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年,時任總參謀長的楊得志緊緊握著眼前老農的手,他不禁感慨道:若是沒有你們的幫助,當年紅軍根本過不了大渡河啊!
而兩位老農卻擺了擺手,笑了笑,對當年所做出的功績不以為意。
楊得志看著眼前的兩位老人,又不禁想起了當年那場驚心動魄的強渡大渡河……
“石達開”絕境處
1935年,在國軍的追擊下,紅軍即將來到天險大渡河。
老蔣對此高興不已,甚至還聲稱紅軍不聰明,專門往絕境走。隨即他便命令四川的劉湘等人,務必將紅軍困在大渡河附近。
命令下達之后,國軍便在安順場一帶布防,甚至開始搜刮當地一切渡船與造船的材料,并盡數燒毀,妄圖將我軍一網打盡。
就在他們行動的時候,楊得志帶領著紅1團千里急行,他們有一個最為緊急的任務,那就是尋找船只,為后續大部隊過河做好準備。
只不過,剛到安順場,他們就遇到了敵軍的埋伏。楊得志一聲令下,命令隊伍分成三隊,兩隊應對敵軍,另一隊在附近尋找船只。
由于我軍行動過于迅速,當地的川軍根本沒有防備,直接就被紅軍打穿了營地。守軍頓時四散而逃,我軍成功占領的安順場。
待安全之后,楊得志立馬派遣孫繼先尋找船只與船夫。在他們看來,船夫好找,畢竟村民們時常過河,附近鎮上就有船夫,那船只去哪兒找呢?
就在眾人一籌莫展之際,沒想到當初川軍賴執中偷偷藏起了一條渡船,正好被他們發現。
隨后孫繼先帶著幾名士兵來到了鎮上,尋找船工。只不過因為他們被事先警告過,年輕的船工根本根本不敢冒險,只能選擇推拒。
無奈之下,他們只能往里走,看看有沒有愿意幫助他們渡河的船工。隨后他們便敲響了帥仕高家的門。
帥仕高當時才20多歲,但也是經驗豐富的老船工了,看到紅軍的時候,他本不愿摻和進去。
但當跟孫繼先他們交流之后,帥仕高才知道國軍傳出的謠言都是假的,紅軍對人十分友好,根本不可能無緣無故就會打人。
于是,帥仕高決定幫助紅軍渡河,隨后他又叫來了許多船工,加起來大概有幾十人,都是來幫助紅軍撐船的。而楊得志接見的韋崇德與龔萬才也在其中。
而在一切船只與船夫準備就緒之后,楊得志也開始下達渡船命令……
大渡河18勇士
為了率先攻下河對岸的陣地,楊得志命令孫繼先組織突擊隊員,為后續大部隊開路。
只不過,這次行動十分危險,稍有不慎就有可能犧牲在敵人的槍口,或者陷入湍急的江河之中。
但戰士們沒有一個退縮,他們都爭先恐后地想要當第一個渡河的人。到最后孫繼先從中挑選了十七名戰士,讓他們分成兩隊進發。
而帥仕高等船工們看著突擊隊員們堅毅的臉龐,也不禁心中一熱。
一些船工本來還在猶豫,但也被紅軍不怕犧牲的精神所感染,下定決心要將他們送到對岸。
行動正式開始,楊得志立馬命令戰士們對其進行掩護。兩岸你來我往,第一支突擊隊伍,共九人冒著槍林彈雨行進。
船工們掌著舵,在這湍急的江流中把控著方向。突然一發炮彈在他們的船附近炸開,渡船搖搖晃晃,差點就要翻了。
幸好船工及時反應,努力撐船,才得以躲過危險。
此時,兩岸的炮聲愈發密集,船工們用船篙撐船,讓突擊隊員們一次次躲過危險,成功到達對岸。
上岸之后,突擊隊員立馬找到掩體,與川軍對戰。而第二批突擊隊員開始進發,他們按照第一支隊伍的行進路線,很快便到達了對岸。
他們與對岸的敵軍進行了激烈的戰斗,順利拿下對岸的陣地。待一切都結束之后,后續的紅1團在船工的幫助下成功渡過大渡河。
而下一戰,他們鎖定瀘定橋,需要緊急鋪設浮橋,幫助紅軍主力過河。
據當年的船工帥仕高回憶,在做下這個決定之前,毛主席他們請來了一位老先生。
那名老先生叫做宋大順,直言大渡河不可久留。也正是他的話,讓毛主席下定了飛奪瀘定橋的決心,畢竟若是渡船,耗費的時間眾多。
隨后,紅軍突擊隊再一次行動,冒著熊熊火焰到達了瀘定橋的另一端。
當時劉文輝見狀并未將索橋徹底毀掉,似乎是想要為自己留一線生機吧!
