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央視網
央視網消息:2025年以來,中國多家自主品牌車企紛紛加力布局海外市場,加大投入組建遠洋運輸船隊,將運力掌握在自己手中。這對于進軍國際市場的自主車企來說意味著什么?他們的船隊規模怎么樣?
5月15日,在上海海通國際汽車碼頭,這艘由上汽集團自主打造的9500車位滾裝船正式交付使用并首航歐洲。這艘被命名為“安吉安盛”的滾裝船是目前裝載量最大的汽車運輸船之一,最高航行速度可達19節。
企業負責人莊菁雄介紹,后續他們還有7艘超大型的汽車運輸船投入使用,整車遠洋運輸航線將遍布全球主要的汽車市場,目的地將達到100多個。
不僅是上汽,2025年4月下旬,裝載量同樣超過9000車位的汽車運輸船比亞迪“深圳號”在江蘇交付,隨后開啟駛往巴西的航程。據了解,比亞迪已有4艘遠洋汽車運輸船下水運營。
企業負責人高曉琳介紹,2025年第一季度,比亞迪滾裝船向海外運載超25000臺新能源汽車。下一艘9200車位級運輸船“西安號”也即將于年中交付,預計2025年比亞迪8艘滾裝船將全部投入運營。
2025年1月21日,奇瑞的首條遠洋汽車運輸船首航歐洲,第二艘汽車運輸船將在2025年6月份下水,第三艘正在加緊建造。廣汽則聯合招商輪船共建滾裝運輸公司,確保整車出海的倉位穩定。并發布了“歐洲攻略”,計劃2025年完成歐洲中轉倉建設,實現“制造—運輸—服務”全鏈條本地化覆蓋。
全鏈條協同發展 中國汽車加速“出海”
最新數據顯示,2025年1至4月份,我國汽車出口193.7萬輛,同比增長6%。其中,新能源汽車出口64.2萬輛,同比增長52.6%。
專家表示,中國汽車出口的跨越式增長源于技術、供應鏈、物流等多維度的協同突破。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副秘書長柳燕介紹,供應鏈自主可控保障了產業韌性,航運體系升級則打通了全球化“最后一公里”。全鏈條優勢疊加,讓中國汽車很好地實現了“走出去”。下一步,中國汽車品牌的重點是更好地“走進去”,實現從“產品出海”到“產業鏈及生態出海”的躍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