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銀行股漲得挺好,可偏偏有大佬開始看空了。
為啥呢?其實市場里藏著更關鍵的事兒!
今兒咱就掰開揉碎了聊明白,文末有關鍵數據,錯過可別拍大腿!
一,李蓓看空銀行股
李蓓在4月月報里說,自己持有超10%銀行股一年多,最近已大幅減倉,后面打算全賣光。
她看空銀行股,關鍵是二手房市場走勢,今年一季度房價剛有點企穩,二季度又開始跌了,按這趨勢,年底全國二手房指數可能跌30%。
要知道,房貸首付平均是30%,房價要是跌30%,好多人房子就等于爆倉了,斷供風險蹭蹭漲。
銀行放了這么多房貸,壞賬肯定變多,資產和賺錢能力都得受沖擊。
二,散戶要看什么
現實里,局部斷供有可能發生,比如個別地方經濟崩了、收入暴跌這種極端情況。
但要說大面積斷供,概率不大,很多人哪怕房價腰斬,也會硬扛著還房貸。
而且銀行壞賬率就算要漲,銀行股該漲還是在漲,你看之前銀行股不就漲得挺好?可這跟業績好有關系嗎?
對散戶來說,天天盯著利好利空消息打轉,很容易懵圈。股市里甭管啥消息,能賺錢才是真的。
現在好多人感覺指數紅了錢包綠了,賺不到錢說白了就是上錯車下錯站,沒跟上市場節奏。
其實下錯站根子還在上錯車。要是一開始就瞅準大方向,頂多是賺多賺少的差別,趨勢對了機會管夠。
那咋才算上對車呢?好多人以前覺得有機構買就穩了,可實際上大多數股票都有機構摻和,真正能讓散戶跟著賺的沒幾個。
關鍵在哪?一只股票能不能持續漲,得看機構是不是在持續積極交易。
就像兩只股票同時啟動上漲,乍一看走勢都漂亮,誰能想到后面一個飛天一個墜地?
上對車的人就能一直賺,上錯車的只能在高位站崗,舉個例子:
從一月初起,兩只股票一起漲,可一只越漲越猛,另一只沒幾天就暴跌。
光看K線圖,根本猜不到結局天差地別!其實關鍵就看機構是不是一直在積極交易。
那怎么才能看穿機構的操作?靠數據!數據不會騙人,也不怕消息誤導,能讓我們看清市場真實模樣。
用大數據系統一分析,機構的一舉一動就全暴露了,看這張圖就懂!
這是我用了十多年的大數據工具做的圖。底下橙色柱子叫「機構庫存」數據,能直接看出機構有沒有在活躍交易。
第一只股票的橙色柱子又多又長,說明機構一直在里面折騰,股價自然一路漲;第二只股票的柱子很快消失,機構跑了,股價立馬跌慘了。
要是還看不懂,把「機構庫存」數據疊到K線圖上,機構是在猛操作還是躺平,一眼就能瞅清楚!
把「機構庫存」疊到K線圖上,就不用死盯股價瞎操心了,重點看機構咋動!
左邊那票,機構天天活躍交易,股價跟著猛漲;右邊這票,機構就開頭玩幾天,后面直接躺平,股價自然往下掉。
搞懂機構套路,小波動根本不用慌!A股幾千只票看得人暈,但抓住機構動向就有譜了,機構持續玩的票,短期震蕩也能漲回來;
機構早撤的票,漲得再歡也得小心踩坑。說白了,跟緊機構真實動作,比猜K線靠譜多了!
有了這數據,機構交易股票的一舉一動都藏不住了!
機構庫存數據太夸張了,直接超過春節行情最高點!
這數據,絕對是股市里的重磅信號,咱普通股民可一定得重視起來 。
今兒先嘮到這兒,想第一時間抓關鍵數據,那就來關注我吧!
聲明:
內容全是公開信息整理的,不薦股、沒收費群,純分享,可勁兒放心關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