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5月15日是全國碘缺乏病防治日,2025年的主題是"持續科學補碘,鞏固健康根基"。科學補碘是守護全民健康,尤其是兒童、孕婦等重點人群健康的重要防線。
碘:生命必需的 "智力元素"
全國碘缺乏病防治日
碘是合成甲狀腺激素的關鍵原料,這種 "生命激素" 不僅調控新陳代謝,更對大腦發育起著決定性作用。胎兒期至 2 歲是碘營養需求的 "黃金窗口期",此時缺碘會導致甲狀腺激素合成不足,造成不可逆的智力損傷。數據顯示,嚴重缺碘地區兒童智商平均比正常地區低 10-15 個百分點,更可能出現克汀病(呆小癥)、聾啞等嚴重病癥。成年人缺碘則會引發甲狀腺腫大(大脖子病)、精力減退等問題,影響勞動能力。
精準補碘:不同人群的 "營養密碼"
全國碘缺乏病防治日
補碘并非 "一刀切",需根據生理階段科學調整:
孕婦 / 哺乳期婦女:胎兒所需碘完全依賴母體,孕期缺碘會增加早產、流產風險,世界衛生組織建議每日碘攝入量應從非孕時的 150 微克提升至 250 微克。除食用碘鹽外,可每周攝入 1-2 次海帶、紫菜等富碘海產品。
0-6 歲兒童:嬰幼兒缺碘會導致生長發育遲緩,配方奶粉通常已強化碘元素,輔食添加時可適當引入含碘米粉。需注意避免過度烹飪破壞碘穩定性,建議菜起鍋前再放鹽。
高水碘地區人群:我國約 10% 的鄉鎮屬于高水碘地區(飲用水碘含量>150 微克 / 升),這些地區居民無需食用碘鹽,否則可能增加甲狀腺結節等疾病風險,可通過尿碘檢測判斷個體碘營養狀況。
走出補碘誤區:平衡才是關鍵
全國碘缺乏病防治日
近年來,"補碘過量引發甲狀腺癌" 的傳言引發擔憂。國家衛健委數據顯示,我國實施食鹽加碘政策 30 年來,甲狀腺癌發病率上升與超聲檢查普及、診斷技術進步直接相關,并非碘攝入過量所致。相反,碘缺乏地區的甲狀腺癌惡性程度更高、治療難度更大。
還有人認為 "無碘鹽更健康",這種觀念存在偏差。對于非高水碘地區居民,尤其是孕婦、兒童等重點人群,長期食用無碘鹽會增加碘缺乏風險。《中國居民補碘指南》明確指出:除高水碘地區外,其他地區居民應持續食用碘鹽,每日攝入量控制在 150-200 微克為宜。
持續防控:從 "碘鹽" 到 "全周期守護"
全國碘缺乏病防治日
1.購買正規渠道的加碘食鹽,存放時注意避光避熱;
2.嬰幼兒輔食注重多樣化,學齡兒童保證每日 1 杯牛奶、1 個雞蛋;
3.老年人定期體檢時關注甲狀腺功能指標。
科學補碘沒有終點,只有根據時代變化不斷優化的防控策略。今年的防治日,讓我們共同關注碘營養平衡,用每一次精準的選擇,為自己和家人筑牢健康基石 —— 畢竟,守護甲狀腺的健康,就是守護大腦的活力與生命的質量。
內容來源/黨委宣傳科
初 審/畢航奇
復 審/王 爽
終 審/郭家娟
醫院地址
紅旗院區:長春市工農大路1478號 0431-86178018
兒童診療中心:長春市經濟技術開發區深圳街185號 0431-81953838
婦產診療中心:長春市經濟技術開發區深圳街2號 0431-80568666
治未病(慢病管理中心)、針灸推拿中心:長春市工農大路工農南胡同177號
農安分院:農安縣燒鍋鎮長白公路與東盛路交匯處 0431-81877999
長春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白山醫院:吉林省白山市渾江區長白山大街3052號 0439-5080906
長春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定西醫院:甘肅省定西市安定區解放路31號 0932-8213301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