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英上周簽訂了所謂“首份關稅貿易協議” 圖為英國和美國國旗
美國和英國上周簽訂了所謂“首份關稅貿易協議”。有英媒報道稱,該協議將對華投資否決權交由美國。
據英國廣播公司(BBC)14日報道,英國政府對于英美協議可能損害中國利益的說法緊急解釋。
在英美這份協議中,美方雖部分撤回特定領域的關稅,但美方對于英國鋼鐵和制藥等戰略領域設置了嚴格的所謂“安全”條款,要求相關行業必須“盡快滿足美國在供應鏈安全和生產設施所有權方面的要求”,以獲得美國關稅的豁免或減免優惠政策。
盡管從表面上看,該條款適用于所有第三國,但英國官員向《金融時報》承認,美方已暗示中國是其針對目標。
報道稱,中國方面擔憂此舉或導致其無法向英國供應輸美商品,并向英國《金融時報》強調了一項“基本原則”——國家間的合作不應違背或損害第三方的利益。
報道一出,中國駐英國大使館便表態稱,中方對媒體有關報道表示嚴重關切,并已向英方提出交涉,要求其作出澄清。
英國政府回應稱,與美國的貿易協議符合國家安全利益,保障關鍵領域數以千計的就業崗位,保護英國企業,并為未來更大規模的貿易奠定基礎。英方強調,協議中的任何“外部條款”都“不是為了破壞與任何第三國的互利經濟關系”。
來源 | 觀察者網
延伸閱讀
特朗普政府的關稅攻勢,動搖了美國盟友對傳統聯盟關系的信心。日前,瑞典方面表示,將推動歐盟加入《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伙伴關系協定》(CPTPP),抵消美國關稅政策影響。此舉引發美國國內擔憂,當地時間5月14日,美國國會議員緊急召開聽證會,尋求應對之策。
香港《南華早報》報道稱,聽證會上,有議員直言,當前局面對美國“非常不利”,美國的經濟伙伴正在排除美國的情況下展開合作,這在幾年前是“不可能”發生的。
瑞典方面表示,將推動歐盟加入CPTPP 圖為CPTPP締約國
“美國正自我封閉,歐盟不應錯過機會”
當地時間13日,瑞典對外援助與外貿大臣本杰明·杜薩在日本通過電話告訴路透社:“如果歐盟和CPTPP作為貿易集團聯合起來,將會創建世界上最大的自由貿易區。”
目前,杜薩正對多個亞洲國家進行貿易訪問。他透露,瑞典將于當地時間15日在布魯塞爾舉行的歐盟外長會議上提出加入CPTPP的提案。
“在美國越來越自我封閉的時候,歐洲面臨著向投資和貿易開放的良好機會,”杜薩稱,“這對瑞典來說至關重要。如果我們想在瑞典負擔得起醫療保健、學校和社會服務……我們的出口商必須擁有更多的市場。”
瑞典對外援助與外貿大臣本杰明·杜薩 資料圖
路透社稱,特朗普的關稅攻勢顛覆了數十年的貿易慣例,動搖了美國盟國對傳統聯盟的信心,同時引發了對全球經濟衰退的擔憂。依賴出口的瑞典是歐盟27國中自由貿易的最堅定支持者之一。
不過,杜薩表示,他預計一些成員國對CPTPP協議不太熱衷,“我們準備與法國這樣的國家展開斗爭”。據報道,法國傳統上更傾向于保護主義,尤其是在農產品方面。
雖然談判可能需要一些時間,但杜薩表示,談判可能可以按部門、按行業進行,這意味著具體協議可以相對較快地達成。歐盟已經或正在與幾乎所有CPTPP成員國談判雙邊協議。
CPTPP前身為跨太平洋伙伴關系協定(TPP),由新西蘭、新加坡、智利和文萊四國于2002年發起,旨在促進亞太地區的貿易自由化。彭博社此前報道稱,美國最初曾把TPP設想為一個經濟集團,目的是將中國排除在外,以平衡中國日益增長的實力,并鞏固美國在亞太地區的經濟實力和貿易關系。
在特朗普第一任期帶領美國退出TPP后,2018年3月8日,澳大利亞、文萊、加拿大、智利、日本、馬來西亞、墨西哥、新西蘭、秘魯、新加坡和越南共11國在智利簽署了CPTPP。
去年12月,英國正式成為CPTPP的第12個成員國,同時成為首個加入這項協定的歐洲國家。2021年9月,中國正式提出申請加入CPTPP,成為繼英國之后第二個申請加入的經濟體。
美國急了:幾年前,這根本不可能發生
當地時間13日,美國國會眾議院外交事務委員會亞太小組召開聽證會。
在這場評估如何重組美國政府以使經濟和外交政策目標保持一致的聽證會上,出席者表示,隨著美國脫離其建立的全球貿易規則,主要經濟體開始排除美國展開合作。議員們表示,美國政府機構有必要進行結構性改革,并與貿易伙伴開展更密切經濟接觸。
報道稱,聽證會主席、加州共和黨議員金映玉(Young Kim)表示,外交事務委員會旨在制定立法,以解決美國總統特朗普及其他前任總統所表達的擔憂,即“經濟安全、經濟政策就是外交政策”。
美國前貿易談判代表、美國智庫亞洲協會政策研究所副所長溫迪·卡特勒出席聽證會時警告說,美國的經濟伙伴正在美國缺席的情況下向前看,“這在幾年前是不可能發生的”。卡特勒舉例說,上周,印度與英國達成具有里程碑意義的自貿協定,歐盟有意加入CPTPP。
卡特勒還表示,其他國家也表示有興趣加入《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CPTPP或其他協議,“最終,由于所有這些協議都是在沒有我們的情況下達成的,我們處于不利地位”。
“過去的幾個月,我游歷了亞洲,在華盛頓與許多貿易談判代表團進行了交談,”卡特勒說,“我的亞洲同事和我分享了他們對美國貿易和經濟政策方向及其造成的不確定氣氛的深切擔憂。”他補充稱,他們“不理解”美國的目的所在,為什么一邊尋求合作對抗中國,一邊對他們高舉關稅大棒。
據報道,聽證會上的兩黨議員,均同意改組美國國務院,支持重組外交政策機制。例如,美國商務部的對外商業服務應該轉移到國務院,以更好地維護美國在海外的商業利益。卡特勒還說,國務院還需要進行其他改革,包括更有力地招聘和提拔具有經濟背景的官員。
美國智庫“保衛民主基金會”經濟和金融力量中心高級主任伊萊恩·德贊斯基表示同意。
“我們必須認識到,我們可能已經在沒有‘經濟五角大樓’的情況下發動了一場經濟戰,”德贊斯基直言,“我認為,我們現在正處于全面轉向經濟安全力量投射的時代,這是現在的外交政策,所以我認為在國務院內設立領導職能是有意義的。”
美國外交關系委員會格林伯格地緣經濟研究中心主任馬修·古德曼則表示,美國在貿易政策上發出的混合信號,促使一些國家在沒有華盛頓參與的情況下進行雙邊或多邊合作。
“我非常擔心,我們目前沒有任何可談的亞洲經濟戰略,”古德曼稱,“這使得其他國家只能按照自己的安排推進他們的經濟和戰略利益,并推廣他們自己偏好的規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