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續兩年多的調整后,比亞迪智能化業務架構進入相對穩定階段。
文丨司雯雯
編輯丨龔方毅
人事變動最直接地體現著比亞迪最受關注的智能化業務的每一次決策、路線和投入:2 年前,智能輔助駕駛首次成為比亞迪核心戰略,多位外部技術人才密集加入、尋求新機會。自研業務從內部賽馬到合并,管理職位出現又被縮減。最近,在一系列調整后,比亞迪智能化業務組織架構相對穩定——由此又伴隨著新的人事變化。
我們獨家獲悉,比亞迪為輔助駕駛引入的技術人才之一廖杰已于 2025 年春節后離職。他 2023 年 8 月前后加入比亞迪新技術院,參與智能輔助駕駛算法自研,曾任總監崗位。加入比亞迪前,廖杰是地平線的智能駕駛研發總監。現在他將回地平線擔任原職位。
另外,比亞迪新技術院智能化國內產品管理中心主任唐旻昕 4 月底離職,這個中心的主要業務包括智能輔助駕駛、智能座艙產品等。
比亞迪對智能輔助駕駛業務寄予厚望——2023 年上半年,比亞迪的一場內部會議上,董事長王傳福將智能輔助駕駛升級為比亞迪的核心戰略之一。廖杰最初加入時擔任比亞迪智能輔助駕駛上海團隊負責人,牽頭比亞迪基于地平線芯片的算法研發項目,也參與自研智能輔助駕駛方案。
比亞迪隨后繼續加大對自研輔助駕駛的投入,快速招人、內部賽馬,希望最短時間實現最快追趕。2024 年 6 月前后,比亞迪組建兩大輔助駕駛自研團隊 “天璇”“天狼”,分別投入,廖杰團隊加入 “天狼”。9 月底,比亞迪改變策略、集中資源,兩大團隊開始陸續整合為一支自研團隊。“天狼” 負責人李鋒成為自研總負責人,整體管理比亞迪輔助駕駛自研軟件業務。
智駕整合完成后,新一輪整合發生在輔助駕駛、智能座艙間。
我們了解到,李鋒現任比亞迪新技術院智能駕駛軟件研發中心主任,韓冰任智能駕駛系統交付中心主任,但兩人管理范圍都已包括智能座艙業務。李鋒目前管理輔助駕駛、座艙等智能化軟件自研業務,唐旻昕曾負責的座艙產品、輔助駕駛產品等由韓冰統一管理,韓冰由此負責輔助駕駛供應商、產品及座艙產品等硬件業務。
這是比亞迪新技術院智能化業務劃分最清楚、資源最集中的一次。但更重要的是,輔助駕駛與座艙業務交由一人管理,便于打通輔助駕駛、座艙業務,降低合作成本。
艙駕一體是新的技術趨勢,將輔助駕駛和智能座艙功能集成于一顆計算芯片以提升體驗、降低成本。一位主機廠管理層曾告訴我們,在實現同一水平的功能基礎上,艙駕一體模式可節約上千元。
不過,比亞迪智能化團隊眼下更要緊的任務是實現天神之眼 B 平臺方案的自研、量產,這一方案包括 1 顆或 2 顆激光雷達,可實現基于端到端的城市領航功能,主要應用于比亞迪、騰勢 20 萬元左右車型。 用自研方案替代供應商,這也是智能化業務降低整車成本最直接的辦法。
比亞迪已經在天神之眼 C 平臺上驗證過這一策略——去年底到今年初,比亞迪通過自研 “攻堅” 快速替代了供應商方案,將高快領航下放到 7 萬元車型上。今年 4 月中旬,天神之眼 B 項目自研團隊也開始相似的攻堅。
和理想、小鵬等新勢力車企從輔助駕駛到 AI 汽車公司的熱情不同,比亞迪是全球銷量最高的新能源車企,今年銷量目標 550 萬輛,它對智能化有對技術領先性的渴望,但更多的是成本和回報的平衡。
題圖來源:《白日夢想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