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3日,雅安市石棉縣七一中學開展思政課展演
5月13日,“長征路上看四川”大型宣傳教育活動走進雅安市石棉縣。在位于雅安市石棉縣安順場的中國工農紅軍強渡大渡河紀念館運用VR技術還原了1935年紅軍強渡大渡河的歷史場景,生動展現了17名勇士在槍林彈雨中奮勇渡河的英勇事跡。
“父親常說,所有的功績都屬于革命事業,自己只是一名幸存的老戰士。紅軍精神如同一盞明燈,始終指引著自己的人生道路,這種不畏艱難、信念堅定的精神應當代代傳承下去。”在“銘記光輝歷史”的紅色故事宣講活動中,紅軍后代、開國上將李聚奎之子李生雨說道:“那種豪氣和勇敢,那種革命精神,能永遠流傳下去!”
在石棉縣七一中學內,李生雨等人的亮相,讓一節短短的思政課上響起了十余次掌聲,在這片被紅色基因浸潤的土地上,感受代代相傳的奮進力量。
▲思政課上,同學們握拳宣誓
“紅軍長征二萬五千里,我們的長征就是刻苦學習,將來報效祖國。”在聽完紅軍當年的事跡后,石棉縣七一中學學生們握拳宣誓,紅軍精神激勵著他們在學習道路上不斷奮進。七一中學教師王明海表示,石棉縣開展了系列弘揚長征精神的讀書宣講活動,作為教育工作者,肩負著傳承紅色基因的重要責任。
▲思政課上,同學們獲得點贊
雅安市教體局相關負責人告訴紅星新聞記者,近年來,雅安市深耕紅色資源,打造思政育人主戰場,充分發揮雅安紅色資源優勢,構建“課堂+基地+研學”立體化育人網絡。依托烈士陵園等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創新開展“紅色課堂”系列活動,組織少先隊入隊儀式、重溫入黨誓詞等主題活動300余場,覆蓋師生12萬余人次。打造“行走的思政課”品牌,開展“行紅色長征,悟苦難輝煌”主題研學實踐教育活動400余場,承接成渝地區紅色研學25萬人次,構建“重走長征路、重訪先烈跡、重溫奮斗史”的特色育人模式,將紅色基因傳承納入中小學德育考核體系,形成“基地育人、實踐潤心”的長效機制。
該負責人表示,下一步,雅安市教育系統將推進“大思政課”數字化建設,依托網鏈共享計劃,打造云端紅色教育資源庫,開發“重走長征路”等沉浸式實踐課程;實施“大思政+”融合工程,結合雅安本土豐富的紅色文化資源,融入心理健康教育、勞動和研學實踐教育等內容,開發特色思政課程等。
紅星新聞記者 蔣麟 圖據主辦方
編輯張尋 責編 魏孔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