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呀嘛二郎山,高呀嘛高萬丈……” 5月15日,參加“長征路上看四川”大型宣傳教育活動雅安行的5支隊伍,沿著雅康高速前行至二郎山下的雅安市天全縣城時,不少人都哼起了這首歌。 除了二郎山,在當地老百姓心中有著很高分量的,還有一名遠近聞名的“大先生”,他就是天全縣中醫醫院原院長、中醫骨科專業副主任醫師陳懷炯。
▲天全縣中醫醫院內 “大先生”陳懷炯接待患者 紅星新聞記者 蔣麟 攝
15日上午,天全縣中醫醫院內,陳懷炯的科室內,看病的人排起了長隊。81歲的他,只有忙里偷閑,才能面對記者的鏡頭說:“中醫有那么多好處,必須要堅守啊!”
說罷,他又轉過身,詢問起患者的病情起來,他時而俯身半跪在地查看患者傷情,時而用手用力推接患者骨傷患處,一整套熟練的骨傷治理流程,在他手中行云流水地往復在每一個患者患處,半個小時,沒有停片刻休息。
行醫60年
他在二郎山下堅守著杏林
陳懷炯在家中排行老大,因醫術高明、醫德高尚,人們尊稱為“大先生”。行醫60余載,他堅持修醫德、守醫道、行仁術,潛心研究骨傷診療技術,以精湛醫術為眾多患者解除傷痛,讓無數家庭擺脫傷病困境。
他力排眾議,將私人診所和祖傳配方無償捐獻政府,如今已發展成為惠及川、渝、藏等20余個省(市、自治區)患者的三級乙等中醫醫院。他“違背祖訓”,手把手帶出一大批中醫骨科專業醫療骨干,形成以“陳懷炯名中醫工作室”為支撐、老中青梯次發展的專業人才隊伍。他以醫為媒,推動陳氏骨科醫術扎根甘孜州等少數民族地區,讓廣大少數民族群眾就近享受到就醫便捷與實惠。
▲天全縣中醫醫院內,來自成都等地的醫生正在義診 紅星新聞記者 蔣麟 攝
“骨頭斷了一定要去天全縣中醫醫院。”在雅安和周邊地區流傳著這樣一種共識。
2025年3月,中宣部命名了100名(含集體和個人)為第十批全國崗位學雷鋒標兵,天全縣中醫醫院作為四川省上榜第十批全國崗位學雷鋒標兵集體的兩個集體之一名列其中。
他們都是
二郎山下堅守的“先生們”
在二郎山下堅守的,何止于此?在如今全球復雜的市場中,堅守的,還有全球魚子醬市場的頭部企業——四川潤兆漁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潤兆漁業)。
感召于政府的熱情服務和優越的自然環境,2010年,潤兆漁業到天全投資建設鱘魚養殖基地產業發展分為生產、加工和銷售三個維度,2024年,潤兆漁業的魚子醬年產量已經達到63噸,八成出口歐美,在全球市場份額占比達到14%,是全球魚子醬市場的頭部企業。
▲天全縣水產現代農業園區工人抱起鱘魚 資料圖
根據四川省水產局估算,到2027年,僅是雅安一地的魚子醬產能就有望達到270噸,來自四川的魚子醬有望占據全球產量的45%。
“可以說我們正迎來最好的發展時代。”李軍說,“在帶動當地增收致富、助力鄉村振興的同時,公司一邊擴產能,一邊拓展銷售渠道,面對復雜的國際市場,我們只有不斷保持耐心,不斷堅守,才能贏得更好的機會。”
行走在潤兆漁業的魚池間,只見一條條鱘魚在魚池里游動著,仿佛是一個個游進新時代的故事,這,何嘗不是二郎山下,一種赤誠的初心。
如今的二郎山下
文旅,不止紅色研學
13日,在雅安石棉縣舉行的“長征路上看四川”大型宣傳教育活動雅安行集結儀式上,雅安市發布三條紅色研學線路,其中第二條,就涉及天全縣:“激戰百丈關·再上二郎山”,到紅軍戰斗生活過100余天的天全紅軍村,領略新時代新農村的嶄新風貌,參觀紅軍政治部、紅軍醫院、紅軍井等紅色遺跡,聆聽紅軍長征在天全的歷史故事。
▲天全縣水產現代農業園區工人正在水池里工作 據主辦方供圖
剛剛過去不久的五一假期,去喇叭河體驗人與動物和諧相處,去竹海漁鄉看大魚品魚子醬,還去大崗山上觀天、龍灣湖畔聽雨,再去天全街頭吃椒麻雞、鴨腦殼、臭豆腐,不少成都人沉浸式感受水潤天全的獨特魅力,享受天全愜意慢生活,紛紛感嘆:太值了,必須再來!
依托于潤兆漁業等,天全縣水產現代農業園區已經建設成為省五星級的現代農業園區,正在創建國家級農業園區,并被評為國家AAA級旅游景區,所在的天全思經鎮也借此成功創建成為全國唯一的魚子醬特色小鎮。目前,天全縣正在加快建設總投資10億元的魚子醬特色小鎮,將完善游客接待中心、旅游服務等設施,打造溫泉酒店、特色民宿、親水河岸等業態,進一步促進農文旅融合發展。
紅星新聞記者 蔣麟
編輯 郭莊 責編 馮玲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