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聞記者 陳彥霏 實習生 何淑蔓
5月13日,由四川、陜西多家央省媒體記者組成的采訪組從成都啟程,沿著當年紅軍長征的足跡,踏上“長征路上展新顏 川陜應急新發展”主題采訪之旅。此次活動由川陜兩省應急管理廳聯合主辦,將深入四川、陜西兩地,聚焦應急管理事業發展,挖掘長征沿線應急管理工作的新成效、新經驗和新風貌。
山地救援演練現場
當天下午,采訪團首站抵達雅安市寶興縣。“游客失足受傷,趕緊聯系救援隊伍!”一場山地救援實戰拉動演練正在開展。演練模擬一名游客在夾金山游玩時不慎失足受傷,失去行動能力,急需救援。此次拉動演練,堅持“貼近實戰、快速反應”的原則,以“強化綜合應急救援能力訓練,提升整體作戰實力”為目的,檢驗戰區消防隊伍指揮調動機制、指揮機構組成、綜合應急救援隊伍編成,以及自我保障和現場救援實戰能力,進行全要素、全過程演練。
“別慌張,調整好呼吸,我們立刻趕來。”接到任務指示后,寶興縣消防救援大隊立即搜集相關現場情況資料,掌握天氣狀況、海拔高度、行動電話及無線電臺可通訊區域、山區水源狀況,并攜帶無人機、救援擔架、繩索、拋投器等山岳救援裝備對“被困人員”實施救援。整場演練緊貼地域實際,著眼實戰需求,設置了多個模擬場景,包括現場評估、制定救援計劃、人員分工、無人機搜索、隊員勘察、人員搜尋、現場急救以及傷員搬運等項目,救援行動緊張有序、科學高效,不僅達到了以演筑“安”,以練“促”戰的預期效果,更展現了寶興革命老區薪火代代相傳、應急精神歷久彌新的形象。
據悉,“十四五”期間,雅安堅決貫徹落實中央、省、市各項安排部署,全面推行市縣兩級安委會“雙主任”制度、整合設立安全生產委員會(防災減災救災委員會),通過黨建引領、科技賦能,強基固本,邊應急邊改革,著力打造高水平安全管理框架下的“防、減、救”一體化職業共同體,逐步構建具有雅安區位特點的高水平應急管理體系。
山地救援演練現場
據了解,5月13日至16日,采訪團還將在四川境內展開行程,陸續前往雅安夾金山、甘孜瀘定、涼山冕寧等地。這些地方既是紅軍長征的重要節點,也是近年來應急管理工作成效顯著的區域。在夾金山,記者們將實地觀摩山地救援演練;在瀘定,將深入了解無人機等裝備的技術應用,并實地探訪綜合救援隊伍建設成效;在冕寧,會聚焦森林草原防滅火工作,實地觀摩相關演練行動,集中參觀應急救援裝備等。
5月19日至5月22日,采訪團將前往陜西,通過重走紅軍長征經過的各市區(縣),實地探訪西安市基層治理和社區應急力量體系建設經驗,深入了解城固縣黨建引領基層應急管理組織體系建設成效,全面洞察鎮安縣“人盯人”+基層社會治理“1844”機制和智慧賦能平臺,并在延安深度感悟紅色文化、了解當地基層救援力量建設情況,并召開總結會分享此次采訪活動成果。
圖據四川省應急管理廳提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