紅軍僅用幾天的時間,便成功跨過瀘定橋,通過了天塹大渡河。
毛主席親自感謝了那些幫助紅軍的船工,隨后便讓他們離開了。因為此行危險,若是繼續跟下去,船工們沒有自保之力,恐有性命之憂。
只不過,令這些船工沒想到的是,回到家迎接他們的將是逃亡……
船工下落
紅軍成功通過大渡河,敵人追不上了,便將氣撒在了幫助紅軍的老百姓身上。尤其是那些船工,被抓的被抓,逃亡的逃亡,都選擇離開家鄉,出去謀生。
他們漂泊在外,有的選擇加入紅軍,也有的人隱藏自己的身份,到鎮上干零工。
他們不敢回家,生怕因為自己連累家人。這一別經年,解放戰爭勝利后,得知國民黨被趕走了,他們才激動地回到家鄉,找尋自己的親人。
幸運的是,大部分的人找到了自己的家人,就比如韋崇德、龔萬才他們,與自己的親人團聚。
而中央也一直在尋找這些曾幫助過紅軍的船工,并給予了他們一些補償。只不過,令尋找人員憂心的是,唯獨當年的老船工帥仕高沒有消息。
直到十幾年后,他們才得知帥仕高的下落。原來當年帥仕高想要去尋找紅軍,卻迷失了方向,成為了一個彝族家族的奴隸。
他不是沒有想過離開,但卻逃不出去,總是遭到一頓打罵。無奈之下,帥仕高只能隱藏身份,一邊干活,一邊打聽外面的消息。
作為奴隸,他并沒有住著,而是跟牲畜一起睡。再加上生活環境過于潮濕,帥仕高的一只眼睛就瞎了,身體的狀況也不太好。
幸運的是,解放軍的到來將壓迫當地百姓的地主給打跑了,帥仕高也向他們表明了自己的身份,回到了安順場。
得知帥仕高被找到了,中央立馬下令對其妥善安排。這之后彭老總、楊得志等人也曾來探望帥仕高,得到了這些高級將領的友好相待。
而從始至終,我黨也沒有忘記那些幫助過紅軍的老船工,時常派遣工作人員前去探望,詢問他們有何需求。
而在1983年的時候,時任總參謀長的楊得志特地空出時間,接見了韋崇德、龔萬才兩位老船工。
兩位老船工雖然在年輕的時候見過楊得志,但如今身份不同,站在他們前面的可是總參謀長,都感到有些緊張。
楊得志見狀直接就握住對方的手,親切地跟他們說:若是沒有你們,紅軍也過不了大渡河啊!
在楊得志的親切問候下,他們也漸漸放松下來,與楊得志談起了近期的狀況。
三人聊得十分開心,并約定好了有時間再見面。
若是沒有這些船工,當年的紅軍強渡大渡河有多危險可想而知。正是因為軍民一心,他們才能打敗敵人,成功走到新中國建立的那一刻,見證祖國的未來。
這段軍民合作的佳話,不應該被忘記,是革命史上光輝的一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