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3日,吉利第四代博越L在杭州富春江畔上市,限時售價9.29萬元起。第四代博越L定位緊湊型SUV,搭載CMA全球豪華架構,提供2.0TD+7DCT和1.5TD+7DCT兩種動力組合,百公里加速可達7.4秒。
GEEA 3.0電子電氣架構與星睿AI技術矩陣的加入,使得第四代博越L在智能化方面取得突破。例如,星睿AI云動力模型,能夠根據用戶駕駛偏好自動調整油門響應、空調和換擋邏輯;星睿AI智慧云診斷系統可實現99%核心零部件遠程診斷。
智能座艙方面,第四代博越L搭載同級AI算力天花板的7nm“龍鷹一號”芯片,擁有16G+128G超大存儲空間;全系標配Flyme Auto智能座艙系統,15.4英寸中控大屏具備2.5K超高清畫質。
此次第四代博越L的升級,試圖重新定義10萬元級燃油SUV價值標準。作為國產緊湊型SUV的一員,吉利博越L的發展背后,是自主品牌打破市場壟斷、重塑市場規則的歷史。
在中國汽車市場,轎車發展早于SUV,在2010年之前,外資品牌憑借轎車產品統治著市場。SUV的興起,給了自主品牌追趕合資的機會。
2011年,哈弗H6以“10萬元級高配”策略殺入市場,首年銷量突破16萬輛,一舉激活家庭SUV需求。隨后,比亞迪S6、長安CS75、傳祺GS4、吉利博越等車型相繼登場,以年均15%的增速狂飆突進,推動中國汽車消費結構從轎車向SUV轉移。值得一提的是,吉利在2016年之前還沒有SUV產品,博越是其第一款真正意義上的SUV。
數據顯示,2011年中國SUV銷量僅160萬輛,占乘用車市場8.6%;至2024年,SUV銷量達1131萬輛,占比攀升至49.2%。目前,哈弗H6、長安CS75、吉利博越、傳祺GS4累計銷量已經分別超過400萬輛、270萬輛、200萬輛、100萬輛,這幾款熱銷車型累計銷量近1000萬輛,創造了全球汽車行業的新紀錄。
中國汽車通過SUV“上位”的背后,不僅是銷量的增長,更是一場技術與產業鏈的突圍。長城檸檬平臺、吉利CMA架構、長安藍鯨動力等自主技術體系的崛起,讓中國汽車擺脫了“市場換技術”的困局。
此外,中國自主品牌汽車曾長期面臨“代際短、車型壽命周期短”的詬病,但以哈弗H6、長安CS75、吉利博越等為代表的國產SUV,通過技術迭代、平臺化戰略與用戶需求洞察,實現了從“爆款單品”到“長生命周期經典車型”的跨越。
自2011年以來,哈弗H6已經迭代到第三代,歷經14年的發展,其生命周期之長,甚至超越部分合資車型。長安CS75、吉利博越也均迭代到第四代車型,分別有11年和9年的歷史。
技術的普惠更將緊湊型SUV的均價從2010年的25萬元拉低至當前的12萬元,推動國產汽車崛起。2011年,SUV銷量前十名被本田CR-V、大眾途觀、日產逍客、奇駿、豐田RAV4、現代勝途等合資車型壟斷。到了2024年,自主品牌已在前20名中占據12席。
如今國產SUV已經走向全世界,其中,吉利博越遠銷全球60多個國家,奇瑞瑞虎7在2023年以23.8萬輛的出口量超越特斯拉Model Y,登頂2024年車型出口榜冠軍。比亞迪宋家族則憑借“混動+純電”戰略,在2025年一季度以26.9萬輛的全球銷量領跑,其中海外銷量占比超30%,在英、德、泰等國市場反超特斯拉。
得益于緊湊型SUV熱銷帶來的積淀,自主車企得以通過技術升維與生態創新,進一步向高端化發展。2025年,中國品牌集體向高端市場發起沖擊,自主SUV迎來了“9系”旗艦SUV的新紀元。例如,深藍S09以29萬元起售價切入“輕奢市場”,問界M9、騰勢N9卡位40萬—55萬元主流區間,極氪9X則以“百萬定價”試探品牌天花板。
然而,國產SUV的發展也并非一帆風順,曾經的“神車”哈弗H6、榮威RX5、傳祺GS4等車型,均告別了過去高增長的態勢。隨著新能源化和智能化的深入,每個品牌都在思索如何將經典產品與當下的市場需求相結合,這是保證經典車型能夠長期發展的關鍵。
自主SUV的崛起的一大秘訣在于“想用戶之所想”。在智能化需求進階的時代,第四代博越L定位“好看、好開、好智能”的新一代三好SUV,GEEA 3.0電子電氣架構、星睿AI技術、“龍鷹一號”芯片、Flyme Auto智能座艙系統,既滿足了燃油車用戶對智能化的高期待,又在同級競品中更具實力。
設計方面,2016年第一代博越提出了“中國美學”設計理念,定義了“中國風SUV”標桿,不僅帶動了其他競品車型跟進本土化設計,更促使吉利在星越L等后續車型中深化中國元素,讓品牌及車型在不斷更新迭代中,保持了獨特的品牌形象和用戶認知。
從模仿借鑒到定義規則、從性價比突圍到技術升維,國產緊湊型SUV整體上保持了向前和向上發展。作為維系企業生存的核心支柱,緊湊級SUV市場不僅是自主品牌的“造血中樞”更是產業鏈話語權的爭奪前線。唯有圍繞用戶需求重構產品價值,方能在當前復雜市場中獲得更大的優勢。
(作者 周信)
免責聲明:本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供參考、交流,不構成任何建議。
周信
行業產業報道部記者 關注汽車產業發展,對新能源、儲能及動力電池關注較多,擅長深入報道及行業分析。聯系郵箱:zhouxin@eeo.com.cn 微信號:zx13552437427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