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河+“鄰聚里”首站落地紅杉書店。
山西晚報“山晚鋪子”的文創產品豐富多彩。山西晚報·山河+記者 武六紅攝
掃碼看視頻
在“山河+”客戶端煥新上線的同時,山西晚報傾力打造的線下多元互動聚合型空間“山河+”鄰聚里也終于揭開面紗。5月15日,太原紅杉書店正式掛牌“山河+”鄰聚里標識,標志著“山河+”客戶端線下首個示范場景落地。
在“山河+”鄰聚里·紅杉書店的三層空間內,書香與咖啡香交織,山晚文創與社區生活相融,居民既可在“何以山西”文創區觸摸文化根脈,也能通過“民生意見箱”直連媒體服務,還有機會參加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這場始于“鄰里”理念的跨界合作,開啟了主流媒體扎根社區、賦能基層、深耕文化的全新探索。
山晚元素點亮社區書房
5月的太原陽光明媚,位于太原市萬柏林區上峪中路上的紅杉書店門前綠樹掩映,潺潺流水浸潤著大理石砌成的景觀池,遮陽傘下的潔白桌椅上,幾位居民正捧著剛買的咖啡翻看著新書……
這里毗鄰西中環街、南內環西街等交通主干道,附近有光華實驗小學等多所教育機構,輻射周邊幾個大型小區的數萬人口。作為“山河+”客戶端多元互動空間——鄰聚里的落地載體,這里處處流淌著媒體與社區、新聞與民生深度融合的基因。
走進一層大廳,暖黃色燈光下,千余冊暢銷圖書沿墻而立,從文學名著到社科精品,從育兒百科到山西文化專題,形成環形閱讀長廊。中央區域的原木吧臺飄著咖啡香,與一旁的文創展示臺相映成趣——大同刀削面造型的毛絨玩具憨態可掬,永濟餃子模樣的鑰匙扣精致可愛,最醒目的當數山西晚報“何以山西”系列文創,琉璃打造的佛國世界、印有平遙古城的筆記本,以及寫滿山西故事的畫冊,吸引著眾多讀者駐足翻看?!斑@些都是‘山晚鋪子’的明星產品,很多家長帶孩子來,都會一邊翻看,一邊講講背后的山西故事?!睍曛骼砣酥戽既A指著陳列區介紹。
沿旋轉樓梯而上,二層的兒童閱讀區充滿童趣:臺階式閱讀座席一塵不染,陽光透過落地窗灑在色彩斑斕的繪本上,《猜猜我有多愛你》《不一樣的卡梅拉》等經典童書分門別類陳列。“這里不僅是孩子的閱讀空間,還是家長的能量場所,可以舉行各種各樣的分享會。”朱婕華說。
三層的咖啡博物館更有一番別樣的意境,從咖啡豆到百年咖啡壺,從世界各地的咖啡杯到山西本土的咖啡衍生品……“未來這里將定期舉辦非遺手作課堂以及充滿‘山河+’元素的各種社群活動,相信這里會成為年輕人的‘打卡圣地’?!敝戽既A說。
“鄰里”理念促成雙向奔赴
“鄰聚里”之名,諧音“零距離”,又與“鄰居”“鄰聚”巧妙呼應,這一充滿巧思的命名,承載著媒體服務下沉、功能拓展、文化深耕的多維使命,更是對媒體自身功能與定位的全新詮釋。“山河+”鄰聚里,與“山河+”客戶端煥新上線同步推出,旨在打造線上線下同頻共振的新型傳播生態,為更多用戶帶來多維度、沉浸式的新聞體驗與互動場景。
“作為山西人家喻戶曉、風行二十余載的媒體品牌,山西晚報在新媒體浪潮奔涌的當下,既要在內容形態與傳播方式上大膽突破,更要以基層為根,深耕本土,讓新聞的溫度與深度始終扎根于百姓生活的土壤中?!鄙轿魍韴笊缟玳L李廣義坦言,隨著“山河+”客戶端的煥新上線,“+”的背后延伸出無限的機會與可能,可以無限地疊加、累進、裂變。打造線下互動多元聚合型空間鄰聚里恰恰是山西晚報在推動主流媒體系統性變革的進程中,堅持守正創新、堅定戰略導向、堅守人民立場、堅韌改革定力的信心與意志的集中體現,也是山西晚報從“新聞傳播者”向“文化服務者”轉型的全新探索與嘗試。紅杉書店作為山西首個社區性文化樞紐,自帶“家門口的文化空間”屬性,二者的結合堪稱“天作之合”。傳統媒體需要扎根基層,社區需要專業的文化賦能。
