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15日晚,雷軍一條微博點燃科技圈:“玄戒O1,5月下旬見!”短短十個字,宣告小米蟄伏八年的自研手機芯片正式回歸。這款采用臺積電4納米工藝的SoC,性能直指高通驍龍8 Gen2,GPU甚至超越Adreno 740。小米為何逆勢而上?雷軍不怕高通斷供嗎?這場豪賭背后,藏著小米怎樣的野心?
玄戒O1的配置堪稱“堆料到極致”:臺積電4納米工藝保障能效,CPU采用“1+3+4”三叢集設計(1顆3.2GHz Cortex-X3超大核+3顆2.5GHz A715中核+4顆2.0GHz A510小核),多核跑分超7500分,接近驍龍8 Gen2水平。GPU更是搭載Imagination的IMG CXT 48-1536核心,性能比Adreno 740高出20%,《原神》全高畫質60幀穩如直線。
更關鍵的是生態整合:玄戒O1深度適配澎湃OS 2.0,首次實現手機、汽車(小米SU7)、智能家居的毫秒級互聯。拿著手機靠近車門自動解鎖,車內屏幕同步導航記錄,這種“無感交互”正是小米生態的殺手锏。
小米造芯始于2014年的松果電子,但2017年澎湃S1因28nm工藝落后折戟沉沙。此后,小米轉向“曲線救國”——從影像芯片C1、快充芯片P1,到獨顯芯片T1,十年間推出十余款小芯片積累技術。2023年,小米成立獨立芯片公司“玄戒技術”,整合千人研發團隊,最終突破SoC設計壁壘。
與OPPO哲庫的“悲壯退場”不同,小米的策略更務實:初期量產200萬-300萬片,主攻3000-3500元中端市場,避開發燒級旗艦的正面廝殺。供應鏈人士透露,雷軍甚至推遲十場高管會議,親自督戰芯片調試,可見決心之大。
外界最關心的是:小米如何平衡自研芯片與高通的關系?答案藏在“兩條腿走路”的策略里。玄戒O1初期僅用于小米15S Pro特別版,主力機型仍采用高通芯片。同時,小米通過外掛聯發科5G基帶繞開專利墻,并保留與高通的采購合作。
更深層的底氣來自生態護城河。小米手機年銷量超3億臺,汽車、AIoT設備更是增速迅猛。自研芯片不僅能降低20%的硬件成本,更能打通“人車家”全場景體驗,這是高通給不了的。正如業內人士評價:“玄戒芯片是小米生態帝國的支點,賭的是未來十年的主動權。”
玄戒O1的發布,可能引發連鎖反應。OPPO被曝重啟部分芯片項目,vivo加速與聯發科定制合作,連榮耀也開始招募芯片人才。這場自研浪潮正在改寫三大規則:
定價權爭奪
:高通獨占高端芯片市場的局面被打破,國產廠商議價能力提升;
技術命脈自主
:小米、華為形成“雙保險”,減少“卡脖子”風險;
生態壁壘成型
:芯片+OS+硬件的深度整合,讓跨界競爭門檻陡增。
玄戒O1的成敗,短期內看量產良率和市場反饋,長期則考驗小米的生態協同能力。但無論如何,這場逆襲標志著國產手機正從“組裝廠”向“技術派”轉身。正如雷軍所說:“做芯片是九死一生,但不做芯片,未來可能生死未卜。”
關于小米15S Pro,你會為國產芯買單嗎?評論區聊聊你的看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