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
全國多地新冠陽性率
呈現明顯上升趨勢
今天(5月16日)
#新冠感染又抬頭#的話題
登社交媒體熱搜榜
引發社會各界廣泛關注
不少網友還曬出了
自己的抗原檢測結果
社交平臺截圖
新冠陽性率攀升
南方高于北方
5月8日,中國疾控中心發布2025年4月全國急性呼吸道傳染病哨點監測情況,可以清晰地看出當前呼吸道疾病的傳播態勢。
根據監測數據顯示,3月31日-5月4日期間,新型冠狀病毒檢測陽性率呈上升趨勢。其中,南方省份檢測陽性率高于北方省份,15歲及以上年齡段陽性檢出率第一。這或許與南方的氣候、人口密度以及人員流動特點等因素有關。不過,部分陽性率上升較早的省份,其疫情增幅已逐漸趨于平緩。
哨點醫院住院嚴重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呼吸道樣本病原體核酸檢測陽性率每周變化趨勢。圖源: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在全國門急診流感樣病例中,新冠病毒陽性率從7.5%升至16.2%,連續三周位居所有呼吸道病毒首位,超過了鼻病毒和流感病毒。
全國急性呼吸道傳染病哨點監測情況(2025年4月,第14周—18周)圖源: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官網
住院嚴重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中,新冠陽性率也從3.3%升至6.3%,同樣連續多周居首。
專家:
在可控范圍內,不會影響高考
這波“反彈”不是突如其來的新疫情,而是常規流行節奏中的一次小高峰。
病毒學專家、江蘇省疾控中心病毒研究所所長常榮山表示,此次新冠流行可能和兩方面原因有關。
自2022年12月以來,我國新冠和流感交叉流行,自2023年3月以來,新冠的流行波強度普遍低于流感,但間隔規律消失。2025年2月,我國經歷了一波三年以來最小的流感全國性流行,人群群體免疫力下降,為新冠的再次流行創造了機會。同時,新冠距離上一波流行(2023年12月到2024年1月)已過一年有余,人群中因自然感染產生的新冠抗體保護幾乎消失。
此外,春夏換季,早晚溫差大,是本就容易中招的感冒高發期。加之恰逢清明、五一,假期人口流動大,跨省出行、聚會聚餐頻繁,病毒有可能借機擴散。
不過他認為,此次新冠流行即將見頂,并且不會持續太久。
常榮山表示,預計6月5日前后,全國哨點醫院流感樣病例的新冠陽性率會下降到8-10%左右,不會影響到一年一度的高考。預計6月中下旬,全國哨點醫院流感樣病例的新冠陽性率會下降到5%或以下。
普通人無需過度擔憂
但這3類人要注意
對大多數健康人來說,這輪新冠的癥狀相對輕,比如咽痛、發燒一兩天、身體疲乏,部分人還會咳嗽持續一周甚至更久。
雖說不用過于擔憂,但也不能掉以輕心,一方面它可能會影響體力;另一方面也可能會傳染給家中體弱的老人、孩子或慢性病人,帶來嚴重后果。
? 這 3 類人要注意防范:
- 60歲以上老人
- 有基礎病的人(糖尿病、高血壓、慢阻肺、腫瘤等)
- 免疫力低下者(如腫瘤放化療期、器官移植患者等
北京佑安醫院感染綜合科主任醫師李侗曾建議,家庭中有老年人的需注意,一旦出現發熱、咽痛、咳嗽等癥狀,應及時就醫或進行居家新冠抗原核酸檢測,確診后盡快接受抗病毒治療。
防護指南5步走
個人防護
在商場、地鐵、醫院等人從眾的場所,建議佩戴口罩,隔絕病毒。
保持社交距離
少去人擠人的地方,外出時與他人保持1米的社交距離。
通風換氣
建議室內場所早晚各通風半小時,讓病毒沒地方藏身。
健康生活小習慣
- 均衡飲食:多吃肉蛋奶,搭配鮮果蔬,適量補充維生素和微量元素,提高機體免疫力。
- 規律作息:每天保證7-8小時睡眠
- 適度運動:每天適度運動30分鐘,讓身體活力滿滿。
- 回家洗手:外出回家后用洗手液洗手
健康監測
如果身邊的人出現發燒咳嗽,建議做好自我健康監測。如果身體出現異常別硬撐,及時就醫。
國家應急廣播提醒
隨著5月氣溫逐漸升高
降水增加
各類病原體進入了活躍期
傳染病傳播的風險顯著增高
日常注意做好個人防護
勤洗手、多通風
保持社交距離
在人群密集場所
佩戴好尺寸合適的口罩
來源 國家應急廣播綜合中國疾控中心、四川疾控、界面新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