“我們叫‘鄰里書房’,主打社區文化服務;山西晚報做‘鄰聚里’,強調媒體服務下沉,理念是高度契合。”曾在垂直媒體深耕12年的書店主理人朱婕華難掩興奮地說,“山西晚報有全省的資源網絡,我們有社區的毛細血管,這種‘上接天線、下接地氣’的聯動,正是社區治理最需要的?!?br/>構筑社區文化新場景
事實上,對山西晚報而言,賦能社區文化,僅僅是鄰聚里若干功能之一,它能夠承載的功能與意義還有很多。
這里將是民意反饋的直通車,讓民聲訴求擲地有聲。鄰聚里將搭建起居民與政府部門直接溝通的快速通道,居民可以通過平臺及時反饋生活中的問題與建議。
這里將成為輿論引導的新陣地,將新聞生產扎根于城市的街頭巷尾。社區里的凡人善舉、民生動態、發展故事,都能通過鄰聚里及時收集、傳遞,讓新聞更接地氣、更有溫度。
這里將是資源整合的強磁場,依托媒體的公信力與影響力,鄰聚里將成為連接政府、企業、社會組織與居民的資源樞紐。按照規劃,未來將引入文旅展覽、公益講座、助農市集等多元活動,激活社區發展的內生動力。
這里還將成為品牌創新的試驗田,讓媒體價值破圈生長。通過打造特色文化IP、創新服務模式、開展跨界合作,鄰聚里不斷提升媒體的品牌影響力與市場競爭力。從策劃獨具特色的社區文化節,到推出定制化的便民服務產品,鄰聚里以創新驅動品牌升級,實現從新聞傳播者到城市生活服務品牌塑造者的跨越,拓展媒體價值的全新邊界。
對紅杉書店來說,借助山西晚報的媒體公信力,不僅能提升文化活動的規格,更能拓展服務邊界。“我們想把書店變成‘社區會客廳’,以文化為核心,串聯起文旅、文博、文創等多元業態,打造傳統文化傳承、地域特色展示、創意靈感孵化的高地?!敝戽既A期待,通過打造鄰聚里,可以將研學實踐、藝術教育、思想交流納入版圖,構建讀書、學習、互動、共創的多元空間。居民在這里既能沉浸書香,又能碰撞思想火花,更能攜手培育文化新生態,讓文化的力量浸潤社區每個角落。
破圈融合激活媒體新勢能
鄰聚里的落地,標志著山西晚報在媒體深度融合中邁出關鍵一步。對媒體發展而言,這不僅是線下空間的拓展,更是服務模式的革新:通過將“山河+”客戶端的線上優勢與紅杉書店的線下場景結合,形成“新聞采集在社區、活動組織在社區、服務落地在社區”的閉環。
對社區居民而言,鄰聚里帶來的改變觸手可及。在這里,老人可查詢養老政策,家長能獲取教育資訊,年輕人可參與職業沙龍;文創市集、非遺體驗、讀書會等琳瑯滿目的活動還可以大大豐富居民的業余生活。
此前,書店一次開放日活動,著名作家、《大地上的山西》作者姜劍波來此講座,吸引了100多位居民參與。一位帶著孩子參加交流的家長忍不住感慨:“沒想到大作家會走進咱們社區,這種零距離的文化交流,比看電視更有溫度?!边@種“溫度”,正是紅杉書店與山西晚報希望通過鄰聚里傳遞的核心價值——以“零距離”的理念、“鄰聚”的熱情、“里弄”的煙火氣,打造更有溫度、更具品質、更富活力的城市生活新圖景。
未來,山西晚報計劃將“山河+”鄰聚里模式復制到全省,在11個市選取特色社區建立據點,形成“1+N”的線下服務網絡。鄰聚里也將持續創新,不斷探索更多元化的服務形式和活動內容,深度融入城市發展的肌理。相信在不久的將來,“山河+”鄰聚里將成為山西大地上一張獨具特色的文化名片,成為新時代媒體與城市同頻共振的生動注腳。
山西晚報·山河+記者 武佳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