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西安5月16日電 (記者李志強)5月16日上午,以“快速變化社會中的博物館未來”為主題的2025年“國際博物館日”陜西主會場系列活動在陜西歷史博物館啟動。活動旨在探索博物館在新時代的使命,積極探尋創新發展路徑,全力推動文化遺產保護利用與公眾服務實現深度融合。
活動現場為陜西省第五批12家社區博物館授牌,這也標志著陜西省基層單位的社區博物館總數達到74家,陜西省文博服務進一步向“最后一公里”延伸,更貼近基層民眾。
“禾苗驛站”計劃在活動現場啟動。人民網記者 李志強攝
陜西省文物局與陜西省婦聯聯合推出的“禾苗驛站”計劃也在活動現場啟動,首批12家試點博物館將通過“博物館+學校+社區”聯動模式,構建青少年傳統文化教育矩陣,為青少年提供更豐富的文化教育資源。
“吉金·中國——中國青銅文明的興起與繁榮”展上展出的文物。人民網記者 李志強攝
活動期間,陜西歷史博物館“吉金·中國——中國青銅文明的興起與繁榮”展與西安碑林博物館“漢字書法碑林”展將對外開放,西安碑林博物館還安排了現場書法展演、文創產品展示、社教活動展演、文物公益鑒賞和文物普法宣傳等豐富的配套活動,吸引眾多游客參與。此外,西安碑林博物館還圍繞“博物館的過去、現在和未來”這一主題舉辦學術研討活動,邀請眾多知名專家學者進行深入探討和交流。
西安碑林博物館文物公益鑒賞活動現場。西安碑林博物館供圖
記者了解到,圍繞“國際博物館日”,陜西省各文博單位在五月份還組織了各類內容豐富、形式多樣、公眾參與性強的線下線上活動,舉辦主題展覽、社教活動、專題講座、知識問答等521場次。其中,西安市在大唐西市舉辦“博物館日西安”主場活動,開設“一半煙火一半詩——長沙窯的生活美學”展等30余項原創展覽、160余場次的社教活動和云端線上活動;寶雞市圍繞麟游九成宮博物館開館舉辦系列活動;銅川市策劃“文物活起來+沉浸式體驗”雙主線文化惠民活動,舉辦“漢風廉韻——漢代廉政文化”展;延安市聯合十二家文博單位舉辦“延安精神永放光芒”主題活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