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商報(記者 趙熠如)5月9日—11日,2025世界品牌莫干山大會系列活動在浙江德清舉行。在“2025地理標志品牌助力鄉村振興大會”上,各界代表共同探討了地理標志品牌在鄉村振興戰略中的關鍵作用。云南省昭通市鎮雄縣委副書記、縣長楊緒春表示,“赤水源品”區域公用品牌的打造,推動鎮雄縣實現了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并增強了農村發展動能。
云南省昭通市鎮雄縣委副書記、縣長楊緒春。(圖片由活動主辦方提
目前,“赤水源品”構建了“一品三集群”的發展格局,“一品”即“赤水源品”本身,“三集群”分別為百億級烏金豬全產業鏈集群、百億級綠色食品產業集群和百億級白酒產業集群。
楊緒春表示,2022年,鎮雄縣依托赤水河源頭這一獨特優勢,著力打造“赤水源品”區域公用品牌,并于2023年發布這一品牌。鎮雄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赤水源品”區域公用品牌的打造,把區域公用品牌作為地方名片進行建設和推薦。
“我們在打造‘赤水源品’區域公用品牌方面取得了明顯成效。”楊緒春說,“首先是農特產品從無名到有名的轉變。鎮雄位于赤水河源頭,極具生態優勢,農產品的品質非常好。但是,過去大家不了解這些產品。現在,我們已有十多種產品被納入‘赤水源品’區域公用品牌,包括竹筍、生豬、辣椒、魔芋等。通過品牌打造,整個產業價值有了很大提升。比如現在買二荊條辣椒,大家就會選擇鎮雄的品牌。很多大城市的商超,也會選擇鎮雄縣的二荊條辣椒。”
“其次,我們實現了產業鏈條從田間到舌尖的轉變。過去這些農產品都在大山里,現在我們實現了從種植端到深加工,再到舌尖上的產業化發展,為廣大消費者提供了品質好、價格優的產品,滿足了消費者的多元化需求。”楊緒春說,“同時,我們也實現了產品質量從雜牌到品牌的轉變。在區域公用品牌的創建過程中,我們制定了一系列標準,倒逼農特產品種植端規模化、標準化。田間地頭是工業化的第一車間,要把第一車間干好,干出品質、干出品牌。”
“赤水源品”區域公用品牌的打造,已推動鎮雄縣實現了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并增強了農村的發展動能。
“現在我們已經有104萬畝的竹筍,并投產了42萬畝;還有10萬畝的辣椒、4萬畝的魔芋。通過種植、加工,我們已實現農業產值超過50億元,實現了農業增效。”楊緒春說。
“我們還實現了農民增收。通過品牌推薦,基本上每一種產品的價格都提高了30%以上。例如,竹筍的售價在最近三年翻了一番,過去我們的竹筍1斤是3元多,去年漲到了6元多、7元多。”楊緒春說,“我們算了一筆賬,現在從事這些產業的村民有2.2萬戶、9萬多人,通過產業發展、品牌打造,人均增收達3500元以上。鎮雄縣有79萬人是勞動力,其中在省外務工的又有41.7萬人,是勞務輸出大縣。這些年通過發展農業品牌,很多老百姓又選擇回鄉創業、就業,大大增強了農村的發展動能。”
楊緒春還表示,鎮雄縣“赤水源品”區域公用品牌的成功打造,有三個因素必不可少。
“第一是要有特色。鎮雄縣打造區域公用品牌最大的特色就是生態。”楊緒春說,“鎮雄縣位于赤水河源頭,赤水河(昭通段)被列入生態環境部第二批美麗河湖優秀案例名單。現在我們正在創建‘兩山’實踐創新基地,我們的產品最大的標簽就是有機、生態。”
“第二是品質。我們的竹筍中的氨基酸含量是其他地方產品的20%以上,辣椒里面的維生素等含量也比其他地方高。這就是‘山珍’,山珍就是我們的品質。”楊緒春說。
“第三個是味道,即人文的味道。”楊緒春說,“長期以來,鎮雄老百姓擁有勤勞、勇敢、務實、誠信的品質。消費者所購買的‘赤水源品’是百分之百的正品。我們只做有味道的產品,這個味道就是純正的味道、真實的味道、誠信的味道。”
據悉,本次大會正式發布并啟動了“地標名品培育工程”,明確未來三年將圍繞“標準化生產、品牌化營銷、數字化賦能”三大方向,遴選100個潛力地標產品進行重點培育。工程將聯合行業協會、電商平臺及金融機構,構建從田間到餐桌的全產業鏈支持體系,助力地標產品突破地域限制,走向全國市場。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