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方玉
編輯|蘇建勛
隨著軟件技術的發展及硬件設備的快速迭代升級,人們對于隨時隨地、跨設備的移動輕辦公需求日益增長。
瞄準這一市場需求,5月15日,AR+AI眼鏡公司威海多屏未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INAIR)正式發布智能新品——INAIR AI空間計算機,為差旅商務人士和輕辦公用戶提供了電腦之外的第二選擇。
談及對這款空間計算產品的定義,INAIR CEO黃海對36氪透露,它有一個最核心的邏輯,就是直覺intuitive。“你所有的操作,你所有的設備,包括智能,它都是為了滿足人的第一直覺的。都是能夠讓你直接便利地使用到,這是第一出發點。”
INAIR AI 空間計算機由三部分核心硬件組成:AR 眼鏡INAIR 2 Pro、獨立計算中心INAIR Pod,以及3D空間操作鍵盤INAIR Touchboard,三者集合在一個形態近似筆記本電腦的“外部艙”中,共同構建起了AI空間計算平臺。
INAIR 空間計算機 來源:企業授權
對于經常需要在移動場景中辦公的商務人士來說,傳統筆記本存在著屏幕限制和重量問題。而INAIR AI 空間計算機的畫面顯示不再受產品外型與所處空間的限制,可輕松投射出等效4米的134英寸無邊界巨幕,讓用戶可以在移動場景中快速處理文件或會議。
通過串流技術,用戶還可以通過INAIR設備遠程操控辦公室的電腦,直接在AR空間中打開電腦界面,同時調用本地主機處理任務。
INAIR AI空間計算機還搭載了自主研發的INAIR AI Agent系統級智能助手。該助手支持用戶自定義命名與深度行為習慣學習,通過語音或者實體按鍵即時喚醒。據介紹,INAIR在國內與DeepSeek、豆包、文心一言、智譜清言等多家大模型合作,海外版本則搭載ChatGPT,還會根據大模型各自所長及不同的場景調用不同的大模型,帶來更好的用戶體驗。
在辦公時,智能助手可以實時理解用戶上下文做出回答,預判需求,在不干擾用戶的前提下提升工作效率,例如,用戶可以一邊看一篇英文的論文,一邊實時把中文翻譯呈現在眼鏡屏幕上,或者直接語音問智能助手這篇論文的中文概要是什么。
此外,INAIR AI空間計算機還采用了護眼設計。INAIR CMO兼CFO陳亮對36氪表示,AR眼鏡的成像原理類似于遠視儀,畫面模擬4-5米的觀看距離,比手機或電腦更符合人眼的自然狀態。
NAIR成立于2022年,是一家聚焦輕辦公場景的AR+AI眼鏡公司,致力于為消費者提供除筆記本電腦之外的第二選擇。
一直以來,智能眼鏡被寄予厚望能成為下一代移動終端,并逐步替代手機。黃海預測,這一轉變可能需要3-5年,而INAIR的現階段目標是逐步取代Pad和筆記本的市場份額。他表示,智能眼鏡替代平板電腦“在技術上已經可以實現,但用戶認知和市場教育仍是主要障礙。”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