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快報訊(通訊員 袁云杰 記者 嚴君臣)近日,江蘇啟東法院訴訟服務中心迎來了一位特殊的當事人——年逾七旬的張大爺。他攥著皺巴巴的事故責任認定書,不停地重復:“我撞壞了車,我認賬,但我真的沒錢賠啊……”原來,2025年3月,張大爺駕駛三輪車不慎與王某駕駛的轎車發生碰撞,事故致王某車輛受損。經認定,張大爺對事故負全責。某保險公司先行賠付后,依法提起代位求償訴訟。然而張大爺無兒無女,無經濟來源,且患有慢性疾病,需長期服用藥品。
面對這樣的困境,若按常理調解,不僅執行難,更可能讓老人本就拮據的生活雪上加霜。但保險公司的合法權益同樣需要維護,如何破局?
調解員姜宏偉、倪興海在充分了解情況后,開啟雙線調解模式,一方面多次聯絡張大爺所在村委會,核實其生活狀況,收集相關材料;另一方面與保險公司代理人進行深入溝通,告知其張大爺不僅是法律上的責任主體,亦是社會需要關愛的弱勢群體。調解過程中,調解員巧妙地將《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公平原則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相結合,既闡釋保險人代位求償權的法律依據,又引導保險公司從社會責任角度共情老人難處。
“我們被調解員的專業與真誠打動了。老人的境遇讓我們意識到,比起冰冷的追償,傳遞善意更有價值。”最終,保險公司主動申請撤訴,放棄追償車輛損失費2400元。這場糾紛得以圓滿解決。調解結束時,張大爺含淚致謝:“感謝調解員和保險公司的體諒,讓我這孤老頭子能安心過日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