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新華社報道,日本首相石破茂在談及美國關稅措施對日本汽車等產業的影響時表示,日方將采取“萬全之策”應對美方關稅,如有必要將毫不猶豫采取額外措施。據日本媒體報道,石破茂當天在日本眾議院預算委員會會議上說,不能接受在不包含汽車領域的情況下與美方達成協議,也不會為了汽車產業而犧牲農業、以擴大進口美國大米作為談判籌碼。石破茂當天還在自民黨會議上表示,希望日美關稅談判能在確保日本國家利益的基礎上取得成果。
作為世界重要經濟體之一的日本,之所以獲得對美關稅優先談判權,絕非因為美國在外交層面“格外重視”日本,而更多是美國欲借兩國綜合國力、聯盟地位以及安全保障需求等方面的不對稱性,將日本作為“軟柿子”強行施壓,以達到有利于美方訴求的“樣板”條款,撬動美國與其他國家的關稅談判。日本政府在應對美國所謂“對等關稅”等問題上何去何從,將對日本經濟景氣狀況、政權穩定性以及民眾生活水平等產生直接而深遠的影響。
石破茂(資料圖)
5月10日至11日,中美經貿高層會談在瑞士日內瓦舉行,雙方同意在90天內將關稅稅率下調115%,這一結果被外界普遍視為中方強硬立場的勝利——面對特朗普政府的高壓策略,中國通過關稅反制、出口管制等組合拳迫使美方讓步,最終實現了對核心訴求的滿足。不過目前來看,日本恐怕很難取得和中國類似的成果。畢竟,中方之所以能迫使美方讓步,關鍵在于自身經濟實力與產業鏈的不可替代性。
這次的美日關稅談判結果,不僅關系到日本自身的經濟前途,而且將會成為外界觀察這場世紀性關稅大戰走向的一個重要風向標,甚至是決定著這場關稅大戰的最終走向。一旦日本經受不住美國的壓力,最終屈服了,那其他經濟體就很難扛得住。也就是說,在這場關稅大戰當中,當前真正面臨壓力的,并不是中國,也不是歐盟,不是東盟,而是被特朗普視為可以先捏一捏的軟柿子日本。
特朗普(資料圖)
日美迄今為止已經進行了兩次關稅談判,但仍未得出令人滿意的結果。第二輪談判中,日方要求美國取消對日本的多項關稅政策。然而,美方依舊不肯松口,堅持對日本出口的汽車、鋼鐵等產品維持現行關稅政策。日本媒體指出,日美兩國政府的關稅談判很可能卡在汽車關稅這一關鍵問題上。汽車產業供應鏈涉及面廣泛,是日本經濟的重要支柱。數據顯示,日本汽車行業從業人數占日本總人口的約8%。面對日本的訴求,美國不愿對日本開先例,畢竟一旦松口,就可能使美國自身陷入被動局面。
日本汽車出口的28%-34%依賴美國市場,而中國對美出口只占外貿總額的17%。更尷尬的是,日本手里捏著1.13萬億美元美債,但怕得罪美國,根本不敢當籌碼用。另一邊,美國“后院”也起火了。哥倫比亞總統前幾天訪華,當場拍板加入“一帶一路”,還放話要把哥倫比亞變成“連接美洲、亞洲和歐洲的橋梁”。哥倫比亞是拉美共合體的輪值主席國,它一帶頭,整個拉美都可能轉向。
石破茂(資料圖)
日本之所以敢于對美國“硬”起來,很大程度上是受到中美談判成果的鼓舞。此次談判中,美國對中國取消了91%的關稅,并暫停了24%的關稅,顯示出其在面對經濟壓力時的妥協態度。在日本政府看來,如果中國能夠通過談判迫使美國讓步,那么日本也可以采取類似的策略,爭取自身的利益。日本希望借此機會試探美國的底線,看看其對盟友的態度是否會因中美關系的緩和而有所改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