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談判達成共識已經過去了三天,隨著中方對稀土禁令松口,全世界都松了一口氣。
然而中方雖然松了口,可想要拿到卻沒有那么容易,當美國人看清許可證上白紙黑字標注著“僅供指定企業使用”時,懸著的心算是徹底死了,整了半天中國壓根就沒準備對美國松口,這是為什么?特朗普對此又將作何反應?
稀土這顆棋子,北京為何捏得這么緊?
5月12日中美聯合聲明剛出來的時候,美國國內簡直像中了彩票似的歡騰。白宮官網連夜掛出“美國對華關稅從145%直降到30%”的喜報,特朗普還在自家社交平臺上狂發三遍“歷史性勝利”,不知道的還以為他拿下了火星殖民地。
可仔細扒拉協議細則就會發現貓膩:所謂“降稅115%”不過是把4月2日之后新增的34%關稅砍掉24%,再加上取消之前加征的91%關稅拼湊的數字游戲。
更扎心的是,中方同步取消的反制措施里,壓根沒提稀土這茬。
正因為背景如此,最近中美會談的一些結果,就特別值得琢磨了。雙方確實談妥了,要把從今年四月起互相加的那些關稅給取消掉,中國也順勢停了些非關稅的反制措施。
這看起來,緊張的關系好像松了口氣,可是平靜的水面底下,暗流可一點沒停,美國最上心,或者說最窩火的那個稀土出口管制問題,中方卻是一點沒松口。
中國對稀土的管制,壓根兒就不是沖著之前那輪“對等關稅”去的,而是跟美國拿芬太尼說事兒,對中國加的那部分關稅,緊緊地捆綁在一起。既然美國那邊加的稅還沒撤,中國這邊自然也留著這張反制牌。
所以就算“對等關稅”的事兒談得有點眉目了,稀土的閥門也沒因此就向美國敞開,中國的玩法,那叫一個既靈活又強硬。
一方面,對稀土出口管制做了點小調整,算是給了個姿態——發了新的出口許可。可有意思的是,拿到許可的,是德國大眾汽車的供應商,還有一些歐洲和越南的公司。說白了,就是“放了,但沒完全放”,而且還精準地把美國給繞過去了。這種“點對點”的許可模式,反倒更顯出管制的嚴絲合縫。
另一方面,中國國內還在拼命給稀土產業“上弦緊箍”。就在前不久,好幾個部門湊一塊兒開了個會,專門要給稀土從頭到腳捋一遍,還要下狠勁整治走私這些非法外流的口子。
這明擺著是告訴外面:中國對稀土這張王牌的掌控,只會越來越緊,不可能松。
與此同時,之前提過的其他一些非關稅手段,比如把美國公司拉進“不可靠實體清單”,或者限制對某些美國公司的出口,雖然最近名義上說是“暫停實施”,可這事兒并沒完。
美國公司想跟中國伙伴做生意?還得老老實實遞申請,等著批下來才能動。這些看似“暫停”的措施,其實就像棋盤上還沒落下的棋子,隨時都能根據風向再撿起來,成為將來談判桌上的新籌碼。
中方不松口的原因
根據美國媒體2024年的統計數據,美國因芬太尼死亡的數量超過了10萬人,引起了美國民眾的重視,民間抱怨之聲開始沸騰。
在這種情形下,特朗普政府此前又一次使出“甩鍋”中國的法子,并且還通過對華增加相關產品的10%關稅,試圖想要把芬太尼的禍水引向中國。
對于美國的污蔑,我國在今年3月初發布的《中國的芬太尼類物質管控》白皮書中,明確指出:我國早就將芬太尼列入嚴格管控藥品清單之中,無論是國內銷售還是對外出口都實行著十分嚴格的管控。
很顯然,美國多次利用“芬太尼”來借題發揮,目的就是為了轉移輿論壓力。截至目前,芬太尼問題依然沒有妥善解決,4月份之前美國還以此為借口對中國加了一些不合理的關稅,到現在這些關稅還沒取消,所以中國沒理由對美國全面松口
美國想自己搞稀土
稀土對于現代工業的重要性這里不做過多贅述,對于中國而言,稀土這張牌就是拿捏美國的“王炸”牌,因為美國目前所有可創匯的高精尖工業產品包括軍火,幾乎都離不開中國的稀土供應。
所以說到底著急的一定是美國,但是很顯然,在特朗普沒有完全服軟的情況下,中國絕不會輕易松口。
那么問題來了,既然中國卡得這么死,美國能不能自己重建一套稀土產業鏈,打破這個僵局?理論上說,不是完全沒可能,但問題是現實里的坎兒太多了。
首先就是錢。要建一套從挖礦到精煉的全套稀土產業,就美國現在這個樣子,需要投入的成本可以堪稱天價,而且即便建成了,中國的稀土價格也是處于完全的優勢地位,美國產品沒有任何競爭力。
其次是時間。就算豁出去砸錢,美國要想在某些稀土領域實現有限的自主,業內估計至少也得五年以上。要是想全面自主可控,特別是在技術門檻比較高的中重稀土這塊,那可能得十年甚至更久。這期間,從蓋廠房、買設備到培養人才,每一步都得精打細算,慢慢熬。
更要命的難題,是技術。中國在中重稀土提煉技術上的領先,那是幾十年一點點積累起來的,而且國家明令禁止這些核心技術對外轉讓,這意味著美國就算砸再多錢,也可能在關鍵技術上卡脖子。
再說,中國那么大的稀土產業規模,成本優勢太明顯了,產品在全球市場上競爭力十足。美國要是重建產業鏈,不僅初期投入和運營成本高得嚇人,將來在價格上也根本拼不過中國貨。
到時候,除了美國政府和少數鐵桿盟友,恐怕也沒幾個人愿意買單。在這種風險高、回報低,甚至可能一直賠錢的買賣面前,真沒幾個美國企業愿意“為愛發電”,去蹚這渾水。恐怕連特朗普自己,對他能不能把美國稀土產業給救活,心里也未必有底。
結語
正是因為深知這條自救之路有多難、有多長,美國才會在談判桌上,把要求中國取消對美稀土管制,當成一個特別重要的目標,他們等不起,也耗不起。
只要中國在稀土和關鍵礦產這張牌上繼續做文章,再巧妙地跟芬太尼這些還沒解決的問題聯動起來,最可能發生的情況,恐怕不是美國強硬到底,而是他們不得不進一步放低姿態,尋求跟中國的和解與妥協,好在這些要命的領域先喘口氣。
中美這場博弈,還遠沒到亮底牌的時候。稀土,只是這盤復雜大棋中的一顆關鍵棋子。它就像一面鏡子,照出的是全球供應鏈的脆弱,更是大國博弈的智慧與耐力。這盤棋,看來還早著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