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統(tǒng)計數(shù)據(jù)顯示,今年一季度,AR銷量為11.2萬臺,其中在中國市場,多家品牌的入局,成為整個行業(yè)創(chuàng)新的新力量。
最近一段時間,在618之前,多家公司也是宣布了融資、產品等方面的新消息。在INAIR聯(lián)合創(chuàng)始人兼CEO黃海看來,AR眼鏡已經(jīng)完全可以取代Pad,3-5年的時間可能就會取代PC。
公開資料顯示,INAIR成立于2022年,是一家聚焦輕辦公場景的AR+AI眼鏡公司。日前,INAIR完成數(shù)千萬元A輪融資,并推出了新品AI空間計算機,由三部分核心硬件組成:AR眼鏡INAIR 2 Pro、獨立計算中心INAIR Pod,以及3D空間操作鍵盤INAIR Touchboard,全能套裝版零售價6999元,計劃在6月正式發(fā)售。
談及對這款空間計算產品的定義,黃海透露,它有一個最核心的邏輯,就是“直覺intuitive”。“你所有的操作,你所有的設備,包括智能,它都是為了滿足人的第一直覺的。都是能夠讓你直接便利地使用到,這是第一出發(fā)點。”
公開信息顯示,INAIR 2 Pro AR眼鏡搭載Apple Vision Pro同款索尼新款Micro-OLED 顯示技術,重量為77g,可呈現(xiàn)出等效4米的134英寸的“空間屏幕”,支持120Hz高刷新率與3Dof空間懸停以及無極電致變色。主機INAIR Pod搭載高通7系8核芯片,內置自研INAIR OS空間操作系統(tǒng),支持至多6屏的多窗口同臺顯示,用戶可以通過語音或實體按鍵喚醒系統(tǒng)級AI助手——INAIR AI Agent。
據(jù)悉,INAIR與DeepSeek 、豆包、文心一言、智譜清言等多家國內大模型合作,并在海外版本搭載ChatGPT。不同于市面上的多款AR眼鏡,INAIR除了能夠直接呈現(xiàn)3D的圖片和視頻外,還可以直接將2D的圖片和影片轉換為3D,其中圖片轉換在眼鏡端便能實現(xiàn)。
黃海解釋稱,這是用到了AI推理,有很多前處理、后處理的優(yōu)化,相當于是用今天APO里面SoCNPU的部分去做推理加速,或者直接理解它就是靠算力把它加速上去,以前是非常慢的。
值得注意的是,在今年推出的產品中,包含了一個鍵盤,這也令很多人不解。“鍵盤它本身不是一個直覺的交互手段,但是今天大部分人/大眾市場還是很認可鍵盤是一個生產力工具的代表”,黃海表示,“我們其實也是根據(jù)市場的需求,去調整加這樣的配件,讓它變成一個大眾可以認知的產品,這是在形態(tài)上我們做了一些取舍。”
根據(jù)研究機構發(fā)布的報告,預計2025年全球AR銷量為65萬臺,與去年同比增長30%。如果從增速上來看,AR市場的表現(xiàn)會很搶眼,但是相較于手機等終端,AR眼鏡仍稱不上是一款大眾消費品。對此,多家公司的負責人都是給出了百萬級的一個門檻,黃海也是如此,并且他更好看AR空間計算未來對于PC的取代。
“我覺得Pad今天是完全可以被取代的,只不過大家可能還沒有認知。今天我們推出來的產品,你可以直觀的理解它就是去切筆記本的這個生態(tài)位,取代的時間或許就在3-5年。”
而在AR之外,AI眼鏡作為一個大眾化相對較為容易的產品,目前的銷量已經(jīng)超過百萬臺,去年開始從創(chuàng)業(yè)市場到二級市場,便引發(fā)了一陣風潮。“雷聲挺大的”,黃海談及“百鏡大戰(zhàn)”時說道,“Ray-Ban Meta的誕生有它的技機緣巧合,這個土壤未必適合今天國內的土壤,國內也的確有人做,做廢的也不少,很多樣本已經(jīng)在證明這件事情了。”
對于未來INAIR是否也會推出AI眼鏡,黃海并沒有給出一個明確的回復,但可以確定的一點是,他并不急于在這波流量熱潮下入局,而是在等待產品和市場的成熟。
“我覺得要看準,而不是聽到別人的槍響你就沖進去,也可能你被槍打中了。‘百鏡大戰(zhàn)’的時候,一定意味著這個產品是大眾產品,是早期用戶還是大眾市場,如果你針對的是大眾市場,顯然它是錯位的。”(本文首發(fā)于鈦媒體APP,作者|杜志強,編輯|鐘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