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解放軍第一次實行軍銜制度。這本來是件表彰革命功臣、整頓軍隊的好事,可沒想到,卻鬧出了一些風波。
其中,老革命聶鶴亭因為對自己的軍銜不滿意,直接跑去總政治部找羅榮桓理論,結果事情鬧大了。
羅榮桓一句“先不要給他授銜”,讓這件事成了那段歷史里一個繞不開的話題。
軍銜制度背景和聶鶴亭的“火氣”
1955年,新中國成立沒幾年,軍隊建設正邁向正規化、現代化。之前解放軍打仗靠的是革命熱情和實戰經驗,沒啥軍銜一說,大家都是“同志”,職務分工靠的是實際需要。
可到了和平時期,軍隊得規范化,軍銜制度就應運而生了。這次授銜不光是給將領們論功行賞,也是為了讓軍隊管理更科學。不過,人性復雜,有獎就有爭議,聶鶴亭就是其中一個“刺頭”。
聶鶴亭是個老革命,經歷過南昌起義、長征、抗戰、解放戰爭,功勞不小。可他被評了個中將軍銜,心里不服氣,覺得自己應該得上將。
這事兒憋不住,他就直接跑到總政治部找羅榮桓發火去了。結果羅榮桓沒慣著他,直接讓他的軍銜“凍住”,還得停職反省。
聶鶴亭1905年出生在安徽阜陽一個窮苦人家,小時候家里窮得叮當響,7歲才上私塾,念了沒多久又因為沒錢輟學兩年。后來好不容易重回學校,在阜陽勝利第三師范附小讀書時,接觸到了愛國思想,救國的念頭在他心里扎了根。
1921年,他考進安徽省立安慶皖江專科師范學校體育系。這期間,他開始接觸社會主義青年團,讀了不少進步書刊,馬克思主義的種子算是種下了。
他認識了許繼慎,這位后來犧牲的紅軍將領帶他入了共產黨,從此他走上了革命路。1926年,他加入國民革命軍第四軍葉挺獨立團當排長,跟著北伐打仗。南昌起義,他也在場,負責警戒任務。起義失敗后,他跟著朱德、陳毅整編部隊,當了第五縱隊副隊長。
到了抗日戰爭,聶鶴亭的角色更重要了。他當過軍委參謀部部長、晉察冀軍區參謀長,腦子活、能打仗。解放戰爭時,他先后干過松江軍區司令員、東北民主聯軍參謀長,跟著林彪在東北打了不少硬仗。
新中國成立后,他調去裝甲兵當副司令員,搞坦克部隊建設,算是為軍隊現代化出了不少力。可1955年評軍銜時,他只得了個中將,這就讓他炸了毛。
軍銜制度是怎么回事?
聶鶴亭為啥不滿意,得先搞清楚軍銜制度是怎么定的。1955年的軍銜制度是中國軍隊史上頭一回正式搞軍銜,之前都是“土法煉鋼”,沒啥正規等級。
這次制度設計參考了蘇聯模式,但結合了我國自己的情況,主要是想通過軍銜體現將領們的功績,同時給軍隊管理定個規矩。
評軍銜的標準有三條:戰功、資歷、現任職務。戰功看你在革命戰爭里打了多少仗、立了多少功;資歷看你啥時候參加革命、干了多少年;職務看你現在的位置有多高。
這三條綜合起來評,軍銜從元帥到少將,分了好幾級。
整個評定過程挺復雜,先是部隊內部提名,然后軍銜實施委員會審核,再報到國務院副總理那兒,最后彭德懷把名單遞給周總理拍板。
1955年中南海懷仁堂搞了個授銜儀式,十個元帥、十個大將、幾十個上將、中將、少將,熱熱鬧鬧地定了。
有人覺得自己功勞被低估,有人覺得資歷沒算全,還有人覺得現職沒給夠分量。聶鶴亭就是覺得自己的“賬”沒算清楚。
1955年,聶鶴亭被評了個中將軍銜,按說這也不低了,可他就是咽不下這口氣。他覺得自己有幾點“資本”,應該得上將。
聶鶴亭1924年入黨,1926年就跟著葉挺打北伐,1927年參加南昌起義,比不少上將入黨早、參軍早。
南昌起義、長征、抗戰、解放戰爭,他哪場大戰沒摻和?尤其在東北戰場,他當參謀長時幫林彪出了不少主意。新中國成立后,聶鶴亭干過裝甲兵副司令員,這可是個實權位置。
他當過粟裕的上級,粟裕得了大將,他卻只拿中將。
可評軍銜不是他自己說了算,委員會綜合看下來,覺得他雖然資歷老、功勞不小,但有些關鍵戰役他不是主打,職務上也沒到頂尖級別。
中將這個評定,算是公正的。可聶鶴亭不這么想,他覺得自己被“虧待”了,憋了一肚子火,決定找人說理去。
大鬧總政治部
1955年9月,授銜名單剛公布沒多久,聶鶴亭坐不住了,直接殺到總政治部找羅榮桓。羅榮桓那時候是總政治部主任,分管軍銜評定的事兒。
聶鶴亭去了以后,情緒特別激動,覺得自己革命那么多年,功勞苦勞都有,憑啥只給中將?
羅榮桓耐著性子跟他解釋,說評軍銜不是看單一條件,得綜合考量,程序也很嚴格。可聶鶴亭不聽,越說越火大,甚至拍了桌子。
羅榮桓也不是好惹的,他是元帥級別,脾氣硬得很,見聶鶴亭這么鬧,直接拍板:“先不要給他授銜。”
這還不算完,事兒傳到中央軍委,毛主席聽說后也發了話,讓聶鶴亭停職反省,軍銜暫時凍結。這下,聶鶴亭可算踢到鐵板了。
聶鶴亭鬧了一通,回去冷靜了幾天,越想越覺得自己沖動了。他畢竟是老革命,明白組織紀律的重要性。他寫了份檢討,承認自己情緒化、不該鬧事兒。中央軍委看他態度還行,加上他功勞確實擺在那兒,就決定補授他中將軍銜。
這回他沒再吭聲,老老實實接受了安排。后來他繼續在裝甲兵干活兒,為軍隊建設出力,直到退休。
1955年的軍銜制度,雖然有波折,但意義不小。
它讓軍隊邁向正規化,激勵了后人。革命者的價值不在軍銜高低,而在他們為啥打仗、為誰奉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