史詩。
Tip
店鋪推薦:
?陽坊勝利涮羊肉 (陽坊總店)
地址:昌平區陽坊鎮溫南路10號
人均: 126元/人
? 陽坊大都涮羊肉(陽坊總店)
地址:昌平區陽坊鎮溫南路59號
人均: 103元/人
? 和慶齋 (總店)
地址:昌平區陽坊鎮東貫市東路甲3號
人均:120元/人
當車輪碾過十三陵水庫的兩岸,帶起的春風里有遠自正德年間的甜香;
當腳步踏上銀山塔林間的木棧道,掉落的花瓣里沾染著來大洋彼岸德克薩斯的烤肉味;
當你悠閑地等一杯手沖咖啡感受山間,沸騰的咖啡壺里蕩漾的是200年前銅鍋涮肉的新鮮……
在你不了解的地方,昌平早已把歷史融進了美食里,將人文繡在了風景中。
如今,它正懷著美好的心態默默等待,歡迎你以歡喜打開,以奇妙發現。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