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3日
由廣州工程建設指揮部建設
中鐵十二局施工的
廣湛高鐵廣佛段迎來里程碑式進展
關鍵控制工程雙層框架段
主體工程順利完工
為廣湛高鐵高質量建設
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雙層框架工程是廣湛高鐵廣佛段關鍵控制工程,呈“Y”字形布局,正線長1392米、棠溪聯絡線長1715米。地處廣州中心城區立體交通網絡交匯處,是廣湛高鐵引入廣州樞紐的“咽喉”。
工程采用雙層疊線設計技術,利用既有兩線普速廣茂用地,將新建4線高速鐵路分上下兩層布置,成功突破城市核心區空間不足的限制,使新建高鐵順利通過“咽喉”進入廣州鐵路樞紐核心的廣州白云站。
雙層工程上跨運營中的地鐵5號線、8號線,下穿廣州環市西路市政主干道,周邊構筑物多,施工場地狹窄,地質條件、外部環境十分復雜。工程基坑開挖深度達11.5米,基坑距離建筑物最小距離僅2米。
建設團隊根據周邊建筑物特性打造基坑支護結構,在施工前建立智能化、全覆蓋形變監測網,對基坑周邊30米范圍建構筑物進行全施工過程形變監測。搭建指揮部、地方政府、監理、設計、施工等單位多方聯動的預警和應急機制,向市民和政府實時通報形變數據、進行應急處置,有效防范施工風險。
“我們創新采用半蓋板運輸通道施工技術,結合龍門吊垂直與水平運輸,較好地解決了城市密集區內明挖施工通道問題,以更高效、安全、經濟的方式完成了大規模施工任務。”廣州工程建設指揮部廣湛段落指揮部副指揮長符自創介紹。
隨著雙層框架段主體工程完工,廣湛高鐵接入廣州樞紐的“咽喉要道”已全面打通。不僅為后續軌道鋪設掃清了關鍵障礙,更通過立體化空間布局創新,實現了城市既有交通廊道的效能躍升。
未來,隨著廣湛高鐵的全線貫通,粵港澳大灣區將形成更高效的“軸輻式”鐵路網絡,進一步強化廣州作為國家鐵路樞紐的輻射能力,促進珠三角與粵西、廣西和貴州地區的資源要素流動,為區域協調和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
中國鐵路廣州局集團有限公司融媒體中心出品
文圖:記者 劉涵 通訊員 廣州工程建設指揮部 呂翀 勞昌富 王彤
編輯:袁也
審核:戴舒婷
監制:曾佳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